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交通大学报录比、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群、西南交通大学学姐、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交通大学排名、西南交通大学保研、西南交通大学公众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报考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南交通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联系方式学院地址:中国 四川 成都 高新西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8号教学楼 邮政编码:611756
学院办公电话:(028)66366683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前身,是开设于1929年的唐山交通大学建筑科。1946年建筑系正式成立,林炳贤、刘福泰、徐中、李汶等老一辈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建筑学专业教学。培育了佘畯南院士、彭一刚院士等众多杰出校友。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1985年学校恢复了建筑学专业,1986年正式恢复建筑系,2002年成立建筑学院,逐步完善设置了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和风景园林系。上世纪90年代,美术教研室调出建筑系,相继发展了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美术学系。2015年,为实现西南交通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将学校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总目标,学校进行了学科调整,改革、重组新成立了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400余名。下设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美术学系。建有交通建筑与规划研究中心、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乡土建筑研究中心、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点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前身,是开设于1929年的唐山交通大学建筑科。1946年建筑系正式成立,林炳贤、刘福泰、徐中、李汶等老一辈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建筑学专业教学。培育了佘畯南院士、彭一刚院士等众多杰出校友。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1985年学校恢复了建筑学专业,1986年正式恢复建筑系,2002年成立建筑学院,逐步完善设置了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和风景园林系。上世纪90年代,美术教研室调出建筑系,相继发展了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美术学系。2015年,为实现西南交通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将学校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总目标,学校进行了学科调整,改革、重组新成立了建筑与设计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建成完整覆盖广义建筑学领域的本科专业体系, 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学科设置,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四个一级学科,现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绘画七个本科专业;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建筑学学士、硕士,城市规划硕士,风景园林硕士、艺术硕士等一批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工业设计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建有四川省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组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结构体系。建筑学学科排名居全国16位。建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四川省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之一。艺术造型综合实验中心是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恢复建筑学专业三十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科群锐意进取,稳步发展,全力推进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逐步完善了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艺术底色,设计基础,专业厚度”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2014年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工作中,建筑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得双优通过,为全国仅有的16所本硕双双通过七年有效期评估的院校之一。学院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建立 “人居环境——建筑空间——生活产品”一以贯之的通用设计人才培养序列,实现由外到内、由大及细的延伸;强调人才培养大平台的艺术底色和通用设计底色,不断夯实以建筑学为引领的各学科专业厚度。树立开放性的办学理念,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途径,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各专业自开始办学以来,共培育了近万名毕业生,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而巨大的贡献。
学院坚持适应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的办学宗旨,秉承学术强院原则,聚焦轨道交通建设、川西平原与西部高海拔多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等热点领域,鼓励以通用设计为纽带的跨学科一体化研究,在“交通建筑、规划与景观”、“乡土建筑与遗产保护”、“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和“高速铁路载运工具造型设计”等领域形成了骨干学术团队,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实践,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等大型纵向课题近百项。2010年以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综合景观设计、成都铁路新客站方案、丽江火车站、峨眉山站交通枢纽、CRH380A高速动车组造型及人机工程设计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和项目实施,科学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特色日益鲜明。
建筑与设计学院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发挥学校的行业特长和地域特色,积极参与各种类型项目的设计实践,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色的设计创作之路,主持和参与了大量服务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咨询和研究项目,为西部特别是四川省的城乡统筹建设﹑环境与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规划、建设领域执业注册人员、管理审查人员的培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学院第一时间积极为国内外众多设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担当起建筑学科灾后重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并参与了大量的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工作,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概念规划荣誉奖”。近年来,建筑学院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为西部人居环境建设、特别是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建设活动中提供了积极的支持。自2002年起,学院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学院建立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每学年派驻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为持续其培养师资,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筑与设计学院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十余所高校和设计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和学生短期交换学习机制。先后聘请了加拿大、日本、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籍教师来院任教,接受来自美国、法国、越南、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和交换生来校学习,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每年举办的国际建筑文化节和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已成为师生广泛参与的国际化品牌活动。
建筑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400余名。下设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美术学系。建有交通建筑与规划研究中心、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乡土建筑研究中心、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目前,建筑与设计学院在成都犀浦校区建筑馆(8号教学楼)有教学、科研空间三万余平米。学校图书馆在建筑与设计学院设有独立的分馆,藏书三万余册,订阅中外文期刊近二百种。功能先进的学生创新教育中心、艺术创作综合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建筑物理实验室、摄影与造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学科介绍
学科背景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其建筑学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1946年正式设置建筑系。我校建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确定的建筑学学科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建筑学专业从1998年开始已通过了4次建筑学专业评估,是四川省唯一的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建筑学科拥有四川省重点学科一项,还拥有与建筑学科密切关联的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点,学科设置齐全,现设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院于2005年由四川省人事厅批准设立了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有四川省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2009年建筑学科获评西南交通大学发展潜力学科,得到学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师生情况
师资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优良。目前建筑学科平均年招收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60名左右。为了扩大对外交流,自2001年起,本学科开始正式接受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同时我院每年也有多位研究生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赴海外学习或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培养质量良好,学生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设计竞赛的奖项,多名研究生获省级和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学科结合学校、区域的优势形成了以四大学科方向为支撑的学科结构体系:
1)交通建筑及规划与景观;
2)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
