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师范大学报录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群、山东师范大学学姐、山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师范大学排名、山东师范大学保研、山东师范大学公众号、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2021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04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山东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体育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体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体育人文社会学(02)运动人体科学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
招生人数: | 16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体育学综合(含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 ④(--)无 |
|
备 注: |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04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山东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体育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体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2运动人体科学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
招生人数: | 2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体育学综合(含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三门各占1/3) |
|
备 注: |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体育学院联系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体育学院联系方式:千佛山校区 86180624 张老师2021考研山东体育学院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公示
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将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4月12日至4月23日,名单如有变动,将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凡对以上拟录取人员持有不同意见,请于4月23日15:00前以书面形式向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0531-89655111 研究生教育学院
0531-89655266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附件:山东体育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pdf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联系方式邮政编码:250358
E-mail:tyxytzzh@sdnu.edu.cn
电话:86180624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努力,现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科交叉性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22人,副教授40人,讲师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国际级裁判员6人、国家级裁判员15人,并聘请国外和校外知名教授20余人作为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全国教育规划和教育部课题4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5项,出版专著21部,发表SCI、SCI、EI、CSSCI等论文87篇;获教育部和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获2项国际发明专利,27项国家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127项外观设计。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介绍
一、总体定位和建设目标㈠总体定位
我校体育学科1950年设立,是中国最早设立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之一,老一辈体育理论研究者刘华坤、田友岭、王宏一直站在我国该学科的前沿。研究生教育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开始招收体育理论和体操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授权,1996年获得教育硕士招生资格,1997年获民族传统体育授权,2001年获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2005年获运动人体科学授权,2008年获体育一级学科硕士授权,2009年获体育硕士授权,是山东省体育类硕士学位授权最早、学科门类最全、方向最多的学校。设有体育一级学科下的全部4个二级学科的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和3个相关的培养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 “九五”以来山东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体育教育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经过65年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形成了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哲学与文化学研究、运动训练的机能学评价、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等四个特色分明、优势突出的专业方向。本学科学科梯队结构优化,师资力量雄厚。上世纪学科初创时期就有王宏、王洪年等8名前苏联专家为我国培养的研究生教师,为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发展动力。目前,本学科教师队伍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3人;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挂靠我院,3名教师担任总教练和体能教练。另外,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日本爱知教育学院建等多院校所建立了学术合作和研究生培养关系。聘有国外和校外知名教授20余人,著名体育专家5人,作为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学术队伍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培养的需要。同时,较完备的实验研究和教学设施,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保障。
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省级品牌专业和“九五”以来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省级重点学科平台上,励精图治、稳定发展,现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已经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50%。在“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一贯保持发展强势,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崛起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武术与传统体育文化”领域也备受全国关注。随着学院新生代研究力量的崛起和学校良好的发展势头的显现,体育学一级学科一定能在下次学科评估中进入前40%的行列。
㈡建设目标与内容
1.在“十一五”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建设措施争取成功申报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申报体育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能力及年龄结构等方面加强队伍建设。坚持送出和引进相结合的培养思路,拟培养4~6位在职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引进博士5~6名。
3.科学研究与成果: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并帮助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3~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10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0-15部、省级教学及科研成果奖 3~5项,校级5~10项。承办国际(家)级学术会议2~3次,参加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6~8人次,国家级学术会议10~15人次。
4.人才培养:在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加强建设的同时,向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体育信息等方向拓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5.条件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实验室、图书资料等硬件建设的投入,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及训练条件。
6、在运动竞赛成绩上,争取2~3项进入全国前三名,确保所有运动项目进入全省前三名。
为使以上目标的顺利实现,一要思想上重视,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十二五”总体目标及具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为“高教强鲁”做出更大的贡献。二要行动迅速,加强团队配合,强调团队精神;三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手头的工作,展望未来,有明确的战略规划与设计。
二、总体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
在“十一五”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建设措施,创造条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总体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对照评估指标,结合5年的建设情况,具体数据详见附表1-6。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A) 一级指标 |
(B) 二级指标 |
(C) 三级量化指标 |
分值 |
A1 规划及成效 (10分) |
B1(5分) 规划完成情况 |
C1:工作基础好,建设目标与内容明确,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 5 |
B2(5分) 总体成效 |
C4: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尤其是山东省体育测试在山东师范大学进行。有社会效益大,效益显著。有国家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为我国的乒乓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5 | |
