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山东农业大学 优惠价 原价 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微信公众号、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3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献身科学的精神,身心健康。
2.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广阔的学科视野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适应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多种工作岗位和需求。
3、具有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二、培养方向
1. 无机化学方向
主要围绕生物无机化学原理与应用,吸附材料、储能材料、光电催化材料等功能无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制备方法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2. 分析化学方向
主要围绕环境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天然产物化学和化工过程中的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3. 有机化学方向
主要围绕农药、兽药的合成,功能有机分子设计,天然有机物模拟合成以及相关合成产物的结构与性能分析,新型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在清洁催化氧化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4. 物理化学方向
主要围绕材料的生物质转化理论、光电催化理论、储能相变理论、水基化农药新剂型的稳定理论、团簇的从头计算研究、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
主要围绕高分子结构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发光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天然与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在生命科学、农林业领域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三、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3年,学习年限3至5年,5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四、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学术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含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1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19学分。
2.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
学术报告与实践教育1学分。
3.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补修课程不合格者,不进行中期考核。
4.课程设置(见附表1)。
六、毕业与学位要求
1.答辩资格审核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可申请预答辩。学院对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和科研原始资料(资料存档地点由学院和导师协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学校进行双盲评,通过盲评者准予预答辩,未通过盲评者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盲评。
2.论文预答辩
学院组织全体硕士研究生论文预答辩,学校抽取部分研究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决定是否进行正式论文答辩。预答辩不通过者,则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预答辩。
3.论文答辩
答辩工作由学位点统一组织,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专家组成,各答辩小组外单位专家至少1人。
4.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学位论文,而且必须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或EI、SCI收录期刊公开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署名必须是山东农业大学),方可申请硕士学位。未达到申请硕士学位所必需发表论文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经个人申请,导师和导师组推荐,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可申请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论文盲评和预答辩,通过者可以申请参加论文答辩。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待发表论文达到要求时,再受理学位申请。
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且发表论文符合学院要求的研究生,按照《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并报学校审核备案后执行。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培养方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
学院
学位课程 GS0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GS011002 硕士公共英语 4 72 1 外语学院
S013038 高等无机化学(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3 54 1 化学学院
S013012 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3 54 1 化学学院
S013030 高等分析化学 (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3 54 1 化学学院
S013039 材料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of materials) 3 54 1 化学学院
方向选修课程 S013036 无机合成化学(Inorganic Synthetic Chemistry)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04 分析化学前沿(Analytical Chemistry Frontier)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21 生物分析化学(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47 高等有机合成(Advanced organic syntheses)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22 应用胶体化学(Applied colloidal chemistry)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51 催化化学(catalysis chemistry)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29 功能高分子(Functional polymers) 2 36 2 化学学院
选修课程 GS01200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须二选一)
GS01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S013034 生物传感技术(biosensing technique) 1 18 1 化学学院
S013033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Analytical Technolog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 18 2 化学学院
S013026F 现代分析实验技术 (Modern Analytical Experiments technology) 2 36 1 化学学院
S013037 化学软件应用(Chemical software application) 1 18 1 化学学院
S013062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48 医药及农药合成(pesticide & medicine synthesis)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64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2 36 2 化学学院
S013065 SCI论文写作与配图设计(SCI paper writing and layout design) 1 18 2 化学学院
必修环节 BXHJ013001 学术报告与实践教育(Academic report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1 18 3 化学学院
补修课程 BX013001 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ses) 不计学分 36 2 化学学院
BX013002 波谱分析(Spectrum Analysis) 36 1 化学学院
BX013005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54 2 化学学院