3)建筑节能与新技术;
4)乡土建筑与遗产保护。
学科特色
交通特色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依托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在交通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方向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已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设计项目18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40多篇。
地域特色
侧重于四川少数民族建筑体系和传统城镇与聚落的乡土建筑研究,出版了《中国羌族建筑》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完成了多项相关课题研究以及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复原规划设计,与国外教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往来。
开放特色
积极扩大对外交流,近年来,学院承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同时,推动与德国、美国、法国、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学术合作和联合办学,完成了多项科研合作项目。
建筑学学科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不仅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本地区建设与发展的热点领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利用学科优势,为行业与地方制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决策咨询。其中“京沪高速铁路综合景观设计研究”作为铁路部门第一个建筑与景观结合的研究性课题,已被列为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体系;“铁路客站后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我国首次对复杂的大型交通建筑建构后评价理论体系;“成都市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 成都市中心城区建筑立面设计导则”对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制定了良好的政策法规。
在汶川地震后,组织力量,积极参与举世瞩目的灾后重建。5.12大地震后,建筑学科教师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投入到灾后应急及灾后重建中,并组织国内外学术群体及设计机构,完成了重建设计百余项,单位和个人均获地方政府表彰,开辟了灾后建筑适用性评估和重建应急设计等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并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学术成果转化,为城乡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交通建筑领域,一系列纵、横向课题的研究为我国近年来的铁路及站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地域建筑领域,一批巴蜀乡土建筑系列丛书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为地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建筑技术领域,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推广先进的设计理念,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一批专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有力地推广了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并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有利于地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同时,学科教师参与社会生产实践,2009年以来,完成横向课题、生产项目60余项,并在国内、国际竞标中多次中标。
教师发挥学术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学科部分教师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评估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四川省政协、其他高等院校等重要学会和机构中兼任了职务,数名教师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副局长等职务。学科教师在承办四川省建设行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地区的建筑教育与学科发展。多年来,教师参加援藏支教任务成绩显著,获得教育部援藏先进两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学硕士点介绍
建设历程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研究方向培养阶段: 1997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下设城市设计研究方向,启动了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生教育的起步性培养,2002版培养方案该研究方向调整为城市设计与居住区规划研究;②二级学科发展阶段:2003年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点设立,2004年正式招生,初步建立学科独立的导师队伍、研究领域和培养体系;③一级学科提升阶段:2011年随着原大建筑学科分化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独立学科后,取得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队伍建设、成果积累及培养体系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2014年城乡规划学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教育评估。
通过不断努力,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2010年以来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1名,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项。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得优秀校级论文4篇,省级优秀论文1篇。研究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获奖3项,国内大奖4项,课外科技活动获省挑战杯一等奖和三等级各一项。
办学优势
(1)西南交通大学多学科的协调发展,为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办学提供了雄厚的支持
西南交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并作为“985”优势特色平台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形成了工、理、经、管、文、法、农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与城乡规划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包括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绘科学、经济管理等,其中一些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为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办学提供了雄厚的支撑。
(2)城乡规划学研究生教育办学基础扎实、育人氛围良好、地区影响力明显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办学始于上世纪30年代,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依托大建筑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以及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通过的底蕴,办学基础扎实。1998年以来学院建筑学本硕和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的多次评估,促进了建筑类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2010年以来建筑馆不断完善的环境建设,使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办学拥有优良的教学设施、浓厚的育人氛围,学院文化建设显著,是四川省开展“卓越工程师”试点的院校,是四川最早也是唯一一所通过城市规划专业评估的院校,地区影响力优势明显。
(3)“交通建筑与规划”科研学术成果积淀丰富,促进了专业教育特色的形成和突显
学院长期以来的科研强院战略,形成了在交通建筑与规划、成都平原、川西高原多民族人居环境研究三大重要的科研学术领域。尤其在交通建筑与规划领域构筑了显著的学术高地,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2010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计划项目等纵横向课题20余项,并在交通建筑创作、交通枢纽地区城市设计、交通设施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影响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促进人才培养与教学“交通特色”的形成与突显。
(4)以建筑学科为背景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特色
学院以建筑学科为背景下,在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的领域持续积累,在城市设计的领域持续推出作品,不断有设计获得国家及省市奖励。在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地指导地域实践。对研究生的培养高度重视设计课程,除相关理论课外,专门开设3门设计课,从基础到提升,从地域实践到国际合作,具有特色。
(5)快速城镇化和西部大开发,为城乡规划学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使得城乡建设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工程实践项目,急需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既为城乡规划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为专业教育创造了理想的教学实践场所。成都地区丰富的社会生态人文环境支撑着地域历史城镇与乡村的特色发展,在相关领域的培养具有深厚的学术土壤。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艺术(专业学位)的介绍
我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艺术设计”、“美术”2个领域,于2010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学位点旨在为相关领域中高端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平台,同时,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艺术人才支持,以满足其对高质量艺术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为国家的文化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培养特色
为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实践能力和适应多元化艺术形式的需求,学院按照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的要求,制订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学位特点,倡导“实践为主、理论兼顾、注重内在素质提升”的理念,注重课程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让艺术硕士真正成为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学院聘请了大量实践领域的专家担任校外合作导师,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及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工作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真正为艺术硕士的培养从平台搭建和师资配备两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院着力推进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形式: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参与国际、国内艺术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校内外科研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如参加业内高级别专业竞赛、相关实践项目、展览、演出、发表作品、论文、申请专利等;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培养协作及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阶段强调毕业设计的作品化、创新性及可实现性。