A2 学术队伍 (20分) |
B3(10分) 主要学术骨干 |
C7:教授11名,副教授14名以上,四个方向均有有学术带头人,带头人水平高,结构合理,队伍实力强。 | 10 |
B4 (10分) 中青年 学术骨干 (50岁以下教师) |
C10: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比例达65.7%以上,发展潜力大。 | 10 | |
A3 教学与人才培养 (25分) |
B5(10分) 人才培养能力 |
C14:学科具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四个二级学科。 | 7 |
B6(5分) 人才培养水平 |
C17:学位论文入选2人获省级优秀论文,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157篇,其中核心20余篇,论文被SCI、EI、CSSCI等收录比例一般;本科生培养质量高。 | 4 | |
B7(5分) 教学成果 |
C20: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一等奖1人,三等奖3项 | 3 | |
B8(5分) 教材 |
C23:编写出版过影响面较大的教材,获得过教材奖。 | 3 | |
A4 科学研究(30分) |
B9 (5分) 研究方向 |
C25:具有4个及以上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 5 |
B10(5分) 承担项目及经费 |
C28:承担国家社科课题6项,省级课题24项,厅局级若干。科研经费100万。 | 5 | |
A4 科学研究(30分) |
B11(5分) 理论成果、专利 |
C31:论文发表刊物EI 3篇,SCI 11篇,CSSCI论文50余篇,11部专著。理论成果水平高,著作、论文获奖级别高,授权的发明专利多。 | 5 |
B12(5分) 科研获奖 |
C35:人文社科成果获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二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 4 | |
B13(5分) 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
C37:推广项目多,经济或社会效益大,自我发展能力强,与产业界紧密结合,已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 4 | |
B14(5分) 标志性成果 |
C40:取得标志性成果2项以上,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或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近20年山东省体育高考测试在山东师范大学进行,为体育人才选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国家残疾人训练基地在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5 | |
A5 条件建设 (9分) |
B15(5分) 研究实验场地 和研究手段 |
C43:体育学院是文理兼备的学院,实验室和资料室都存在。实验室面积1020M2以上,仪器设备总值548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料室面积220 M2,文献资料齐全,有大型图书资料),研究手段国内领先。 | 4 |
B16(4分) 匹配经费 |
C46:单位匹配经费到位,建设经费充足,使用合理。 | 4 | |
A6 管理与学术交流 (6分) |
B17(3分) 管理水平 |
C49: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绩效突出。 | 3 |
B18(3分) 学术交流 |
C53:举办过国内学术会议,8位教师国外进修时间半年以上,合作研究项目2项。 | 2 | |
总得分 | 88 |
1.队伍建设:主要从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能力及年龄结构等方面加强队伍建设。现学科团队成员有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讲师10人。坚持送出和引进相结合的培养思路,培养4位在职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引进博士6名。
2.人才培养:在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加强建设的同时,向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体育信息等方向拓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五年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472人,本科生2000多人,在很大程度上为山东省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科学研究: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并帮助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4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301余篇,其中SCI 11篇,EI 3篇,CSSCI 50余篇,核心100余篇,见附表1。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1部、省级教学及科研成果奖 4,校级6项。
4.学术交流: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3次,参加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8人次,国家级学术会议12人次。
5.条件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实验室投入,实验室有548万的先进设备,供教师科研和学生上课使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及训练条件。中文藏书量12.4万册、外文藏书量8.4万册、中文期刊442种、外文期刊335种,共计20.8万册。学科资料室面积220平方米,文献资料齐全,大型图书若干部,配备计算机图书查询系统。学校也配有网络资源:PBJ Proquest 生物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 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电子图书、EBSCO的ASP期刊全文数据、清华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CNKI博硕士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博硕士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
6.训练成绩: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要成绩之一就是学生参加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2015年期间,在国际赛事上获得7枚金牌,4枚银牌,10多项前八名的好成绩;全国赛事取得30枚金牌,10枚银牌;省级赛事获得42枚金牌,21枚银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赛出了水平,扩大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影响。具体获奖见附表
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取得的效益
社会服务工作是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的主要特色之一。尽管评价指标体系里面没有此类评价指标。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的三大职责之一,我院的社会服务工作尤其繁重。山东省各类体育考试30余年在我校举行,得到了教育厅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充分反映了我院广大教职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扎实深厚的业务素质,以及科学缜密的组织编排和管理能力。
社会服务工作的第二个方面:通过各种基地建设、协会建设和培训班为社会各界培养体育人才。国家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2013年正式获准成立,标志我校自2000年承担了备战雅典残奥会乒乓球项目的集训工作以来,连续承担了三届残奥会集训工作,共送出了39名残奥会冠军的巨大贡献得到认可。基地目前已自筹资金 400余万元,完成了运动员食堂和训练馆的装修,以及地胶的铺设,同时每年向学院缴纳租金13万元。
2011年以来,我们依托国家人社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的“国家体育特种行业培训基地”和“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为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000余人次。学院先后举办了全国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劳伦斯国际特殊人体育培训班,全国健美操、啦啦操教练员培训班等,为全国和山东省培养了大批各类体育人才。
社会服务工作的第三个方面:通过组织和参与国际国内各种体育竞赛的裁判工作,全方位服务体育事业。目前教师队伍中有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24人。在国家和山东省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的比赛中多人任比赛的裁判长和技术代表等职务。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本重点学科是非强化项目,在经费方面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前后拨款32.5万元。学院为支持学科发展,5年间投入近2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的实验室建设和奖励有科研成果的老师。按CSSCI每篇2000元进行奖励,国家级课题奖励8万元(学校和学院共同)。
第三部分项目建设成效、发展水平及潜力
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是山东省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而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的建设对提升我省体育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该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该学科拥有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学术气氛浓厚,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在全国体育教育训练学方面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培养学生优秀。
体育教育训练学举办23名博士,发展潜力巨大,争取早日申报下博士点。
第四部分项目建设工作主要经验、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建设应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实施建设与管理。主要管理经验:
一、项目建设工作主要经验
1.本重点学科认真贯彻山东省有关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和规章,并负责制订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细则。制订本单位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做到事半功倍。
2.本重点学科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注重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形成知识、年龄、职称结构配置均合理的各学科科研团队。
