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报录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排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保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公众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202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考试大纲(学硕)
学院代码:014
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有机化学 617
高分子化学 818
复试科目名称:化学综合(包含高分子物理、仪器分析) 加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目录
初试科目: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3
初试科目: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13
复试科目名称:化学综合(包含仪器分析、高分子物理) 18
加试科目: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20
加试科目:仪器分析考试大纲 27
初试科目: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有机化学 科目代码:617
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大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 机化学等专业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有机光电材料、有机导电材料、农药合成、精细化工等研究方向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内容丰富,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熟习典型的反应历程及概念;了解化学键理论概念、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等中 间体的相对活性及其在有机反应进程中的作用;能应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来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了解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
(3) 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 IUPAC 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
2、有机化学反应
(1)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 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
(2) 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 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1)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
(2) 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3)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
4、有机合成
(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5、有机立体化学
(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
(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 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
(1) 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
(2)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 (MS)的谱学特征
(3) 运用化学方法及四大波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7、杂环化合物
含 N,S,O 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
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一般的研究方法及分类,掌握 了解有机化合物特性。
1.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学及其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1.2 熟悉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特性
1.2.1 共价键的本质(价键法、分子轨道法、鲍林共振论简介)
1.2.2 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和键的极性
1.2.3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体异构,官能团异构,同分异构现象(体),
1.2.4 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1.2.5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1.3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1.4 了解有化合物的分类:按碳架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 烷烃和脂环烷烃
2.1 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和物理性质变化趋势;了解甲烷的结构: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 SP3 杂化、σ键(构型概念);
2.2 了解烷烃的重要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
2.3 理解烷烃的反应甲烷的卤代反应历程、游离基、游离基的稳定性和卤代反应的取向: 自由基取代反应、碳自由基形成及性质、链反应的引发与终止
2.4 了解环烷烃命名及反应及环己烷工业来源;掌握小环的张力及稳定性、椅式/船式构 型、a 键、e 键。
第三章 烯烃
掌握单烯烃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
掌握单烯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同分异构现象
3.1 熟悉烯的命名、结构、异构体、物理性质
3.1.1 理解烯烃的结构 SP2 杂化、π键
3.1.2 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和命名:碳架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系统命名法(烯 基的命名)、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反、Z/E
3.2 烯烃的反应
掌握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溴鎓离子、亲电试剂、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马氏规则、诱导 效应,游历基加成反应历程、过氧化物效应的解释马尔可尼可夫规则、加成反应中的碳正离子、碳正离子的结构及性质、二烯的 1,4 加成和环加成反应;
3.2.1 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与乙硼烷的加成、加 X2、加 HX (马氏(Markovnikow)规则、过氧化物效应)、加 H2SO4、酸催化加 H2O、与有机酸醇酚加成、加 HOCl、自由基加成。
3.2.2 氧化:环氧化、高锰酸钾氧化和臭氧化
3.2.4 α—氢原子的卤代反应
3.2.5 了解聚合反应
3.3 烯的来源和制备
3.3.1 掌握醇的脱水、卤代烃脱卤化氢、邻二卤代烷脱卤素
3.3.2 了解重要的烯烃:乙烯、丙烯
3.4 掌握共轭二烯烃特别是 1,3—丁二烯的性质、结构特点及用途
3.4.1 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离域键、离域能、共轭效应
3.4.2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特性:加成反应(1,2 和 1,4—加成)、狄耳斯—阿尔德(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3.4.3 重要的二烯烃:丁二烯和异戊二烯来源与反应 第四章 炔烃
4.1 掌握炔烃的分类、命名,结构(sp 杂化等)及同分异构现象
4.2 掌握炔烃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反应规律, 如炔的反应:加成、氧化及末端H 的活性等
4.2.1 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乙硼烷、加 X2、加 HX、加 H2O、HCN、HOCl; 与含“活性氢”的有机物的亲核加成;与碱金属(K,Na,Li)及液氨还原加成;
4.2.2 炔键碳上的氢原子的性质和鉴定:弱酸性、金属炔化物及烃化(碳负离子)
4.2.5 掌握炔烃和烯烃的制备及反应活性的区别与共同点
4.3 了解炔的制备,特别是乙炔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第五章 苯及芳香烃
掌握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sp2 杂化)特别是苯的特性(芳香性)及结构特征
掌握芳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苯及同分物的反应,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取代效应的 解释,并能应用在有机合成中。了解苯、甲苯、萘的性质及重要用途;
5.1 芳香烃
5.1.1 熟悉苯的分子结构:凯库勒(Kekule)式、分子轨道法、共振论简介,芳香性解释
5.1.2 了解单环芳香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5.1.3 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1.3.1 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Fridel-Crafts)反应;苯环亲电取代反 应历程(σ—络合物);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理论解释和合成上的应用)超共轭效应。
5.1.3.2 卤素(Cl)甲基化反应,
5.1.3.3 氧化反应:苯环侧链氧化
5.1.3.4 重要的单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5.2 多环及稠环芳烃
5.2.1 了解三苯甲基化合物及其离子和自由基的稳定性
5.2.2 掌握萘: 结构性质及其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5.2.3 了解蒽和菲:结构和性质(9、10 位的活泼性)
5.4 掌握芳香性:休克耳(Huckel)规则及其应用第六章 卤化烃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及重要化学性质
掌握几种重要的卤代烃制备方法,了解其性质、及应用
6.1 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结构、同分异构
6.2 卤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6.2.1 掌握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反应:取代、消除、还原
6.2.1.1 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与硝酸银及氰化钠的反应