研究领域
1、 艺术设计
该领域包含: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2 产品设计方向以轻工产品和轨道交通工具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强调知识的更新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注重课程作业的作品化、产品化。
2 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与多家知名的设计机构合作,锻炼学生的设计协作、项目管理、运营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2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注重培养平面创意能力,通过项目参与、实题实作,实现从课堂到社会实践的转变。
2、 美术领域
该领域包含:绘画、公共艺术方向。在培养上实行工作室制,充分发挥导师的学术特长、教学经验以及示范作用。
2 绘画方向:绘画方向在培养上强调创新作品和原创作品的推出。
2 公共艺术方向:实行工程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推进专业教学的深层次发展。
实践基地
在实践平台方面,除校内建立了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艺术创作综合实验中心外,本学院目前建成相关实践教学基地22个,包括创维、长虹、成都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红星路35号)、东风日产、成都麓品环境艺术、黑蚁设计有限公司等创作基地等。通过这些实践基地,使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工作技能,并予以管理保证。如产品设计方向与大型企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在企业成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部学生均可进行生产实习,考核并颁发学校和企业联合颁发的专业实践工程认证证书,保障了学生的实践环节有效进行。
人才培养质量
本校艺术硕士在校期间成果丰硕,自2010年起在各类专业类竞赛中获奖120余项。其中,国际三大顶级设计奖Red dot、IF、IDEA均被我院艺术硕士斩获,其中红点奖6项,包含红点至尊奖2项,IF奖2项,美国IDEA奖2项,参与获得红星奖4项,申请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30余件,发表作品60余件。
自2010年招生以来共有87位毕业生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毕业签约率达到80%以上,其中约54%进入企业或公司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约有24%进入院校从事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另外约10%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自主创业,还有约2%出国继续深造。
目前,由于商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多媒体、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产生了不少新的就业领域,例如,信息编辑、APP移动终端界面设计等需要大量交互设计人才,我院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进入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新兴互联网企业。
2021年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录取通知
一、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沈中伟 吴晓雄
副组长: 崔叙 刘春尧
成员: 支锦亦 杨青娟 张樱子 李江 万萱 毕凌岚 傅娅 董石羽
二、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拟录取工作监督检查工作小组
组长: 刘一杰
副组长: 周斯翔
成员: 项立新 王玮
三、复试办法
(一)复试形式及时间
1. 复试形式为线上远程网络复试。
2. 复试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4月1日,具体复试时间可登录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swjtu.edu.cn)查询。
(二)网络远程复试准备
1. 考生须认真阅读《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须知》,按照须知要求准备软硬件设备和考试环境。
2. 复试采用主副两套系统同时进行面试。主系统为腾讯平台,建议考生使用电脑登录,并将电脑摆放于考生正面;副系统为腾讯平台,主要用于候考及备用,可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pad登录。软件操作具体要求详见学校网络远程复试考生指南。
3. 学院将于3月29-30日进行视频演练测试,请考生提前准备,按接到的具体通知时间,准时按要求进行测试。
(三)复试人选
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各专业非专项计划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下表中对应专业的成绩要求,方才具备复试资格。
报考单考、专项计划和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初试成绩要求按学校规定执行。
复试名单详见附件。
(四)复试资格审核
考生按学校研招办要求登录学校研究生招生网提交复试资格审核等材料并完成相关测评,提交材料清单如下:
1. 资格审核材料
(1) 本人蓝底、红底或白底标准证件照1张,像素不低于240像素(宽)×320像素(高)。
(2) 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扫描件(正反面)。
(3) 本人手持身份证(个人头像面)照片(要求能清晰看清楚本人头像和身份证图像)。
(4) 个人签字的诚信承诺书扫描件。
(5) 往届毕业生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扫描件,学信网申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学位网申请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6) 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和学信网申请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扫描件。
(7) 持境外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8) 现场确认时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如此时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需交验本科毕业证书扫描件并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其他情况需提供说明和相应证明材料供学校审核。
(9) 各专项计划及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2. 既往学业、一贯表现和综合素质的佐证材料。
(1) 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单扫描件((应届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加盖公章,非应届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提供并加盖公章)、四六级成绩单扫描件等。
(2)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在校生可提供进展报告。
(3) 获奖或荣誉证书扫描件。
(4) 个人陈述视频(5分钟左右)或PPT(不超过20页).
(5) 其他能反映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等材料。
所有提交的材料将于考生录取到校后审核原件。如有弄虚作假,按照考试违规处理,取消录取资格。
3. 研究生复试信息确认
请上线考生于3月27日16点之前发确认信息到指定邮箱
邮件主题:专业、考生姓名、考生自编号
确认信息内容(直接将信息写于邮件中不要附在附件里):
考生自编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专业、类型、手机号码
专 业 | 邮 箱 |
建筑学(学术型、专业型) | jdjianzhu@163.com |
城乡规划学(学术型、专业型) | jdjianzhu@163.com |
风景园林学(学术型、专业型) | jdjianzhu@163.com |
工业设计与工程 | 670092094@qq.com |
机械 | 670092094@qq.com |
设计学 | 670092094@qq.com |
艺术 | 670092094@qq.com |
复试要对考生的既往学业情况、外语听说交流能力、专业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查,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外语听说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考核形式主要为随机抽题作答及专家提问。
(六) 复试流程
1. 候场准备。考生需在学院规定时间内登录进入候考会议室(腾讯会议)。复试工作人员宣读考场规则,随机确定面试顺序与答题序号。即将面试考生进入考核会议室(腾讯会议),接受复试工作人员对设备摆放、考试环境的检查及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做好面试考核准备工作。
2. 考生自我陈述。
3.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按复试工作人员和复试专家要求完成。
4. 专业知识与能力测试。按照随机确定的题号进行作答,复试小组秘书老师可将抽取的题签展示于摄像头前或通过会议平台共享给考生,考生确认已清晰阅读题目后作答。复试专家可补充提问,考生作答。
5. 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按复试工作人员和复试专家要求完成。
6. 考生回答完毕后,面试专家可补充提问,如无问题,则考生退出视频会议。
7. 根据复试工作人员提示,下一位考生进入考核会议室。
注:复试过程中,如遇突发状况,请考生耐心等候,保持电话畅通,复试工作人员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操作解决,并同时上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七)复试成绩计算办法
复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
复试成绩=外语听说成绩×15%(外语成绩权重)+面试综合成绩×85%(面试综合成绩权重)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听说能力、面试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档。
每位考生复试总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每组复试专家组成员现场依据统一评分办法独立评分,面试成绩由面试小组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直接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考生的面试成绩。
复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
四、拟录取
(一)拟录取总成绩计算办法
拟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百分制)×70%(初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30%(复试成绩权重)
(二)拟录取原则
1. 135100艺术专业以考生拟录取总成绩按方向(01艺术设计、02美术)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拟录取。其他专业考生拟录取总成绩按专业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拟录取。
2.专项计划考生不参与普通计划考生排序,在其专项计划内择优拟录取。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与普通计划考生一同排名拟录取。
3. 拟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照初试成绩高低录取高分考生。
4. 下列情况将不予录取:
(1)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校核者;
(2)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者;
(3)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包括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填写错误引起的);
(4)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5)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
(6)同等学力考生任一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者(低于60分)。
5. 入学后3个月内,将对所有录取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体检
考生需在拟录取后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提交本人的体检报告。体检须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意见》(教学[2003]3号)和四川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9)号)执行(备注:各招生学科专业可结合本学科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体检要求)。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复试收费
