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农业大学报录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山东农业大学保研、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山东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3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农学、林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具体目标如下:①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农学、林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②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熟悉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沿动态;③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数量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农林经济管理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并展现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能力;④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学科方向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
(二)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险
(三)农林产业组织与管理
(四)农村公共管理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 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三至五年,五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一)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16学分。
(二)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
      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1学分。
课程设置(示范附表1)
六、毕业与学位要求
㈠规范性要求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本领域研究范式的规范,从实际问题出发提炼科学问题并建立适当的研究框架、收集必要的方法与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获得科学问题的合理解释及其政策含义。
㈡质量要求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当理论结合实际,能够合理应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科学问题,并得到符合科学规律的结果。论文的文字表达应当达到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水平。
㈢答辩资格审核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可申请预答辩。学院对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和科研原始资料(资料存档地点由学院和导师协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学校核准,准予预答辩。
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学位点在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前进行2次文字复制比检测,要求重复率在20%以内,超过20%者不能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预答辩:各学位点组织硕士研究生论文预答辩。学校抽取部分研究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决定是否进行正式论文答辩。论文预答辩执行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原则,预答辩不通过者,则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预答辩。   
论文答辩:答辩工作由学位点统一组织;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专家组成,外单位专家至少1人。论文答辩执行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原则,答辩不通过者,则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预答辩。    
㈣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须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为共同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至少1篇体现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的研究论文(署名单位为山东农业大学),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未达到学位点申请硕士学位所必需发表论文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经个人申请,导师和导师组推荐,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可申请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论文盲评和预答辩,通过者参加论文答辩。    
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学院院长(签字: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公章)                                         日期:
 

                 
经济管理 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 硕士 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农林产业组织与管理、农村公共管理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位课程 GS0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GS011002 硕士公共英语 4 72 第一学期 外语学院
S010081 《资本论》选读 2 36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95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54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97 中级计量经济学 3 54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83 农业经济学 2 36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选修课程 S010006 管理学 2 36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05 计算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 36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34 农业政策与法规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36 农业灾害与风险管理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67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31 资源与环境经济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111 金融理论与实务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70 公共选择与地方财政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16 资本运营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45 保险理论与实务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14 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2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S010062 科学研究方法 1 36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GS012003 自然辨证法概论 1 18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环节 BXHJ010001 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 1   第三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补修课程 BX010005 微观经济学


48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BX010009 统计学 48 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BX010007 管理学基础 48 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02)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03)农林产业组织与管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51)微观经济学
备  注: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农业经济与管理(02)林业经济与管理
(03)食物经济与管理
(04)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51)微观经济学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代码:120300     门类/类别:管理学     学科/类别: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点设立于2003年,下设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贸易与农村金融3个研究方向,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学位点依托的农林经济管理省级一流学科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QR等各类省部级人才11人,聘请美国、加拿大等国内外兼职教授10人。拥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科研平台。
近5年来,学位点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课题250余项,累计经费1700余万元;在Land Use Policy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20部;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等各类科研奖励19项。
学位点专门为配备学习室,电脑、空调、网络等设施齐全,具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制度,并为研究生提供丰厚的奖(助)学金。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在浙江省教育厅学位论文抽检中,优良率100%,全省排名第二。毕业生就业率100%,并有一大批毕业生进入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名校继续攻读博士。

专业点分布

北京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长江大学 贵州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4 所,本次参评2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A-
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5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7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9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B
10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B
11 10635 西南大学 B
12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13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14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15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18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C+
19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C+
20 10020 北京农学院 C
21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C
22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23 10758 新疆农业大学 C
24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25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C-
26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C-
2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949西方经济学
 
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参考书:
807军需科技学院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20300农林经济管理
       0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县域经济
       03农村金融与投资
       04涉农企业管理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
       ④949西方新利18首页登录
复试科目:农业经济学。跨学科加试科目:考试科目:涉农企业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就业:
1、时代对农业经济人才的需求
21世纪是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农业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入世将会使我国农业在体制上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经济的研究与应用人才,发展既适合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又可以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农业经济体制。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我国农村经济实现科学,合理规划、高效、快速发展的关键,就业空间十分广阔。
2、中国具体国情对农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作为农业大国,要想从根本上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这一系列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投身到基层中去,广大的农村经济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必将提供无数就业岗位。
   就业方向
主要到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