6.2.1.2 消去反应:札依切夫(Saytzeff)规则
6.2.1.3 与金属反应:格氏(Grignard)试剂、有机锂试剂
6.2.2 掌握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6.2.2.1 取代反应的离子机理 SN1、SN2; 消除反应的机理 E1、E2
6.2.2.2 亲核取代的立体化学
6.2.2.3 烃基结构、离去基团对亲核取代反应速度的影响
6.2.2.4 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脂肪烃与芳香烃对比,伯仲叔对比)
6.3 掌握一般卤代烃的制法:由烃制备、由醇制备、卤代烃的互换 第七章 醇、酚和醚
熟悉醇、酚、醚的分类和命名和结构同分异构(官能团异构)和光谱特性
掌握醇、酚、醚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氢键—醇与醚对比醇与的酚的酸性对比,醇的 反应、醚的反应、碘仿反应,醇的鉴别:Lucas 试剂和铬酐硫酸水法
了解醇、酚、醚中重要的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
7.1 醇
7.1.1 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熟悉掌握其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与卤化磷(或亚硫酰氯)反应,与无机酸(氢卤酸、 硫酸、硝酸),酰氯和酸酐等的成酯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和脱氢反应,相邻二醇特有的反应Cu(OH)2、HIO4、片呐醇(pinacol)重排、羟基被置换反应(邻基参与效应)
7.1.2 掌握消去反应历程β—消去反应:反应历程 E1、E2, 消除反应的取向:札依切夫规则的解释,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7.1.3 掌握醇的制法:卤代烃水解,醛、酮的还原,由格氏试剂合成,烯烃的羟汞化。
7.2 酚
7.2.1 掌握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反应
(1) 酚羟基的性质:弱酸性、酚醚的生成、显色反应(FeCl3)
(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7.3 醚
7.3.1 掌握醚的制法: 醇的脱水,威廉姆逊(Williamson)
7.3.2 掌握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 第八章 醛、酮类羰基化合物
掌握醛、酮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异构、物性及光谱特性 掌握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
熟悉重要醛、酮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
8.1 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8.1.1 熟悉并掌握与含氧、含硫、含碳、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加成— 消去反应历程,影响羰基活性的因素:加 HCN、NaHSO3、RMgX、ROH、H2O,与有机胺及其衍生物的加成缩合反应,与氨的衍生物的反应。
8.1.2 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
8.1.3 掌握其氧化还原反应
a) 氧化;托伦(Tollens)试剂、费林(Fehling)试剂、强氧化剂
b) 还原:H2, LiAlH4, NaBH4, B2H6, Zn/Hg/H+,NH2NH2/KOH 等还原成醇(双分子还原)、还原成烃、克里门逊(Clemmensen)反应、武尔夫—开歇纳(Wollf-Kishner)—黄鸣龙反应
c) 歧化:康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
8.1.4 了解醛的自身加成聚和
8.1.5 了解醛的显色反应:希夫(Schiff)试验
8.2 掌握醛、酮的制法:醇的氧化、烃的氧化,偕二卤代物的水解,傅—克酰基化反应, 炔烃的羰基化,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8.3 熟悉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1,4—加成; 第九章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性质
熟悉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9.1 羧酸的命名、物性及光谱特性
9.2 熟悉羧酸的结构与酸性(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场效应的影响)
9.3 熟悉羧酸的制备:由烃、伯醇或醛的氧化、由酯制备、由腈水解及金属有机试剂合 成如格氏试剂制备
9.4 掌握羧酸的反应
酸性羧基中氢原子的反应(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诱导效应)、形成酸卤、酯、酰胺、脱 羧、α—H 的卤代反应、还原(被氢化铝锂还原)、酯化反应的机理羧基中的羧基的反应(酯化反应的历程:阐明机理的同位素法)
9.5 了解重要的羧酸:甲酸、乙酸、丙烯酸、苯甲酸、萘乙酸。
9.6 熟悉羧酸衍生物酰卤、酯、酰胺、腈的分类、命名、结构比较、物理和化学性质、反应和制备;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反应及其相互转化:亲核取代反应(加成—消化反应历 程)、水解、醇解、氨解酯的水解及历程;与金属试剂的反应;羧酸衍生物的还原;酯缩合反应; 酰氨的脱水和霍夫曼(Hofffmann)降解反应。
9.7 熟悉并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与应用 a)乙酰乙酸乙酯:制备、互变异构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b)丙二酸二乙酯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9.8 熟悉取代羧酸(如卤代酸、羟酸、酮酸)的合成与反应,了解多元羧酸的性质 第十章 立体化学
10.1 了解对映异构( enantiomers )现象、物质的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0.2 熟悉含有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a)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对映体、外消旋体、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b)对映异构体的构型: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掌握构型的 R/S 法(次序规则)、
c)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非对映体、内消旋体
10.3 掌握烯烃化合物的几何异构体:顺反异构及性质。
10.4 掌握立体化学在研究反应历程中的应用:烯烃的加溴第十一章 红外,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熟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及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达到能够利用各种谱图的综合信息并结合简单化学反应去判断较为复杂的化合物的结构
11.1 红外光谱
11.1.1 基本原理:分子振动类型、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
11.1.2 熟悉重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影响红外吸收信号位移的因素
11.1.3 掌握重要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典型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的解释
11.2 核磁共振谱
11.2.1 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等价质子与非等价质子, 偶合常数
11.2.2 掌握简单典型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剖析: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峰面积的强度与 质子数,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第十二章 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
掌握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物理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和重要化合物的应用 掌握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和重要的化学性质
12.1 胺的分类、命名、结构物性和光谱特征
12.2 熟悉并掌握胺的性质物理和化学性质
12. 2. 1 胺的结构和碱性(结构特点、手性、碱性及影响碱性大小的因素)
12. 2. 2 成盐、四级铵盐的形成、特点及应用(彻底甲基化反应、四级铵碱的形成,相转移催化剂)、Hofmann 消除(规律、反应机理)
12.2.3 酰基化:乙酰化、酰卤、酸酐、苯磺酰氯(兴斯堡 Hinsberg 反应)
12.2.4 胺的氧化和 Cope 消除(顺型消除)
12.2.5 胺与亚硝酸的反应(重氮化反应)
12.2.6 胺的特殊反应:易氧化、苯环上易取代; Mannich 反应及其应用
12.3 熟悉掌握胺的制备:氨或胺的烃基化、芳卤的氨解(苯炔); 盖布瑞尔(Gabriei)合成法,用醇制备,含氮化合物的还原: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腈、酰胺、肟的还原; 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制备( 霍夫曼重排)
12.4 掌握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重氮甲烷及卡宾、氮烯、叠氮化物的制备、反应
12.5.1 重氮盐的制法
12.5.2 重氮盐的性质:去氮反应(被—H、OH、—X、—CN 取代)、留氮反应(偶合和还原)
12.6 硝基化合物
12.6.1 了解分类、结构和命名
12.6.2 掌握其性质:硝基对α—氢原子的影响(互变异构)还原、硝基对苯环上取代基的
影响
12.6.3 熟悉重要的硝基化合物:硝基苯、苦味酸、TNT
12.8 掌握含氮芳香化合物的以下有关内容
12.8.1 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结构、物理及化学性质
12.8.2 芳胺的制备和芳胺的特性
12.8.3 苯炔的制备和环加成反应
12.8.4 芳胺的重氮盐及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第十三章 含硫、磷、硅化合物
熟悉含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
熟悉有机磷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以及有机磷农药的性质、性能和应用 了解含硅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13.1 硫、磷元素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成键特征
13.2 熟悉含硫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命名及合成与反应
硫醇和硫酚、硫醚、亚砜和砜、磺酸及其衍生物(磺胺药物、糖精) 第十四章 缩合反应(熟悉和掌握大部分内容)
14.1 醇、醛型缩合反应:满尼赫—胺甲基化反应、麦克尔加成、鲁宾逊增环反应
14.2 酯的酰基化反应:酯缩合反应(克莱森缩合反应、混合酯缩合、分子内的酯 缩合反应(狄克曼缩合反应)、用酰氯或酸酐进行酰基化
14.3 酮的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经烯胺烷基化或酰基化