1.收费标准: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文件)的规定,参加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须交纳复试费120元/人。
2.交费时间及方式详见研招办主页《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缴费说明》。
七、其他
(一)考生必须认真阅读《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场规则》并严格遵守。
(二)依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学院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
(三)考生在网络远程复试条件上如有特殊情况,请于3月29号之前与学院联系。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为考生提供合理便利。逾期未联系将视为具备网络远程复试条件。
(四)咨询联系方式:028-66367450 鄂老师、梁老师。
八、信息公开与监督、复议
在建筑与设计学院官方网站(网址:https://jzxy.swjtu.edu.cn/)公布复试与拟录取实施细则、复试名单、调剂通知、调剂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相关信息。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复试考生对复试工作如有异议、举报、投诉、申诉等,请与建筑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及拟录取工作监督检查小组联系。
联系人: 奉老师
联系电话: 028-66367402
邮箱:sccdsdzx@163.com
九、本细则解释权归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所有。未尽事宜以《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为准。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点介绍
原建筑系1997年正式建立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 2004年建筑学硕士学位通过研究生教育评估。2011年下半年随着学科调整,本着突出学科与类别特色和专业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工学)、、等研究方向;建筑学专业学位点下设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实践与规范、历史建筑与保护、建筑技术与建筑节能内外空间研究等方向。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0年三次通过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教育评估,2014年建筑学硕士点优秀通过研究生教育评估。我院建筑系在研究生培养上注重注重设计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地域与行业性特色突出,兼顾基础与前沿知识的综合;化与开放性相互促进,<span font-size:12pt;"="">力图实现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实现多元化、多规格的人才培养。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1305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3]艺术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设计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交通装备设计理论与应用 02智能产品与交互设计 03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04环境设计 05设计历史与理论 06环境雕塑与壁画设计 |
|
招生人数: | 19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2世界现代设计史或649中外美术史 ④519设计学命题设计 |
|
备 注: | 01-04,06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速写②色彩 05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国美术史②外国美术史 |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学学科介绍
学科背景本学科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交通运输、公共管理、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学科实力雄厚。1998年,依托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设置城市规划研究方向。2003年获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1年,获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建筑学院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学科 “三位一体”的学科建构,同时有景观工程博士点。2005年,四川省人事厅设立了建筑学院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有省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城市规划专业是国内为数不多、四川省唯一通过6年期优秀教育评估的专业。
师生情况
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多元,职称梯队合理。近半教师有赴国外大学培训学习的经历。聘请了华盛顿大学沈青教授、东京大学石川幹子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目前累计招生108人,毕业54人,生源覆盖了中西部主要省、市、自治区。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统筹城乡规划及理论、城乡交通与物流、城乡防灾减灾,城市生态规划及理论、区域规划与城乡经济等。研究方向综合性较强,覆盖城乡规划学的核心领域。
学科特色
学科建设重视多视角研究城乡规划的理论体系、实践方法、技术策略及现实问题。在多学科交融的综合城乡规划、交通与物流规划、区域城市发展研究、灾后重建、生态城市等领域形成了特色。
区域综合特色
近年来,依托四川省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城乡统筹规划建设方面做出了特色。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区域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区域城乡形态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
交通规划特色
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为全国重点学科,以此为依托,本学科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多学科合作,开展了交通规划、站区规划、交通景观研究。在此方向下,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交通厅以及地方委托的多项交通规划研究。尤其是在高速铁路客运站区的规划研究中,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并在站区空间绩效评价,以及沿线综合景观方面做出了鲜明的特色。
人居环境安全研究特色
汶川灾后重建中,本学科依托地域优势,在城市防灾减灾、城乡生态建设与安全规划等方面做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完成了多项科研合作项目并获得灾区相关部门的表彰,形成了显著特色。以此为契机,扩大了对外交流,近三年来,承办数十次与灾后重建和安全规划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推动与海外多国的学术合作和交流。
利用科研学术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本学科在四川省有显著学术优势,长期与地方政府及规划建设机构合作,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学术援助。近年来参与了《成都市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等多项规范文件的拟定、研制和审查工作,完成的相关政策在引导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跟进举世瞩目的汶川地震,为灾后重建贡献智慧。余震未歇的第一时间,学科就组织专业教师赴灾区跟踪研究,为灾后应急救援安置献计献策。灾后重建过程中,派出教师200余人次,完成成都、都江堰、汶川、彭州、广元、绵阳、大邑、崇州、绵竹等地重建规划50余项,单位和个人均获地方政府表彰,开辟了灾后安居环境评估、防灾减灾规划等新研究方向。
加强学术成果转化,为地方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注重产学研用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密切关注地方城乡规划与建设的热点。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交通大发展,发挥交通规划研究的学术优势,完成川北大通道规划、高铁客站站区规划、成都公路交通发展、道路货场及物流规划等一系列交通规划与物流建设项目。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在城乡形态、空间布局、小城镇规划、新城城市设计、新城总体规划、天府新区建设等领域完成了众多有影响力的项目,为城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来,完成横向课题、生产项目80余项,在国内、国际竞标中多次中标。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出版了《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规划》、《成都平原城乡统筹规划与乡村建设知识读本》、《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等论著,在普及生态城市规划、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乡统筹规划的知识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依托师资优势,承办注册规划师考前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教师兼任有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成都市规委会专业委员会专家、四川省民进公共事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多途径为本地区城乡规划的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和社会服务做积极的努力。
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地区规划教育及学科发展。依靠师资和办学优势,长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兴办城市规划专业,累计派驻援藏教师十余人次、完成课程40余门次。藏大首届毕业生已顺利毕业,实现了西藏地区城市规划教育零的突破。目前我学科接受西藏大学保研学生,继续支持其学科发展。促进了西藏地区城市规划领域学术研究的开展,为该地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做了奠基性的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设计学学科介绍
学科背景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一级学科依托本校交通工程、机械、建筑、土木、管理等多学科资源优势,形成多学科立体交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文理互渗互动的特色和优势,在教学科研上体现了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功能和审美的统一。
本学科前身为艺术学一级学科下的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学二级学科,于2005年招收研究生,于2011年升级为“设计学”一级学科,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着较强的师资、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学科。
师生情况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并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与奥地利、德国、英国等国外设计院校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年招收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各类设计大赛获得众多奖项,如IF奖、红点奖、红星奖、金犊奖、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金奖,韩国仁川国际设计展特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本学科重视学生实践教育,实验配置省内领先,有3500余平米实验场地和370余万元设备供教学使用,拥有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教育基地3个,与创维、海信等企业建立了企业实践基地11个。
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