材料与化工工程领域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56)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行业领域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查阅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
二、培养方向
1. 资源与新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化学品、功能材料、功能化离子液体、精细化学品、纳米材料等范畴内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开发应用,特别是与生命科学、农业科学有关的功能化学品研究以及高分子的精细化、功能化、智能化和生物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作为材料科学与高分子化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领域的交叉,主要围绕农业材料资源化和功能型新材料两个领域开展系统的研究。
2. 分离与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为农药、医用抗体、有机化合物中的高品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制备大宗化学品的关键氧化步骤,着重研究反应动力学、催化剂机理理论、系列产品的特殊合成与精细加工,进而进行工艺设计、工程开发及工业化的应用,主要围绕化工产品生产中的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和环境友好新工艺两条主线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
3. 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研究医药、农药、兽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能及制备方法,探索新型活性物质的分子设计、构效关系、合成方法、结构表征及应用新技术。以胶体化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界面、两亲分子、聚集体、分散体系的特性及其在新材料和新剂型农药加工中的应用。基于分子自组装构筑多功能复杂有序组装体,以发展高效、环保且智能的软物质材料。
三、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年,学习年限2至3年,3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
四、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1.双导师制或指导小组共同培养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或指导小组共同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共同培养由指导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导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
2.课程学习与工程设计并重
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实践尽可能加以解决。因此要特别加强研究生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综合能力的培养。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校内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在本校或企业开展。
3.“产学研”实践训练培养
专业实践采取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研究的“产学研”实践训练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熟悉本行业相关工作流程和职业技术规范,培养研究生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不少于1年。
4.学位论文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与专业实践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24学分。
③专业实践共8学分。
2.课程设置(见附表1)
六、学位授予与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课程设置范围内修满32学分,实践能力考核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资源与新材料工程、分离与反应工程、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位课程 GZ0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硕) 2 3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GZ011002 英语(专硕) 3 32 1 外语学院
QZ013001 高等分离工程(Advanced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3 48 1 化学学院
QZ013002 高等反应工程(Advanced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3 48 1 化学学院
QZ013003 高等化工热力学(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3 48 1 化学学院
QZ013004 材料化学工程(Material Chemical Engineering) 3 48 1 化学学院
GZ014001 工程伦理 2 32 1 水土学院
选修课程 QZ013006 精细化工工艺学(Technology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2 32 1 化学学院
QZ013005 高分子化学反应工程(Polymer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2 32 1 化学学院
QZ013010 化工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Chemic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1 16 1 化学学院
QZ013011 高分子加工与工艺(Polymer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23 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26F 现代分析实验技术 (Modern Analytical Experiments technology) 2 32 1 化学学院
S013016 表面活性剂化学(surfactant chemistry)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22 应用胶体化学(Applied colloidal chemistry) 2 32 1 化学学院
S013051 催化化学(catalysis chemistry) 2 32 1 化学学院
QZ013012 能源材料与器件(Energy Conversion Materials and Devices) 2 32 1 化学学院
S013062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56 农药制剂加工技术与原理(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inciple of pesticide formulation) 1 16 1 化学学院
必修环节 QZ013014 专业实践(Professional Practice) 8 2-4 化学学院
补修课程 BX013004 化学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不计学分
36 2 化学学院
BX013006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36 1 化学学院
BX013005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54 2 化学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我校发展较快的新兴学院之一,现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研究生导师30人。学院拥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农业生物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
在学科建设上,已形成农业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性能、应用胶体化学、资源与新材料、分离反应工程等几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 “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22项,到位科研经费1200万元;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12项,到位科研经费5198.5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49万元;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授权专利17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27篇,其中被SCI、EI收录272篇。本学科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近五年转化科技成果12项,直接经济效益330万元;该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仪器设备先进,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优良,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
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面广,受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5年平均就业率达100%。近3年毕业生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年均20篇,为我校科研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热烈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我院的研究生,我们将给您提供很好的学术提高和发展空间。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3人。教师中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人员占20%,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人,外聘外籍讲座教授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西部人才计划1人。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0多项、经费超3000万元。获省级自然科学奖励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20多项,成果转化6项,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0多篇,化学学科为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简介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目前,学院下设基础化学系、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系1个中心。拥有山东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共建“中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与山东京博控股集团联合共建“碳一化学实验室”,设有一个校级科研平台“功能性环保农膜创制与应用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3人。教师中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人员占20%,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人,外聘外籍讲座教授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西部人才计划1人。
学院现设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在校本科生800余名,在校研究生100余名。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原值近3000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年教学工作量25000余学时,年开设实验40.5万人时数。拥有4门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和4门校级精品课程,开设《基础化学实验》和《无机及分析Ⅱ》两门慕课。近几年来,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教材21部。
学院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围绕农业生物分析、化学生物学、生物质利用与新能源、绿色合成和农用绿色材料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0多项、经费超3000万元。获省级自然科学奖励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20多项,成果转化6项,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0多篇,化学学科为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学院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拥有 “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院风。学院先后被山东省高校工委授予“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和“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荣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近5年,学生就业率保持99%以上,连续多年被学校授予“招生就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0%以上毕业生继续深造,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Th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Adelaide等国内外知名学府。



  殷焕顺,男,1979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1512”第二层次。主要承担《化学信息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自2008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st》、《Analytical Chimica Act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alanta》、《Electrochimica Acta》、《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Food Chemsitry》、《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Electroanalysis》、《New Journal of Chemsitry》、《RSC Advance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申请专利两项。