14.4 β-二羰基化合物的特性及在合成上的应用:β-二羧基化合物的特性 、丙二酸酯合成法、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1,3-二羧基化合物的γ-烷基化和γ-酰基化、酯缩合的逆向反应
14.5 魏悌锡反应及魏悌锡—霍纳尔反应:伊利德的结构、磷伊利德的制备、魏悌锡反应、 魏悌锡—霍纳尔反应、硫伊利德
14.6 芳醛与酸酐亲核加成反应:蒲尔金反应、克脑文格反应
14.7 醛、酮与α-卤代羧酸酯的反应:达参反应
14.8 苯甲醛的氰离子(CN-)催化下:安息香缩合反应、安息香酸重排
14.9 合成剖析:设计一个合成的例行程序[识别官能团,切断(几大类有机反应,几种典 型结构的切断),原料的选择,合成步骤的设计,选择性反应及保护基的应用,立体化学控制]
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
了解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熟悉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酸碱性
掌握呋喃、噻吩、吡咯等的合成及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规律) 了解吡啶、喹啉等的化学性质及亲电取代反应规律
15.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5.2 熟悉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吡咯、噻吩、糠醛的结构和性质和制备及简单反应, 第十六章 周环反应
16.1 电环化反应
16.2 熟悉并掌握[ 2+2], [2+4] Diels-Alder 环加成反应
16.3 熟悉σ-迁移反应(Claisen 克来森重排,Cope 重排) 三、题型
判断对错题、选择题、填空题、完成反应、问答题(结构鉴定及机理题等)
初试科目: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 科目代码:818
1.绪论
(1) 引言
(2)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3) 聚合物分类和命名
(4) 聚合反应
(5) 分子量
(6) 高分子的链结构
(7) 大分子的微观结构
(8) 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基本要求:
(1) 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分子量及分布概念;
(2) 理解:线型、支链和体型大分子以及高分子的微观结构;
(3) 了解: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高分子材料和机械强度以及高分子化学简史。 2.逐步聚合反应
本章是重点章节之一
(1) 引言
(2) 缩聚反应
(3) 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
(4) 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
(5) 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6) 逐步聚合的方法
(7) 线型逐步聚合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
(8) 体形缩聚
(9) 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基本要求
(1) 掌握: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线型缩聚反应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及控制聚合度的方 法,反映程度、官能度、官能团等活性、凝胶现象、凝胶点等基本概念;
(2) 了解: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体型缩聚反应中凝胶点的预测方法,逐步聚合的实施 方法,重要线型缩聚产物的合成方法及用途。
3. 自由基聚合
(1) 引言
(2) 连锁聚合的单体
(3) 自由机聚合机理
(4) 链引发反应
(5) 聚合速率
(6) 分子量和链转移
(7) 阻聚和缓聚基本要求:
本章是高分子化学的重点章之一
(1) 掌握:自由基聚合机理及特征,主要引发剂种类及引发机理,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 学及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分子量及其影响因素;
(2) 理解:引发剂,引发作用,引发效率,自由基的特性,单体的特性,稳态理论,自 由机等活性理论,链转移,阻聚和缓聚等基本概念;
(3) 了解:光、热、辐射等其他引发作用。4.自由基共聚合
(1) 引言
(2) 二元共聚物的概念
(3) 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
(4) 二元共聚曲线及组成控制
(5) 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
(6) Q-e 概念
基本要求:本章是高分子化学的重点章之一
(1) 掌握: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竞聚率的意义;二元共聚组成曲线,转化率与 共聚物组成的关系,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
(2) 理解:自由基及单体的活性与取代基的关系;
(3) 了解:多元共聚,Q-e 概念及共聚合速率以及共聚物组成序列分布。5.聚合方法
(7) 引言
(8) 本体聚合
(9) 溶液聚合
(10) 悬浮聚合
(11) 乳液聚合基本要求
(1) 了解:各种聚合方法的特点;
(2) 了解: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机理及动力学6.离子聚合
(1) 引言
(2) 阴离子聚合
(3) 阳离子聚合
(4) 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比较
(5) 开环聚合基本要求
(1) 掌握:离子型聚合的单体与引发剂的匹配关系,活性聚合及活性聚合物,离子聚合 的活性种形式、反应机理及其特点;
(2) 了解:溶剂、温度及反离子对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了解异构化聚合,开环聚 合等基本概念。
7. 配位聚合
(1) 引言
(2)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
(3) 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
(4) Ziegler-Natta 引发体系
(5) α-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
(6) 二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物基本要求
(1) 掌握:聚合物的立构现象,等规度、定向聚合、配位聚合等基本概念,Ziegler-Natta 引发体系;
(2) 理解:丙烯的配位阴离子聚合机理及定向原因;
(3) 了解:二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
8. 开环聚合
(1)环烷烃开环聚合热力学
(2) 杂环开环聚合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3) 三元环醚的阴离子开环聚合
(4) 环醚的阳离子开环聚合
(5) 羰基化合物和三氧六环的阳离子开环聚合
(6) 己内酰胺的阴离子开环聚合 223
(7) 聚硅氧烷
(8) 聚磷氮烯
(9) 聚氮化硫基本要求
(1) 掌握单体开环聚合能力、开环聚合常见种类、开环基本原理。
(2) 熟悉典型单体的开环聚合:环醚,内酯,环酰胺。 9.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1) 引言
(2) 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及影响因素
(3)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4) 功能高分子
(5) 聚合度变大的相似转变
(6) 降解
(7)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化基本要求
(1) 掌握:聚合物侧基化学反应的特点,聚合物相似转变、接枝、扩链,交联等基本概 念及反应原理;
(2) 了解: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的降解,老化反应及防老化原理。
复试科目名称:化学综合(包含仪器分析、高分子物理)
一、考试组成
化学综合是化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综合考试内容,试卷涵盖仪器分析、高分子物理和主 观能力测试三部分。其中仪器分析40分,物理化学部分占40分,主观能力测试20分,共100分。 二、仪器分析部分大纲
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用对象。熟悉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以及其操作方法要点,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 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分子质谱法,电分析化学,电位分析法, 色谱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热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高分子物理部分大纲
1. 理解高分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到长链分子和小分子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和差别,能初步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分析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和加工实践中遇 到的实际问题。
2. 了解高分子单链的结构,掌握高分子凝聚态的结构和性质,对各类结构模型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掌握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种类及区别;掌握高聚物的结晶形态和结构;掌握晶态和 非晶态结构模型内容;了解高聚物的结晶过程;了解结晶对高聚物的机械性能的影响;了解结晶 热力学;掌握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了解高聚物的液晶结构;了解高分子织态结构,掌握多相高 分子特点。
3. 掌握高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掌握玻璃化转变意义、玻璃化温度的测量方法、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自由体积理论;掌握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玻璃化转变的多维性;了解高聚物粘 性流动的特点;掌握影响粘流温度的因素;了解高聚物的流动性表征、剪切粘度的测量方法;掌 握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曲线、加工条件对高聚物熔体剪切粘度影响;了解高聚物分子结构对剪切粘 度的影响;掌握剪切流动的法向应力和高聚物熔体的弹性效应。
4. 掌握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了解Flory-Huggins 晶格理论;掌握临界交叠浓度和溶液中高分子尺寸;了解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掌握高临界共溶温度(UCST)和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了解平移扩散、旋转扩散;了解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粘性流动。
5. 掌握分子量分布宽度;分布曲线和分布函数;掌握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掌握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掌握凝胶色谱原理和凝胶色谱测定分子量分布方 法。