(1)工业设计方向:依托交大特色,以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轻工产品设计为发展重点,并在军用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及可持续设计理论研究等方向具有显著优势。在与企业及设计公司开展多层次合作的基础上,以项目参与的方式带动人才培养,形成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育人特色。
(2)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包含室内设计、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研究包括设计流派与地域文化研究、商业空间设计、娱乐及展示空间设计、车辆室内设计、装饰材料研究等;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包括公共环境及公共设施设计、公共环境纤维艺术品设计等。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理论扎实、实践及创新能力强能,与我校交通工程领域设计结合的特色复合型应用人才。
(3)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设计艺术理论、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材料等,课程与科技发展紧密,强调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和造型形式的多样化,力求突破传统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从而形成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4)设计理论方向:侧重从设计批评、人机工学、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围绕高铁舒适性设计展开的人机工程研究,为高速列车车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学方面,对绿色设计的实践及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思考。
科研实践
在科研实践方面,近5年完成及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共性基础技人机工程平台”、“座椅舒适度的研究”、“车内色彩和空间与舒适性的研究”等子项目,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项目50余项,进校经费1500余万元,发表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作品150余件,各类专利30余项,著作10余本。代表性成果“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工业设计”、“CIT400外观及内饰设计”、“时速450公里动车组车头造型外观及司机室设计”、“时速200公里城际动车组车头造型外观及司机室设计”、“CRH2车型350公里动车组外观设计”、“CRH3外部方案设计”等重要设计方案,代表了我国轨道交通工具设计的最高学术水平。并在城市公交系统设计、家电产品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居国内前列,获得较高评价。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美术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背景美术专业领域是在建筑与设计学院美术学系绘画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绘画本科专业2001年申报成功,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经过数年努力和调试,形成了完善的办学格局,打造了一支全面和术有专攻的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教学课程设置趋于合理,既重视基础教学又注意了与当代艺术发展相接轨;教学实践上也不断总结经验,授课形式和方式逐渐成熟。2006年成功申报美术学二级硕士点,2007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9年成功申报MFA专业艺术硕士学位点,201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艺术硕士生。目前,美术学系在校本科生131人,分为绘画和公共艺术两个培养方向。在校研究生25人,下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四个培养方向。2010年成立当代艺术中心和交大美术馆,成功举办刘小东、徐冰、方力钧、王广义等一系列当代艺术界顶级名家学术活动,大幅度提高了交大美术专业在四川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二、研究领域
我校位于西部重要经济和文化区域四川成都。伴随着文化全球化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艺术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后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快速成长和利润较高的行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四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建立在深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四川艺术产业和城市公共艺术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艺术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作为一种创造力和生产文化附加值的行业,艺术产业发展的灵魂是人,而人才队伍建设则是推动四川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应艺术市场和艺术产业发展需要的艺术创作者、艺术经营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就四川地域而言,艺术产业的人才队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滞后于艺术文化产业化集团化改革进程。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奇缺,制约了艺术产业的发展。针对本地区存在的这些情况,本专业在绘画和公共艺术这两个培养方向上可以为当前迫切的人才需求提供具有创造力和创业力的优秀毕业生。
三、学科特色
从对艺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本专业进行了人才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推进课程的整合与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特色教育模式。
首先,在一年级,通过严谨写实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素质,为美术专业各方向奠定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创作作品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在基础课程阶段,开设多门视觉艺术理论课程,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培养专业研究的素养,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同时也注重对于艺术多元化创作的引导。
通过一年的宽基础扎实训练学习,进入二、三年级之后开始进行专业方向的严格训练,各方向专业课程,偏重与实践结合,强调创新作品和原创作品的推出。,使学生既关注自己的基本素质培养,也具有广阔的眼界和思路,更加开放和活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美术教育的特征。
四年级实行工作室制,美术专业独立拥有中国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壁画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丝网版画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等。共同拥有陶艺工作室等。工作室教学一方面强调了专业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发挥了师资的示范作用,突出了导师的学术特长以及教学经验的影响力。在基础教学所奠定的扎实基础上,工作室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专业教学的深层次发展。
公共艺术方向实行工程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建设,本专业的课程结构趋于完备,艺术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相互作用、相互支撑,为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
四、发展定位
在建立特色教学模式基础上,我们配合课程建设,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为保证教学稳定发展,提高课程质量,美术专业形成了一套具有艺术专业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既坚持常规性教学检查的基础之,又增加了专项教学检查和专题教学检查,涉及教学全过程,突出对课程的检查与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
五、师资队伍建设
1. 专业领域师资的结构和梯队情况
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1人。师资中博士3人,硕士9人,学士6人。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最高学历 | 毕业院校 | 专业 | 职称 | 方向 | |
1 | 洪毅 | 男 | 59 | 学士 | 河北师范大学 | 油画 | 教授 | 绘画 |
2 | 舒群 | 男 | 57 | 学士 | 鲁迅美术学院 | 油画 | 教授 | 绘画 |
3 | 史朝阳 | 男 | 55 | 学士 | 山西大学 | 油画 | 教授 | 绘画 |
4 | 毛钢 | 男 | 51 | 学士 | 四川美术学院 | 油画 | 副教授 | 绘画 |
5 | 谢南星 | 男 | 43 | 硕士 | 四川美术学院 | 油画 | 副教授 | 绘画 |
6 | 李传忠 | 男 | 40 | 硕士 | 四川美术学院 | 中国画 | 副教授 | 绘画 |
7 | 任平山 | 男 | 40 | 博士 | 中央美院 | 艺术理论 | 副教授 | 专业基础 |
8 | 陈宇虹 | 女 | 47 | 硕士 | 四川美术学院 | 美术史 | 讲师 | 专业基础 |
9 | 闵锐 | 男 | 46 | 博士 | 四川大学 | 美术史 | 讲师 | 专业基础 |
14 | 李江 | 男 | 46 | 硕士 | 莫斯科工业美术大学 | 壁画 | 副教授 | 公共艺术 |
15 | 刘春尧 | 男 | 43 | 硕士 | 四川美术学院 | 雕塑 | 副教授 | 公共艺术 |
16 | 魏琳 | 女 | 40 | 硕士 | 西南交大 | 公共艺术 | 助教 | 公共艺术 |
17 | 朱杰 | 男 | 博士 | 建筑 | 讲师 | 建筑 | ||
18 | 程翔 | 男 | 学生 | 四川美术学院 | 雕塑 | 讲师 | 公共艺术 |
美术专业领域学术带头人洪毅教授。现为中国建筑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绘画教学工作,出版专著四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油画三人展,作品收录《美术研究》、《美术界》、《文艺报》、《中国油画》、《油画》等核心刊物及专业期刊。数十件作品被中外美术馆、专业画廊、艺术机构收藏。
舒群教授。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武汉大学被聘为副教授。《绝对原则作品1号》(油画)收入中国当代美术馆(1979--1999)。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国内重要专业杂志及核心杂志,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联展。现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及创作研究。
史朝阳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西画(油画、水粉画、丙烯画、色粉笔画等)的研究。作品及论文在国家出版社、专业核心期刊出版和发表,作品被国内外有关机构收藏,出版有《史朝阳作品集》。十余篇论文在《名作欣赏》、《艺术教育》、《文化月刊》、《中国艺苑》等期刊杂志上发表。
李江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雕塑协会副会长、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画册二本《西部艺术家李江》、《俄罗斯快速人体写生集》。作品发表在 《民族》、《中国油画》、《美术研究》等专业期刊。标志性项目“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砖》历史文化墙壁画工程”,由央视CCTV4《走偏中国》专题采访。
刘春尧副教授。《每个人都要还贷,谁也跑不掉!》、《七彩》、《谢谢你来看我》等雕塑作品发表在《中国当代雕塑》、《读城》、《中国雕塑年鉴(2011)》、《中国姿态? 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专业画册。
谢南星副教授。中国当代艺术著名画家,作品参加过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展、包豪斯大学美术馆、巴塞尔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曾经在曼彻斯特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瑞士卢森Rosenbergh?he 4号举办个人画展。
李传忠副教授。中国画作品《茶与花的传说之八》、《水五》、《山路》、《非四》等发表在《美术观察》、《民族艺术》专业期刊。
六、培养目标:
美术专业领域现招收绘画、公共艺术专业方向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本校绘画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在校生近XXX人,招生录取办法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素描创作和设计学命题设计(6小时)。
现有专业教师涵盖不同专业方向,包括:中国画、油画、壁画、雕塑、公共艺术,形成了较完整的绘画与公共艺术专业体系。
中国画:
本方向以“写意中国画”和“工笔重彩”为主要方向。在现有两名教师的基础上,拟再从专业美术院校引进一名师资。
油画:
本方向以洪毅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组成,目前有五位老师。是本专业师资最为强大的教学及研究力量。以当代油画研究为特色。结合传统油画语言研究课题培养人才。
公共艺术:
本方向的主要师资由壁画、雕塑和纤维艺术老师构成,主攻目前随城市建设而兴趣的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高校均处于起步阶段,真是我们抓住机遇大力建设的时机。
美术专业领域常年聘请中外著名专家交流讲学,举办艺术展览,同时,本着艺术资源共享的原则,部分公共艺术课程聘请西南地区美术界一流雕塑家和公共艺术教育家朱成、邓乐来校执教。在多层次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所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多次获各类艺术奖项。
美术专业领域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整合资源从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方向突破。以素描研究、色彩学、公共环境艺术材料应用与研究等基础造型课程规范教学,开设有中国画创作、油画创作研究、公共雕塑创作、壁画创作研究、纤维艺术研究等专业创作课程。
同时美术专业加强与欧洲、美国、日本等艺术机构、高校国际学术交流。在国内加强与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98艺术区等重要画廊建立合作关系。
基于美术专业本科教学的实践性,构建研究生教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平台。
根据未来艺术创作人才的需求,明确提出以美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为主导,以强化学生动手设计、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研究课题中,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横向领域研究、参加多样化的展览活动、公共艺术与纯艺术领域的交融。
美术专业在现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美术实验室平台,青城山中国画山水写生基地,峨眉山报国寺油画写生基地,成都436文化创意机构西南交大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艺术专题实践环节最优质条件。
七、就业方向、
美术学系绘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情况较好。学生毕业后进入政府部门、艺术机构、大中专学校、各类设计院、设计公司、从事职业艺术家等。
八、获奖情况
本科生发表论文 10篇,研究生发表论文20 篇,2名研究生举办个人作品展,1名本科生毕业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1名本科生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四川省美展,“2014成都创意设计周” 18件绘画作品入选参展4 件作品获奖,研究生获各类奖10余项。
九、精品课程:《壁画基础》、《雕塑》等校级精品课程。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的介绍
培养具有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研发能力,能够承担工业设计相关的专业设计或管理工作。掌握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学位点基于本领域具有的创新设计特质和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着力将工业设计的实践、技术问题与艺术学、工程学等理论的紧密结合。因此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对工业设计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践方法,具有较高的从事工业设计研究、设计的能力。研究方向有:
1. 轻工业产品设计方向
以各种类型的轻工业产品的设计研究为对象,这是艺术与工艺技术相交叉的研究方向,涉及到艺术表现,机械加工、材料工程、建筑以及管理、市场等专业,设计的范围非常宽,IT产品、家电、居家用品,等等。
2. 交通工具设计方向
本方向以交通工具的设计研究为内容,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工科院校的优势,借助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以及材料工程等专业学科的高水平的平台进行各类型交通工具的设计研究,其中,包括交通工具的外观、内部空间以及和交通工具设计相关的人机、安全、材料、制作等方面的研究。
3. 可持续设计方向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结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可以使资源、能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使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本学位点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指导小组共同负责培养的方式。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设计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除了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以外,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学生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定期和不定期与所指导学生见面,指导学生课堂外的各类学习活动和工业设计实践,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艺术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培养过程中既要突出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艺术设计领域,支持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的多方面学术活动和设计实践,尤其注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设计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并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师配合指导设计实践。
本学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广泛参与科研及设计工作,参与学校工业设计教学实践基地的设计实践;参与设计竞赛、设计展览或发表设计作品、论文等;参与指导教师所主持科研项目或从事的设计工作中的实践活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校内外科研项目或设计实践活动,接受设计创造实践的锻炼,提高创造意识和设计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专业学位)的介绍
原建筑系1997年正式建立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 2004年建筑学硕士学位通过研究生教育评估。2011年下半年随着学科调整,本着突出学科与类别特色和专业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工学)、、等研究方向;建筑学专业学位点下设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实践与规范、历史建筑与保护、建筑技术与建筑节能内外空间研究等方向。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0年三次通过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教育评估,2014年建筑学硕士点优秀通过研究生教育评估。我院建筑系在研究生培养上注重注重设计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地域与行业性特色突出,兼顾基础与前沿知识的综合;化与开放性相互促进,<span font-size:12pt;"="">力图实现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实现多元化、多规格的人才培养。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硕士点介绍
学科背景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一级学科依托本校交通工程、机械、建筑、土木、管理等多学科资源优势,形成多学科立体交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文理互渗互动的特色和优势,在教学科研上体现了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功能和审美的统一。
本学科前身为艺术学一级学科下的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学二级学科,于2005年招收研究生,于2011年升级为“设计学”一级学科,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着较强的师资、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学科。
师生情况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并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与奥地利、德国、英国等国外设计院校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年招收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各类设计大赛获得众多奖项,如IF奖、红点奖、红星奖、金犊奖、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金奖,韩国仁川国际设计展特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本学科重视学生实践教育,实验配置省内领先,有3500余平米实验场地和370余万元设备供教学使用,拥有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教育基地3个,与创维、海信等企业建立了企业实践基地11个。
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
(1)工业设计方向:依托交大特色,以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轻工产品设计为发展重点,并在军用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及可持续设计理论研究等方向具有显著优势。在与企业及设计公司开展多层次合作的基础上,以项目参与的方式带动人才培养,形成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育人特色。
(2)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包含室内设计、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研究包括设计流派与地域文化研究、商业空间设计、娱乐及展示空间设计、车辆室内设计、装饰材料研究等;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包括公共环境及公共设施设计、公共环境纤维艺术品设计等。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理论扎实、实践及创新能力强能,与我校交通工程领域设计结合的特色复合型应用人才。
(3)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设计艺术理论、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材料等,课程与科技发展紧密,强调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和造型形式的多样化,力求突破传统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从而形成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4)设计理论方向:侧重从设计批评、人机工学、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围绕高铁舒适性设计展开的人机工程研究,为高速列车车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设计批评和设计伦理学方面,对绿色设计的实践及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思考。
科研实践
在科研实践方面,近5年完成及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共性基础技人机工程平台”、“座椅舒适度的研究”、“车内色彩和空间与舒适性的研究”等子项目,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项目50余项,进校经费1500余万元,发表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作品150余件,各类专利30余项,著作10余本。代表性成果“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工业设计”、“CIT400外观及内饰设计”、“时速450公里动车组车头造型外观及司机室设计”、“时速200公里城际动车组车头造型外观及司机室设计”、“CRH2车型350公里动车组外观设计”、“CRH3外部方案设计”等重要设计方案,代表了我国轨道交通工具设计的最高学术水平。并在城市公交系统设计、家电产品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居国内前列,获得较高评价。
