Add 电子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2021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电子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电子科技大学考研难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群][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国家线[2006-2020]][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微信公众号、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 2020年
招生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02 抗干扰与安全通信系

03 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
04 智能通信网络与信息
处理
05 光纤传感与通信
06 图像与视频处理
07 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
08 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
09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10 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招生人数: 3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信号与系统
备  注: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以下是2020年的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由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和原电子工程学院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的师生组建而成,设有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288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学院现有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
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评为A+。学院拥有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先进微处理器技术)、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国防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重大重点项目10项,年均发表SCI检索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年均科研经费超亿元。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个国家一流专业,3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于201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17年分别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建设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MOOC课程6门次,拥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建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30余项。学院高度重视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4篇,学会优博论文(含提名)3篇。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超过63%,学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有 “可视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光纤传感与通信”两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年主办或承办两次以上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和紧密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极大地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
建校以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共培养了20000余名毕业生,他们遍布海内外IT领域,在国防科研战线,航空航天、电子领域,处处都有学院校友的风采。以谭述森院士为代表的知名学者、以“神舟载人飞船”测控系统总工程师席政少将为代表的国防顶尖技术专家、以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为代表的IT领军人物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师资队伍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1月,学院共有教职工288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专职科研人员32人,专职实验人员5人。现有教授(含其他正高级)75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130人。专任教师中有一年海外经历的比例为72%,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9%。
经过多年的发展,信通学院现有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为教师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和环境。一批思想活跃、学术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教学和科研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院的新生力量和学术梯队的接班人。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工作始终秉承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理念,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积极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依托我院的学科优势和学校的支持,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学实验室建设步伐,努力促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多方面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
姓名 导师 年度 题目 奖项
罗洪斌 李乐民 2009 抗毁WDM光网络中的保护算法研究 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
王文钦 蔡竟业 2011 近空间飞行器载多天线SAR成像方法研究 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
师君 张晓玲 2012 双基地SAR 与线阵SAR 原理及成像技术研究 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
何茜 何子述 2013 MIMO雷达检测与估计理论研究 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
李小龙 孔令讲 2017 高速机动目标长时间相参积累算法研究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奖
黄勇军 文光俊 2017 非线性电磁结构的新型射频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孟凡满 李宏亮 2016 图像的协同分割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何茜 何子述 2011 MIMO雷达检测与估计理论研究 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
师君 张晓玲 2011 双基地SAR 与线阵SAR 原理及成像技术研究 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
何茜 何子述 2013 MIMO雷达检测与估计理论研究 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
崔国龙 杨晓波 2013 多天线配置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
吴函 饶云江 2016 光纤随机激光器集联输出及输出效率特性的研究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曾小东 唐 斌 2013 隐身雷达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入选者



研究生其他学术论文奖项
获奖人员 导师 年份 奖项
易伟 杨建宇 2012 IEEE Radar Conference学生论文决赛第一名(大陆学子首次)
李中余 杨建宇 2013 2013 IEEE EDS Masters Student Fellowship(大陆学子第二次)
孟凡满 李宏亮 2014 获第12届亚洲计算机视觉会议(ACCV)最佳学生论文优秀奖
易欢 屈世伟 2014 ISAP2014“最佳学生论文奖”
邵彩幸 冷甦鹏 2014 IEEE IWCMC 2014 “最佳论文奖”
陈晨 张崇富 2015 第二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蔡凤梅 邝育军 2015 第二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罗寿西 李乐民 2016 IFIP Networking 2016“最佳论文奖”
吴函 饶云江 2017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2017SPIE奖学金一等奖(全球88人,中国仅5人)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 2020年
招生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 电子科学技 术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02 抗干扰与安全通信系

03 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
04 智能通信网络与信息
处理
05 光纤传感与通信
06 图像与视频处理
07 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
08 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
09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10 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信号与系统
备  注: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 2020年
招生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3)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06)图像与视频处理(07)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08)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10)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8)信号与系统
备  注: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 2020年
招生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 通信抗干扰 技术国家级 重点实验室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02 抗干扰与安全通信系