6. 掌握描述高聚物力学性能的基本参数;掌握玻璃、结晶态高聚物的拉伸行为;掌握影响高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了解橡胶高弹态特点,了解改善橡胶的使用性能方法,了解橡胶弹性的 热力学分析,了解橡胶弹性统计理论,了解内能对弹性的贡献(理想交联网络);掌握橡胶弹性 的影响因素;掌握高聚物的力学松弛静态粘弹性;掌握高聚物的力学松弛动态粘弹性;了解粘弹 性的力学模型;掌握时温等效和Boltzmann叠加原理。
四、主观能力部分测试大纲
通过主观论述题的形式来考察研究生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是 否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试科目: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本《物理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 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等专业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有机光电 材料、有机导电材料、环境监测与治理、农药合成、精细化工等研究方向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 学考试。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促进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 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掌握热力学三定律、原理和应用;基本掌握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电化学及 界面与胶体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精神以 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必要的理论和 操作技能的考核,使学生养成以物理化学为理论基础从微观及能量角度掌握化学反应过程,培养 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一、考试内容1、化学热力学
理想气体定律及范德华方程
热力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及第三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典型过程中的热、功计算,热化学,内能、焓变、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的相互关系及 计算
熵判据
稀溶液的经验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多相平衡的一般条件,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应用,杠杆规则,步冷曲线
反应等温方程式,反应平衡常数及各种表示法,平衡转化率,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及计算
2、化学动力学反应级数
零级及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计算链反应、光化学反应、催化反应
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的计算及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3、电化学
法拉第定律及计算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及计算,摩尔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 离子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强度
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及电池符号的写法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及应用 电解时电极反应及相关计算
金属电化学腐蚀及防护原理4、界面现象与胶体
表面现象与吸附现象接触角的概念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结构
胶体的光学、动力学及电化学性质胶体的稳定性及聚沉
唐南平衡
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 第一章、气体
要求掌握理想气体定律、性质,真实气体及范德华方程等。
1.1 理想气体定律
1.2 理想气体混合物
1.3 真实气体及范德华方程
1.4 气体的凝聚与蒸汽压第二章、热力第一定律
要求掌握热力第一定律基本概念;系统、环境、热力学平衡状态、过程途径、热和功。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等容热、等压热和焓。定容热容、定压热容、定容热容和定压热容之间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定压反应热、定容反应热及其相互关系。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主要内容:
2.1 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2 内能、热和功
2.3 热力学可逆过程
2.4 热力第一定律
2.5 焓和热容
2.6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
2.7 气体的绝热过程
2.8 相变(热)焓
2.9 反应热(热)焓和标准反应热(焓)
2.10 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及摩尔反应的关系
2.11 反应热(焓)与温度的关系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要求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示,了解卡诺定理。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变的计算及熵判据的应用。吉布斯函数的计算(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变化),吉布 斯函数判据。热力学基本议程(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克拉贝龙方程。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3.2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3.3 熵和熵变的计算
3.4 克劳修斯不待式
3.5 孤立体系熵增加原理和平衡判据
3.6 赫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几个热力学函数之家的关系3.8热力学第三定律
第四章、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溶液、混合物的概念和组成表示法;化学势的概念及表达式;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 律;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分配定律。
4.1 溶液、混合物的概念及其组成的表示方法
4.2 偏摩尔量
4.3 化学势及其表达式
4.4 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
4.5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6 理想液态的定义、通性几各组分的化学势
4.7 难挥发溶质和理想稀薄溶液的依数性
4.8 稀溶液的分配定律及其应用第五章、相平行
要求掌握相、相数、物种、物种数、组分、组分数、自由度数。吉布斯相律及其应用。单组分系统中水的相图(相图中点、线、面)的意义;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双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 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绘制,杠杆规则,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生成的系统,有化合物生成的系统。了解双组分液相部分互溶系统的液--液平衡相图。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拉乌尔定律及其计算理想溶液的P—X图和T—X图;实际溶液对理想溶液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几种类型:双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杠杆规则,恒沸混合物,精馏原理:完全不互溶的双液体系—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和应用,分配定律。
5.1 相率
5.2 单组分体系相图
5.3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极其应用
5.4 三组分体系的相图极其应用第六章、化学平衡
要求掌握反应进度、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标准平衡常数,利用吉布 斯自由能计算标准化学平衡常数,湿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6.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及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6.2 复相反应的化学平衡,分解压及其应用
6.3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及其应用
6.4 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大林自由能
6.5 湿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第七章、电解质容液
要求掌握了解离子的电迁移,离子的迁移数;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计算,摩尔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掌握离子独立定律和摩尔电导的关系;
了解电导测定原理及应用,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互吸理论要点。离子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强度。可逆电池和电动势;原电池组成,可逆电池具备的条件。可逆电池和热力学;可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电池反应的G,由电动势E及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S和计算电池可逆放电反应过程的热。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了解电极电势产生的机理。氢电极,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电势,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奈斯特方程式,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电极的种类; 了解电极的种类、电解和极化。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7.2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7.3 电导
7.4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极其应用
要求熟悉电化学惯用的电极名称和符号,掌握电池表示方法及其与电池反应的“互译”,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理解标准电极电位的意义和用途,掌握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 熟悉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平衡常数与电动势、电极电位的关系,了解电动势和电极电位产生的原因。