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西南交通大学保研: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2020年优秀大学生云上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通知一、活动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是我国建筑与设计类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综合实力强,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建筑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业设计与工程为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他均为硕士点(包含艺术硕士和工程硕士)。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学科被评为B类。近年来,我院持续引进青年人才、科学研究实力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同时也对研究生综合素质与研究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了解交大、选择交大,同时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学习状态,我院拟于2020年暑假组织学术夏令营活动。取得优秀营员资格的学生,当年如获得所在学校的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并符合我校相关录取条件的,直接拟录取为我校免试研究生。当年获得优秀营员的学生如未获得所在学校的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我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本次夏令营活动拟招收营员70名,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专业计划招生营员合计50名,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绘画等相关专业计划招收营员20名。
夏令营活动时间:2020年7月16日-7月17日,为期2天。
活动地点:线上(腾讯会议平台)
承办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面向对象:全日制本科四年级或三年级在校生,详见“申请条件”
申请时间:2020-07-04至2020-07-12
二、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风端正,身心健康。
2.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第四轮学科排名C类及以上专业的全日制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本科四年级优秀在校生,或全日制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绘画专业本科三年级在校生;
第二,当前本科总平时成绩排名年级前20%的全日制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本科四年级优秀在校生,或全日制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绘画专业本科三年级在校生,预计将获得所在大学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者。
3. 学习成绩优秀,英语水平良好,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4. 科研突出者可适当放宽报名条件,申请人须提交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等材料。
5. 具有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者优先。
三、申请程序及材料
申请程序:
1. 学生登陆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swjtu.edu.cn)点击“暑期学术夏令营”专栏,完成注册,在个人中心完成报名。
2. 填报夏令营申请表时,请将“个人简历”与下述所有“申请材料”合并为同一文件上传于系统中“上传简历”栏。
申请材料:
1. 学生证及身份证电子扫描件;
2. 本科成绩单和成绩排名(需加盖教务部门鲜章)电子扫描件(包括大一、二、三年级阶段成绩,五年制学生还须提供四年级成绩,成绩排名可以在成绩单上注明,或单独提供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确认的成绩排名)(如因疫情原因无法返校的学生,可先暂缓盖章,待返校后再提供盖章的成绩单和证明件);
3.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TOEFL成绩,IELTS成绩,GRE/ GMAT成绩等)电子扫描件;
4. 国家级、省级等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公开发表论文等材料电子扫描件。
四、工作程序
1. 2020年7月13日前,建筑与设计学院将在官网(https://jzxy.swjtu.edu.cn/) “研究生教学”专栏发布夏令营通知,学生登陆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swjtu.edu.cn)点击“暑期学术夏令营”专栏,完成注册报名。
2. 2020年7月14日,学院确定入选夏令营学员名单,并将入选学生名单公示于建筑与设计学院官网“研究生教学”专栏。入选学生需在自公示期起2日内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者视为放弃此资格。
3. 2020年7月16日-17日组织夏令营活动,学生需携带材料参加。
4. 2020年9月前,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将公布于建筑与设计学院官网“研究生通知”专栏。
五、活动安排(暂定)
六、优秀营员享有的政策
拟组织夏令营学员进行综合考查,取得优秀营员资格的学生:
1. 如果当年获得所在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并符合当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条件的,可直接拟录取为我校免试研究生,获第一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2. 如未获得所在学校的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并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相关专业,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七、注意事项
1. 学生所申报的各种信息和申请资料必须真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申请人的考核成绩无效,并取消申请人所获得的一切资格。
2.在营期间,营员必须遵守西南交通大学的相关规定,全程参加各项线上活动,一系列线上活动及考核禁止录音录像。
八、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建筑馆
电话:028-66367450鄂老师,18780109351陈老师
邮编:611756
电子邮箱:swjt_design@163.com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学学科介绍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开始招收建筑学专业(景观建筑学方向)本科生,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全国首个目录外景观专业“景观建筑设计”,自2013年起因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成立更名为“风景园林”专业。2005年获得景观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改称工程环境与景观),并设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名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年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此基础上,2010年获得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继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学科独立设置后,获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学科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结构体系。风景园林学科在建筑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协同办学的整体背景下获得了很好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平台。十余年来,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累计培养本科、硕士毕业生逾五百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在学院的共同平台上,风景园林学科作为景观工程-工程环境与景观博士学位点的主要支撑学科,为其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在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风景园林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取得较快提升,实现了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数量积累,在地域性可持续城乡景观、铁路工程景观与遗产研究等领域开始形成一定的研究高地。建筑学院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项等一批高水平科研课题。特色研究领域部分研究达到国内或西部领先水平,使学科的整体力量、人均指标正在接近国内一流学科的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教师队伍博士学位比例稳步提高,初步建成了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经验丰富,高效精干,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兼长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从十二五初的20%上升为33%,具备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教师已超过教师总数的50%。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风景园林系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园艺与风景园林系建立了稳定的交换生与联合培养机制,风景园林学科二十余名学生到德国、美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进行交换生学习,连续4年组织学生先后赴美国、欧洲、日本高校参加暑期殿堂游学活动,极大提高了国际化培养水平。十二五期间,风景园林学科三位教师分别赴美国康内尔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多名教师参加短期境外交流,有力拓展了学术联系,扩大了学术影响。
在多次研讨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以来的科研实践,风景园林学科以“地域性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景观及其遗产保护”两个学科方向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
1.地域性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
本学科方向紧密结合绿色、低碳、节能学科前沿,重点研究如何协调地域性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人类栖息地,创造可持续的高质量生存环境为研究目标。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地域性人居环境设计与理论、“一带一路”区域风景园林/风景旅游区规划与设计、川西平原和高海拔民族地区园林景观的设计与理论、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四川园林文化等主要研究领域。
自“十一五”以来,该学科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开发项目等10余项;在中国园林等各类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在风景园林、旅游景区、绿色景观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极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湿热地区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究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适应四川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研究与示范》为四川省科技厅重大项目。
