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QQ群
Add 复旦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2020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复旦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排名][复旦大学考研难吗][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排名][复旦大学考研群][复旦大学研究生学费][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考研国家线[2006-2020]][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报考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计划 |
100601(学术学位)中西医结合基础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3生物学综合或756基础医学综合或764中西医综合④--无 |
1.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2人。 2.学制3年。 |
复试科目:①101001专业知识②101002专业外语③101003实验操作或临床技能考核 |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101006免疫学②101007神经生物学 |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是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1),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双一流学科(2017)。基于中医学理论,运用现代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针刺、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为中医药现代化服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针刺/中药镇痛、抗抑郁、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 。 |
|
|
|
01(全日制)疼痛及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02(全日制)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03(全日制)抑郁症及针刺/中药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
|
04(全日制)针刺与中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免疫机制 |
|
05(全日制)针刺与中药调整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
|
06(全日制)感觉异常及针刺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07(全日制)慢性瘙痒及针药止痒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专业排名
中西医结合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A+ |
2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A+ |
3 |
复旦大学 |
A- |
4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A- |
5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A- |
6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B+ |
7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8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B+ |
9 |
四川大学 |
B+ |
10 |
南方医科大学 |
B+ |
11 |
北京大学 |
B |
12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B |
1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B |
14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15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 |
16 |
第二军医大学 |
B |
17 |
天津医科大学 |
B- |
18 |
河北医科大学 |
B- |
19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B- |
20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B- |
21 |
第四军医大学 |
B- |
22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C+ |
23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24 |
中国药科大学 |
C+ |
25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C+ |
26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C+ |
27 |
暨南大学 |
C+ |
28 |
首都医科大学 |
C |
29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C |
30 |
中山大学 |
C |
31 |
新疆医科大学 |
C |
32 |
河北中医学院 |
C |
33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C- |
34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C- |
35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36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C- |
37 |
扬州大学 |
C- |
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
复旦大学
-
招生年份:
2020年
-
招生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
基础医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06]中西医结合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疼痛及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2(全日制)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3(全日制)抑郁症及针刺/中药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04(全日制)针刺与中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免疫机制 05(全日制)针刺与中药调整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06(全日制)感觉异常及针刺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7(全日制)慢性瘙痒及针药止痒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招生人数: |
4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3生物学综合或756基础医学综合或764中西医综合 ④--无 |
备 注: |
1.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2人。 2.学制3年。 3.复试科目: ①101001专业知识②101002专业外语③101003实验操作或临床技能考核 4.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101006免疫学②101007神经生物学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 专业代码:100601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西医结合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是安徽中医学院最早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于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团队在经络生理研究、肺气虚证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针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于2008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现拥有神经生物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药理与毒理、生殖医学等4个研究室及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中心,拥有形态、功能、代谢3个实验中心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公共研究平台。以针灸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研究、中医证候客观化及流行病学研究、方药作用机制及创新药物开发研究、中药抗感染与免疫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情志病机制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省级重点项目4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学位授权点建立以来,取得科研成果20余项,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近5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较高水平学术论文167篇,其中SCI 收录3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42部。
主要研究方向:1.针灸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研究;2.中医证候客观化及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3.方药作用机制研究;4.中药抗感染机制研究;5.中西医结合防治情志病机制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皖南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兰州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6
中西医结合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2 所,本次参评3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5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26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A+ |
2 |
1026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A+ |
3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4 |
103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A- |
5 |
1057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A- |
6 |
1006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B+ |
7 |
10161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8 |
10162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B+ |
9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10 |
12121 |
南方医科大学 |
B+ |
11 |
10001 |
北京大学 |
B |
12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B |
13 |
1039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B |
1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15 |
1063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 |
16 |
90030 |
第二军医大学 |
B |
17 |
10062 |
天津医科大学 |
B- |
18 |
10089 |
河北医科大学 |
B- |
19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B- |
20 |
10541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B- |
21 |
90032 |
第四军医大学 |
B- |
22 |
100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C+ |
2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24 |
10316 |
中国药科大学 |
C+ |
25 |
10369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C+ |
26 |
10441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C+ |
27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28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C |
29 |
10412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C |
30 |
10558 |
中山大学 |
C |
31 |
10760 |
新疆医科大学 |
C |
32 |
14432 |
河北中医学院 |
C |
33 |
10507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C- |
34 |
10600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C- |
3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36 |
10716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C- |
37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参考书:
2015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
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个人感觉)
《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
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讲义》赵百孝,虽然错误稍微少了一点,但是形式不如前者,更是没办法和教材比啊。
《复习全书》怎么说也还是根据新大纲编写,不过还是推荐看教材。
西医综合:包括生理、病理、生物化学、诊断、内科、外科共六门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就业方向:
①生命科学的崛起增加了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随着生命科学的崛起需要一批医学毕业生投入到医学科学研究事业中去特别是基础医学的研究。
②卫生事业的改革拓宽了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渠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以及临终关怀等现代卫生服务形式将随之出现也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喜忧参半,所以,要在学习期间努力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迎接更加激烈的竞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
本文来源:
http://m.okaoyan.com/kaoyanshop/fudan/jichuyixueyuan/6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