8.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8.2 电动势的测定
8.3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8.5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8.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8.7 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公式8.8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了解电极极化的原因、极化的分类、极化的机理,理解过电位、分解电压等概念,掌握分解 电压和析出电位的计算方法,了解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和防腐方法,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
9.1 分解电压9.2极化作用
9.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9.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
9.5 化学电源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明确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等概念,熟悉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公式(微分式和积分式)及其应用,掌握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和测定反应级数的几种方法。了解典型复杂反应和链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其速率方程的建立,基本掌握复杂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了解反应机理的探索方法。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并会用实验数据进行相关计算。
10.1 化学反应塑料表示方法、速率方程
10.2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10.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经验式
10.4 活化能E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5 链反应
第十一章、界面现象
明确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会用杨-拉普拉斯公式、Kelvin公式、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等解释一些现象。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化学吸附 与催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掌握朗格缪尔吸附理论要点,了解弗伦德利希等温式、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
11.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11.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11.3液体界面的性质
11.4 液-固界面现象
11.5 表面活性剂极其作用
11.6 固体表面的吸附
11.7 吸附速率-吸附和解吸速率方程式第十二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超微不均匀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及电 学性质;了解大分子溶液的性质。
12.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12.2 溶液的制备和净化
12.3 溶胶的动力性质
12.4 溶胶的光学性质
12.5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12.6 大分子加聚和缩聚作用的机理和动力学方程式
12.7 唐南平衡
12.8 凝胶三、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加试科目:仪器分析考试大纲
本《仪器分析》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 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等专业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有机光电 材料、有机导电材料、农药合成、精细化工等研究方向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本课 程的考核,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分析数据的处理手段。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法的 基本理论、仪器原理、实验技术;掌握仪器结构、原理和应用;基本掌握各种仪器分析的样品处 理技术;能把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实际样品检验中去。培养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并 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必要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使学生养成分析工作 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一、考试内容
1、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及意义
(2)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及检出限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光谱法与非光谱法
(1)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产生的机理,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分类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作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3) 主要的电子跃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掌握溶剂对吸收光谱的 影响,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的异同点
(4) 分子荧光及磷光产生的机理,荧光效率及影响因素
(5) 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之间的区别,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的应用
(6) 原子光谱的产生的原理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一般分析步骤,三种基本光源的分析 特性及光源的选择
(7) 原子发射光谱仪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原子吸收线的产生、轮廓及变宽, 基态原子数与温度的关系;
(8) 原子吸收基本原理、定量依据、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 火焰原子化器的工作原理
(9) 原子吸收的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检出限及有关计算
3、电分析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1) 电池的组成及表达式,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电极分类、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工作电极,液接电位、盐桥,极化现象等
(2) pH 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玻璃电极的特性、溶液 pH 值的计算, 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电位滴定中电极体系的选择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3) 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 扩散电流及扩散电流公式,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现代新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4、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1) 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分配系数,分配比,色谱峰,保留值,区域宽度等
(2) 塔板理论及有关柱效的计算,速率理论及解释速率理论方程,色谱分离的基本方 程及计算
(3) 气相色谱固定液的选择方法
(4) 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有关计算
(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特点和应用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分类,标准曲线(绘制、线性范围、相关系数);
2、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及检出限的概念。 考核要求:
1、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2、了解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及意义;
3、了解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及检出限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考核知识点:
1、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波谱区,光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光谱法与非光谱法。 考核要求:
1、了解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产生的机理,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分类;
2、了解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区别。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考核知识点:
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4、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考核要求:
1、掌握主要的电子跃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掌握溶剂对吸收光谱的 影响,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的异同点;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3、了解紫外吸收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4、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结构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第四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考核知识点:
1、分子荧光及磷光产生的机理,荧光效率及影响因素。
2、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的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3、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的分析仪器;
4、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的应用。考核要求:
1、掌握分子荧光及磷光产生的机理,荧光分析法与吸光光度法的区别;
2、掌握荧光效率及影响因素;
3、了解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之间的区别,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的应用;
4、了解荧光法、磷光法、化学发光法仪器特点。 第五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考核知识点:
1、原子光谱的产生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常用的发射光谱光源:直流电弧、交流电弧、高压火花;
3、单色仪的色散率及分辨率;
4、光谱定性分析。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分析结果判断。
5、光谱定量分析原理,乳剂特性曲线,谱线强度与试样浓度的关系,内标法。
6、原子发射光谱仪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考核要求:
1、掌握原子光谱的产生的原理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一般分析步骤;
2、掌握三种基本光源的分析特性及光源的选择;
3、掌握光谱定性分析方法及定量分析方法及原理;
4、了解光栅单色仪的色散率及分辨率的计算;
5、了解原子发射光谱仪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六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考核知识点:
1、原子吸收线的产生、轮廓及变宽,基态原子数与温度的关系;
2、峰值吸收与吸收定律;
3、空心阴极灯及其在原子吸收中的作用;
4、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
5、原子吸收的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6、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7、原子吸收光谱仪各组成部件及作用;
8、原子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仪器与应用。 考核要求:
1、比较原子吸收与原子发射、原子吸收与与紫外可见、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2、掌握原子吸收基本原理、定量依据、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
3、掌握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火焰原子化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原子吸收的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5、了解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检出限及有关计算;
6、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各组成部件及作用;
7、了解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冷原子法。
8、了解原子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仪器与应用。 第七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
考核知识点:
1、电池的组成及表达式,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
2、电极分类、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工作电极;
3、液接电位、盐桥,极化现象。考核要求:
1、掌握有关电池的计算;
2、了解电分析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考核知识点
1、PH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及特点,溶液PH值的测定;
2、离子选择电极基本类型及其结构;
3、定量分析方法,总离子强度调节剂。
4、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测定误差。
5、电位滴定中电极体系的选择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考核要求:
1、掌握PH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玻璃电极的特性、溶液PH值的计算;
2、了解离子选择电极选择系数KIJ意义、及由干扰离子引起的测量误差计算。
3、掌握定量分析方法及有关的计算,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4、了解各类离子选择性电极;
5、了解电位滴定中电极体系的选择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第九章 极谱分析法
考核知识点:
1、经典极谱法的一般原理;
2、极化,极化电极,去极化电极,极谱过程的特殊性;
3、扩散电流及扩散电流公式,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4、极谱分析中的干扰电流及其排除;
5、简单金属离子和配位离子的极谱波方程及意义;
6、极谱定量分析方法,催化极谱法原理及其应用;
7、单扫描极谱法原理及应用,循环伏安法原理及应用;
8、脉冲极谱法原理及应用,溶出伏安法原理及应用。 考核要求:
1、掌握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
2、掌握极谱分析中的干扰电流及其排除;
3、掌握极谱定量分析方法及有关计算;
4、了解扩散电流及扩散电流公式,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5、了解简单金属离子和配位离子的极谱波方程及意义;
6、了解现代新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及特点。第十章 色谱分析法
考核知识点:
1、色谱法分类,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分配系数,分配比,色谱峰,保留值,区域宽度等;
2、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色谱分离的基本方程式;
3、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气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
4、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5、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特点和应用。考核要求:
1、掌握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分配系数,分配比,色谱峰,保留值,区域宽度等;
2、掌握塔板理论及有关柱效的计算,速率理论及解释速率理论方程,色谱分离的基本方 程及计算;
3、掌握气相色谱固定液的选择方法;
4、掌握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有关计算;
5、了解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及作用;
6、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特点和应用。 三、题型
考试题型可以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及选择、简答、计算等,覆盖教学大纲的85 以上。
编制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6/27
202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070303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 化学生物学 02 有机合成方法学 |
|
招生人数: | 17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或302有机化学或数学二 817无机及分析化学 |
|
备 注: | 专业复试笔试科目:化学综合(包含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丁老师13767106775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070303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网快讯,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初试参考书目:
615有机化学
《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下册),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15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版),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
070303有机化学
《普通化学》(第1版)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普通化学实验》,杨勇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
《物理化学》(第5版)(上下册),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化学070303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化学生物学(02)天然产物有机合成 | |
招生人数: | 11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7)无机及分析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有机化学 ④(817)无机及分析化学 |
|
备 注: |
有机化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4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6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7 | 10384 | 厦门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11 | 10386 | 福州大学 | A- |