03 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
04 智能通信网络与信息
处理
06 图像与视频处理
07 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
08 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
09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10 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信号与系统
备  注: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 2020年
招生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02)抗干扰与安全通信系统(03)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04)智能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06)图像与视频处理(07)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08)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09)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10)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招生人数: 2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8)信号与系统
备  注: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电子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代码:0810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专业简介
装甲兵工程学院于2011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前身为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本学科专业主要围绕战术通信技术、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战场侦察与情报处理方向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2006年以来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4人,其中2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二、研究方向简介
1. 战术通信技术
以战术通信军事和技术需求为背景,研究现代通信技术在战术通信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无线电台传输与抗干扰技术、战术通信组网方式与网络架构、战术通信电磁防护与频谱管理。
2. 军事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军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体制、标准规范及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开展军事信息系统软件构件技术、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包括军事信息系统开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和软件过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 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主要研究网络及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与攻防对抗技术。重点研究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物理防护技术、运行过程的攻防对抗技术、信息系统的数据防护与验证技术。
4. 信号检测与处理
主要研究装备系统信号获取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及手段,重点开展信号检测与估计、高速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战场侦察及图像合成与识别等方面的应用、信息装备检测与处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5. 战场侦察与情报处理
主要研究战场侦察与情报处理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重点研究无人机侦察技术、光电雷达侦察技术、文档和图像等战场情报数据处理技术等。
三、导师队伍
本学科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导师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历8人、硕士学历5人,总装“115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人。主要导师有:
1. 李 彤: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通信仿真、无线传感器网络、指控通信装备维修检测等领域研究,曾获省部级、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EI检索论文16篇。
2. 张 威: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军事信息系统、军用软件保障技术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翻译和编写教材、专业书籍近20部。
3. 陈建明: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在信息装备检测中的应用、信息装备维修检测技术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EI检索论文10篇。
四、教学科研条件
目前拥有通信原理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攻防实验室、信息装备维修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和专业教室,所属的“通用装备保障软件评测中心”于2010年正式挂牌,学院是全军第三家具有军用软件评测资质的院校。
五、教学科研成果
目前本学科在装甲指控通信设备检测与维修、军用软件评测等领域具有军内领先水平,研制的“装甲装备指控通信系统综合检测设备”已经在全军30多个维修单位推广使用,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软件的安全模式及基于安全性缺陷模式的测试技术”、“***工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装甲装备车务管理系统建设等重点型号项目的研制任务。近年来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总装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学院教学成果奖5项,编写和出版教材3部。

专业点分布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航天工程大学 陆军装甲兵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 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东南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海军航空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空军预警学院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武警工程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4 所,本次参评6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A+
2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6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A-
8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1 10286 东南大学 A-
12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
13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A-
14 10001 北京大学 B+
15 10056 天津大学 B+
16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1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8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B+
19 10335 浙江大学 B+
20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3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4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2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6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B+
27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28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9 10110 中北大学 B
30 10145 东北大学 B
31 10280 上海大学 B
32 10284 南京大学 B
3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34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35 10384 厦门大学 B
36 10422 山东大学 B
37 10486 武汉大学 B
3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9 10590 深圳大学 B
40 10610 四川大学 B
4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42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43 10183 吉林大学 B-
44 10285 苏州大学 B-
45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6 10294 河海大学 B-
4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8 10558 中山大学 B-
49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11 重庆大学 B-
51 11646 宁波大学 B-
52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B-
53 90033 装备学院 B-
54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55 10386 福州大学 C+
56 10459 郑州大学 C+
57 10532 湖南大学 C+
58 10589 海南大学 C+
59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60 10673 云南大学 C+
6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6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6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64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65 10247 同济大学 C+
66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C+
67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
68 10304 南通大学 C+
69 10055 南开大学 C
70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1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72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73 10246 复旦大学 C
7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75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7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7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78 10403 南昌大学 C
79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C
80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1 10533 中南大学 C
82 10559 暨南大学 C
83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84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85 10216 燕山大学 C-
86 10255 东华大学 C-
87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697 西北大学 C-
9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C-
91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2 10730 兰州大学 C-
93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C-
94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95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8信号与系统
(参考清华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参考书:
920 专业基础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
《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管致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随着电气信息的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成为近年来高考生填报较热的工科专业之一。百大应届生网调查显示,通信工程专业2008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与薪资均高于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对于适合并有志于成为网络系统和数据传递分析师、电子工程师等电气信息类专业人士的考生是较好的选择。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因此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技术的在我国研发,再一次加大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量.就业前景比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