3.学科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4.配合教育厅做好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等有关工作,找差距,及时调整部署。积极筹措和落实本单位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资源和政策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1.尽管学校和学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但建设经费仍长期不足,制约了学科点的进一步发展,一批陈旧的设备目前还在使用中,急需更新换代。图书资料和实验室建设相对于评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国家类的获奖少;
3.学术交流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采取的措施
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点学科加强自我评估和检查,及时总结建设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改正。按照教育部对重点学科实行抽查和定期考核的标准,不定期采取同行专家评议、实地检查等方式对重点学科进行查漏补缺。下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加强团队建设,争取报高层次的获奖。
第五部分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增加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学科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1.注重与相邻学科及其它交叉学科的融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加强软硬件条件。
2.继续发挥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瞄准特色研究方向的前沿,紧密结合社会服务功能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021山东师范大学040300体育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介绍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创始于1950年,是新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体育院系(本科体育专业)之一,1995年由体育系和公体部合为体育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获得B-成绩,位列全国前30%,是山东师范大学13个B级学科之一。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体育学学科排名列全国第16位,进入全国前15%行列。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0年来为我国尤其是山东省的体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师资力量雄厚。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努力,现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科交叉性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22人,副教授40人,讲师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国际级裁判员6人、国家级裁判员15人,并聘请国外和校外知名教授20余人作为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
学科专业齐全。目前学院设有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舞蹈学(体育方向)四个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开始招收体育理论和体操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授权单位,1996年获得教育硕士招生资格,1997年获批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点,2001年获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2005年获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点,2008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单位,2009年获体育硕士授权,2013年设立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博士招生和培养方向。学院是山东省体育类硕士学位授权最早、学科门类最全、方向最多的单位。拥有体育一级学科下的全部4个二级学科的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九五”以来山东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体育教育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学院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山东师范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运动损伤研究所(体能康复中心)、学校体育、校园足球发展中心等校级研究平台。
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全国教育规划和教育部课题4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5项,出版专著21部,发表SCI、SCI、EI、CSSCI等论文87篇;获教育部和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获2项国际发明专利,27项国家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127项外观设计。
办学设施完备。学院具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保障。现有标准田径场3个(其中2个是塑胶场地)、足球场3个、综合体育馆2个、篮球场60个、排球场50个。另有体操房、乒乓球室、健身房、塑胶场地简易训练房、塑胶网球场、50米游泳池等场馆设施。学院专业图书资料室藏书量3万余册,国内外体育学术期刊100余种。拥有10余个省级规范化学校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和十多个人文条件好、地理优越的专业实践场所,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了保证。
竞赛成绩优异。体育教育专业先后荣获6次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重新布局,批准山东师范大学招收田径、排球、乒乓球、健美操四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一直以来运动训练和比赛是我院的重要工作,各代表队竞赛成绩硕果累累,为学校和学院争得了巨大的荣誉。排球等项目甚至成为学校的“名片”,扩大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影响。
对外交流广泛。我院与英国北安普顿、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了学术合作和研究生培养关系。
全院师生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院现已成为山东省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并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体育学院。
体育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43 | 北京体育大学 | A+ |
2 | 10277 | 上海体育学院 | A+ |
3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4 | 10071 | 天津体育学院 | A- |
5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A- |
6 | 10522 | 武汉体育学院 | A- |
7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8 | 10653 | 成都体育学院 | A- |
9 | 10003 | 清华大学 | B+ |
10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1 | 10029 | 首都体育学院 | B+ |
12 | 10176 | 沈阳体育学院 | B+ |
13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14 | 10335 | 浙江大学 | B+ |
15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16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17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8 | 吉林体育学院 | B |
19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0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B |
2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2 | 10585 | 广州体育学院 | B |
23 | 10727 | 西安体育学院 | B |
24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25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26 | 10330 | 南京体育学院 | B- |
27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28 | 10457 | 山东体育学院 | B- |
29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30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1 | 11646 | 宁波大学 | B- |
32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C+ |
33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34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35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36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3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38 | 10681 | 云南师范大学 | C+ |
3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C+ |
40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C+ |
41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42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3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44 | 10531 | 吉首大学 | C |
45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46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47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48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49 | 10390 | 集美大学 | C- |
50 | 10166 | 沈阳师范大学 | C- |
51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52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53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54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