实践方面,强调“研究”与“设计”相结合,强调研究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并不断总结设计中的理论性问题。该学科方向教师参与《灾后重建都江堰崇义镇林盘院落规划与环境景观设计》、《九寨沟县保华海池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都恩威道源圣城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规划环境评价》、《升钟湖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均取得佳绩。已出版的专著《绿色建筑概论》、《生态建筑》等著作。
2.工程景观及其遗产保护
工程景观是风景园林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我校风景园林学科,结合学校工程教育与研究的深厚背景,而形成的最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其中,又以轨道交通工程景观的研究最有代表性。本学科方向紧密结合国家战略,运用最新的工程技术成果和跨学科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如何协调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主体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建立高效率低影响的工程景观,创造的与人居环境高度和谐的工程对象为研究目标。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大型、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景观设计研究、轨道交通工程景观评价研究、铁路工程景观遗产评价与保护研究、工程景观文化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
“十二五”以来,以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京沪高速铁路综合景观设计研究》作为代表一系列的研究性课题,已被列了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体系,是景观领域和工程领域相结合的重大突破;以国家自然科学及基金课题《滇缅铁路工程及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铁路工程历史景观文化价值评价及历史遗产保护策略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也在铁路工程景观遗产研究领域初步凝聚了研究团队。
设计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355 | 中国美术学院 | A+ |
3 | 10047 | 中央美术学院 | A |
4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5 | 10285 | 苏州大学 | A- |
6 | 10295 | 江南大学 | A- |
7 | 10331 | 南京艺术学院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9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0 | 10012 | 北京服装学院 | B+ |
11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B+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3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14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B+ |
1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16 | 10586 | 广州美术学院 | B+ |
17 | 10655 | 四川美术学院 | B+ |
18 | 10729 | 西安美术学院 | B+ |
1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20 | 10178 | 鲁迅美术学院 | B |
21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22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3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4 | 10523 | 湖北美术学院 | B |
25 | 10607 | 广西艺术学院 | B |
26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7 | 10908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B |
2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29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B- |
30 | 10073 | 天津美术学院 | B- |
31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2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3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B- |
3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5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B- |
36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3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C+ |
39 | 10152 | 大连工业大学 | C+ |
40 | 10209 | 吉林艺术学院 | C+ |
41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42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43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44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45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46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47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4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C |
49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50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51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52 | 10279 | 上海戏剧学院 | C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C |
54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C |
55 | 10690 | 云南艺术学院 | C |
56 | 10709 | 西安工程大学 | C |
57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5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59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60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61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62 | 10431 | 齐鲁工业大学 | C- |
63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C- |
64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65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设计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355 | 中国美术学院 | A+ |
3 | 10047 | 中央美术学院 | A |
4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5 | 10285 | 苏州大学 | A- |
6 | 10295 | 江南大学 | A- |
7 | 10331 | 南京艺术学院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9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0 | 10012 | 北京服装学院 | B+ |
11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B+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3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14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B+ |
1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16 | 10586 | 广州美术学院 | B+ |
17 | 10655 | 四川美术学院 | B+ |
18 | 10729 | 西安美术学院 | B+ |
1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20 | 10178 | 鲁迅美术学院 | B |
21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22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3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4 | 10523 | 湖北美术学院 | B |
25 | 10607 | 广西艺术学院 | B |
26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7 | 10908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B |
2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29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B- |
30 | 10073 | 天津美术学院 | B- |
31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2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3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B- |
3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5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B- |
36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3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C+ |
39 | 10152 | 大连工业大学 | C+ |
40 | 10209 | 吉林艺术学院 | C+ |
41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42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43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44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45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46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47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4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C |
49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50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51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52 | 10279 | 上海戏剧学院 | C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C |
54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C |
55 | 10690 | 云南艺术学院 | C |
56 | 10709 | 西安工程大学 | C |
57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5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59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60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61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62 | 10431 | 齐鲁工业大学 | C- |
63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C- |
64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65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