12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3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4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5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17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9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0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1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3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4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25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6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7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8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29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0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31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32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3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6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37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38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40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4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44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45 | 11117 | 扬州大学 | B |
46 | 10075 | 河北大学 | B- |
47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4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49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B- |
5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56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5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B- |
5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5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60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61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6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65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6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6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
68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69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70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71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7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7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76 | 11658 | 海南师范大学 | C+ |
77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78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79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80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81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82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8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84 | 10373 | 淮北师范大学 | C |
85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7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90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91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92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9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94 | 10203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95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9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97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8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99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00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01 | 10513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10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03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C- |
104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05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有机化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4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6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7 | 10384 | 厦门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11 | 10386 | 福州大学 | A- |
12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3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4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5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17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9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0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1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3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4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25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6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7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8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29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0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31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32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3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6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37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38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40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4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44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45 | 11117 | 扬州大学 | B |
46 | 10075 | 河北大学 | B- |
47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4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49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B- |
5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56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5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B- |
5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5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60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61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6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65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6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6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
68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69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70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71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7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7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76 | 11658 | 海南师范大学 | C+ |
77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78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79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80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81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82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8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84 | 10373 | 淮北师范大学 | C |
85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7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90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91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92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9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94 | 10203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95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9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97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8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99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00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01 | 10513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10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03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C- |
104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05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有机化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兰州大学 | A+ | 8 | 吉林大学 | A | 15 | 徐州师范大学 | A |
2 | 南开大学 | A+ | 9 | 山东大学 | A | 16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3 | 北京大学 | A+ | 10 | 南京大学 | A | 17 | 天津大学 | A |
4 | 浙江大学 | A+ | 11 | 中山大学 | A | 18 | 郑州大学 | A |
5 | 四川大学 | A+ | 12 | 复旦大学 | A | 19 | 苏州大学 | A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3 | 武汉大学 | A | 20 | 湖南师范大学 | A |
7 | 清华大学 | A | 14 | 厦门大学 | A | 21 | 云南大学 | A |
B+等(32个):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
||||||||
B等(31个):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
||||||||
C等(22个):名单略 |
|
|
|
|
1 | 浙江大学 | 5★ | 159 |
2 | 北京大学 | 5★ | 159 |
3 | 南开大学 | 5★ | 159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 | 159 |
5 | 兰州大学 | 5★ | 159 |
6 | 南京大学 | 5★ | 159 |
7 | 复旦大学 | 5★ | 159 |
8 | 四川大学 | 5★ | 159 |
9 | 吉林大学 | 4★ | 159 |
10 | 清华大学 | 4★ | 159 |
11 | 厦门大学 | 4★ | 159 |
12 | 天津大学 | 4★ | 159 |
13 | 华中师范大学 | 4★ | 159 |
14 | 华东理工大学 | 4★ | 159 |
15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159 |
16 | 郑州大学 | 4★ | 159 |
17 | 苏州大学 | 4★ | 159 |
18 | 武汉大学 | 4★ | 159 |
19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159 |
20 | 东北师范大学 | 4★ | 159 |
有机化学考研考什么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导师姓名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03 化学学院 | 155 | 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 | ||
070303 有机化学 | 科学学位 | |||
01 不对称合成 | 冯小明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科目613无机及分析化学各占50%,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占分析化学部分的50%;科目829有机及物理化学各占5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占物理化学部分的20%。复试科目:高等化学实验 | |
刘小华 | ② 201 英语一 | |||
林丽丽 | ③ 613 无机及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 |||
④ 829 有机及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 ||||
02 生物有机化学 | 余孝其 | 同上 | 科目613无机及分析化学各占50%,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占分析化学部分的50%;科目829有机及物理化学各占5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占物理化学部分的20%。复试科目:高等化学实验,王梅祥为兼职导师。 | |
王玉良 | ||||
杨成 | ||||
王梅祥 | ||||
03 有机合成 | 游劲松 | 同上 | 科目613无机及分析化学各占50%,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占分析化学部分的50%;科目829有机及物理化学各占5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占物理化学部分的20%。复试科目:高等化学实验 | |
高戈 | ||||
罗美明 | ||||
兰静波 | ||||
JASON CHRUMA | ||||
袁立华 | ||||
04 有机金属催化 | 陈华 | 同上 | 同上 | |
周向葛 | ||||
李瑞祥 | ||||
付海燕 | ||||
王元桦 | ||||
袁茂林 | ||||
05 有机功能材料 | 李瑛 | 同上 | 同上 | |
卢志云 | ||||
彭强 | ||||
黄艳 | ||||
王瑞林 | ||||
06 全合成 | 刘波 | 同上 | 同上 | |
陈小川 |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导师姓名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406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 110 | 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 | ||
本实验室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并设立额外的奖助金 (1000-3000元/月),欢迎医学、生命科学、药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学生报考我室研究生。 实验室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匹茨堡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优秀研究生可选送国外进行联合培养。 实验室也为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开大学等协同开展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 导师信息可登录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http://sklb.scu.edu.cn/)查询。报考时,请注明报考导师。 | ||||
070303 有机化学 | 科学学位 | |||
01 组合化学和药物合成 | 余洛汀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高等有机化学实验 | |
陈元伟 | ② 201 英语一 | |||
李锐 | ③ 613 无机及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 |||
罗有福 | ④ 829 有机及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 |||
杨黎 | ||||
何谷 | ||||
刘捷 | ||||
欧阳亮 | ||||
02 靶向药物设计与合成 | 陈宇综 | 同上 | 同上 | |
杨胜勇 | ||||
向明礼 | ||||
罗有福 | ||||
杨黎 | ||||
何谷 | ||||
03 药物结构修饰和优化 | 余洛汀 | 同上 | 同上 | |
陈俐娟 | ||||
刘捷 | ||||
欧阳亮 |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导师姓名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605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 |
20 |
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 | ||
070303 有机化学 |
|
科学学位 | ||
01 有机功能材料 |
|
|
复试科目:同化学学院 |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导师姓名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607 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21 |
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 | ||
070303 有机化学 |
|
科学学位 | ||
01 有机功能材料 |
|
|
复试科目:高等化学实验 考试科目同化学学院相关专业考试科目 |
有机化学考研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