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哪个好

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哪个好,综合对比

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哪个好?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昆明理工大学与西安理工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昆明理工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53010674
  • 主管部门:云南省
  • 所在省市:云南省 - 昆明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3
  • 硕士点数:55 博士点数:18
  • 全国排名:103
  • 创建时间:1954年
  • 占地面积:4300.00(亩)
  • 学生人数:3万~4万人
  • 官方网站:www.kmust.edu.cn
  • 高招网站:www.kmust.edu.cn/html/rcpy/zsxx
  • 联系电话:0871-5916977
  • 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

西安理工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61010700
  • 主管部门:陕西省
  • 所在省市:陕西省 - 西安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1
  • 硕士点数:31 博士点数:14
  • 全国排名:138
  • 创建时间:1949年
  • 占地面积:2028.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xaut.edu.cn/
  • 高招网站:zhaosheng.xaut.edu.cn
  • 联系电话:029-82312504
  •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昆明理工大学与西安理工大学综述

昆明理工大学与西安理工大学哪个好,小编为各位整理了以下内容。

昆明理工大学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4300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为支撑学科,生物学、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为新兴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2015年以来,学校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7个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艺术硕士(MFA)、翻译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08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近35个函授站,有57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在全省有16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

  学校设有28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057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143人,2017年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557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学校设有“驻昆明理工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现有180名国防生在读。建校至今已培养各类学生27万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3855人,其中,专任教师2345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328人,博士生导师337人;学校现有全职院士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QR”入选者(含“青年千人”)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8人,含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人(76人,含退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及教师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人(8人,含退休);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8人,云岭高层次人才6人,云岭人才培养激励5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2人,“云岭学者”8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7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2人(28人,含退休),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人(19人,含退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2人、后备人才4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3人,云岭青年人才45人,云岭教学名师5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9人(23人,含退休),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7个。

  十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6项;出版论著1311,专利授权8099项;2017年科研经费规模达8.97亿元。

  学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1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检验站、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88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共34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1金、2银、5铜;是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82项;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有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学校有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4部,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项。学校有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图书馆藏书307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50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累计5500种,网络数据库151个,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

  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长期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同举办孔子学院。在老挝、泰国、越南设立了国外办学点,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亚欧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要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中,作为中国高校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正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抢抓历史机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英文名称: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校长姓名:王学勤

  电话:0871-659160990871-65916977传真:0871-65192076

  本科招生办电话:0871-651941080871-63346080

  研究生招生办电话:0871-65112931

  呈贡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邮编:650500

  莲华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邮编:650093

  新迎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环城东路50号邮编:650051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
联系电话:(0871)65194108、63346080
学校网址:http://www.kmust.edu.cn/
电子邮件:kustzb@126.com

西安理工大学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学院由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和北京工业干部学校组建而成。三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追溯到成立于1945年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立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科职业学校和1952年成立的沈阳工业干部学校。北京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69年搬迁至陕西汉中,1972年迁至西安。陕西工业大学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的水利系、纺织系为主体,合并西安化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机械专科学校等组建而成,水利系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建校年,5月1日为校庆日。

  学校座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古都西安,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金花校区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东临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区,西临风景秀丽的兴庆公园;曲江校区2001年开始建设,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环绕,与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大雁塔比邻;莲湖校区位于世界著名的“古丝绸之路”起点地。学校先后被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园林式单位称号。学校科技园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开放,充满活力。

  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分属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水利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2个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校还具有金融硕士(MF)、教育硕士(Ed.M)、翻译硕士(MTI)、工程硕士(ME,涵盖18个工程领域)、会计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单独考试权。

  学校现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1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3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00余人。现有院士工作室11个,院士(讲座教授)工作室1个,双聘院士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1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国家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32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6人。

  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名,全日制专科生近3000名。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68项;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1门省级精品课程;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6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自由探索与应用研究并重,创造良好科研氛围,鼓励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科研实力持续提升。学校建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27个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科技部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陕西省军民两用技术研究中心,1个陕西城市战略研究所,2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20项、省部级奖382项。近十年来(2008年至今),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67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70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3件,科研经费到款22亿元,发表SCI论文1653篇。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6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江苏吴江、陕西宝鸡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5个,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获得经费占总到款的50%以上。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有1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学校专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全力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西安mP灞生态区管委会共建“西理工三航创新创业基地”,与世园投资集团共建“西理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与陕西微软创新中心、中科创新孵化器等28家投资与孵化企业合作开展创业投资与孵化,双创中心下属的“西理工-工创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陕西省众创空间及西安市众创空间,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等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优异。

  学校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设有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定向运动竞赛、艺术展演等体育艺术活动中屡获大奖,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建立的“古都大讲坛”在陕西高校具有较大影响。学校先后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近年来学校在全国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超过97%。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位居陕西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长期以来,西安理工大学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了近二十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有多位两院院士、重要领导干部和杰出企业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学校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当前,学校正在为全面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707信箱
联系电话:029-82312504
学校网址:http://www.xaut.edu.cn/
邮政编码:710048

添加昆明理工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昆明理工大学分数线、昆明理工大学高招群、昆明理工大学排名、昆明理工大学招生计划、昆明理工大学招生目录、昆明理工大学招生办电话、昆明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昆明理工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昆明理工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m.cratesaway.com/gaozhaobang/nagehao/696941_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