主要科学研究领域:
新型光电催化纳米材料的合成;
  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电化学生物传感在DNA甲基化损伤和microRNA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植物激素的电化学免疫检测。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禽白血病病变组织中microRNA异常表达的电化学研究(No. 21105056),2012.1-2014.12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及对植物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调控机理研究(No. ZR2011BQ001),2011.7-2014.6
参加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树状高分子组装电化学基因探针-NASBA联用技术及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No.2077504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灵敏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的构筑及对环境激素致病机理的研究(No. 21075078)。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中硫丹的微生物强化降解机制与生态毒性去除效应(No. 41071164)。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桃果实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分子机理(No. 30901160)。
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Mo Wang, Zhenning Xu, Lijian Chen,Huanshun Yin*, and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ing Platform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alysis and Inhibitor Screening,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84 (21), 9072–9078.(SCI, IF=5.695)
2.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Zhenning Xu, Mo Wang, Shiyun Ai*, Ultra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immuno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methyl binding domain protein of MeCP2 and enzymatic signal amplificatio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49 (2013) 39–45.(SCI, IF=5.437)
3.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Haixia Zhang, Xiaomeng Meng,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21 based on graphene, LNA integrated molecular beacon, AuNPs and biotin multifunctional bio bar codes and enzymatic assay system,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2, 33(1): 247-253.(SCI, IF=5.437)
4.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Zhenning Xu, Lijian Chen, Di Zhang, Shiyun Ai*, An electrochemical assay for DNA methylation,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methyl binding domain protei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3, 41, 492-497.(SCI, IF=5.437)
5.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Xiaomeng Meng, Kun Shang, Shiyun Ai*. One-step "green"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carbon nanospheres mixture by electrolyzing graphite rob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glucose biosensing,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1, 30(1): 112-117.(SCI, IF=5.437)
6. Yunlei Zhou, Zhaoyan Zhang, Zhenning Xu,Huanshun Yin*, Shiyun Ai*. MicroRNA-21 detection based on molecular switching by amperometry,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2, 36(10), 1985-1991.(SCI, IF=2.966)
7.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Chuanxia Chen, Lusheng Zhu, Shiyun Ai*. An electrochemical signal 'off-on' sensing platform for microRNA detection,Analyst, 2012, 137(6): 1389-1395.(SCI, IF=3.969)
8. Xiaomeng Meng, Yunlei Zhou, Qianjin Liang, Xiangjin Qu, Qingqing Yang,Huanshun Yin*,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21 based on bio bar code and hemin/G-quadruplet DNAenzyme,Analyst, 138 (2013) 3409–3415.(SCI, IF=3.969)
9.Huanshun Yin, Qingming Zhang, Yunlei Zhou, Qiang Ma, Tao liu, Lusheng Zhu*,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atechol, resorcinol and hydroquinone at graphene-chitosan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thei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in water samples,Electrochimica Acta, 2011, 56(6): 2748-2753.(SCI, IF=3.777)
10.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Jing Xu, Shiyun Ai*, Lin Cui, Lusheng Zhu*. Amperometric biosensor based on tyrosinase immobilized onto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cobalt phthalocyanine-silk fibroin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bisphenol A,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0, 659(1-2): 144-150.(SCI, IF=4.387)
11.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Shiyun Ai, Quanpeng Chen, Xiangbin Zhu, Xianggang Liu, Lusheng Zhu.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BPA in real water samples using PAMAM dendrimer and CoTe quantum dot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4(1-3): 236-243.(SCI, IF=3.925)
12.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Qiang Ma, Shiyun Ai*, Quanpeng Chen, Lusheng Zhu*.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guanosine at graphene, chitosan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its determination,Talanta, 2010, 82(4): 1193-1199.(SCI, IF=3.498)

注:招收生物传感和功能材料制备方向的研究生。

通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电子邮箱:yinhs@sdau.edu.cn;Huanshun.Yin@gmail.com
  联系电话:0538-8247660(实验室)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张树芹
,女,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Ⅰ、有机化学等。在《Colloid and surface A》、《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分析化学》、《中国农业科学》、《麦类作物学报》、《山东大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应用化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有: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研究。主持校博士基金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副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Ⅰ》,参编《有机化学》等。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Shu Qin Zhang, Wan Guo Hou. “Adsorption behavior of Pb(II) on montmorillonite”. Colloid and surface A,2008,320:92-97.
  2. ZHANG, Shu-Qin, HOU, Wan-Guo. “Sorption Removal of Lead by Uncalcined and Calcined Mg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7,25:1455-1460.
  3.张树芹,侯万国.“对硝基苯酚在镁铝型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煅烧产物上的吸附”.山东大学学报,2007, 42(9),19-24.
  5. 戴肖南,侯万国,李俊娥,张树芹. “胶含量、pH值及电解质对Mg-Fe-Htlc/高岭土分散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应用化学,2005, 22(8): 475-478。
  6. 张树芹.小麦叶片光呼吸与蛋白质积累关系的研究.麦类作物学报,2000, 20 (3): 64~66.
  7. 张树芹,王宪泽,赵士杰,张万泉.NaHSO3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呼吸及籽粒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麦类作物,1999,19(1): 44-46。
  8. 王宪泽, 张树芹.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叶片NRA与氮素积累关系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1999, 19 (2) : 315-320。
  9. 王宪泽, 张树芹, 田纪春, 赵世杰,喷洒亚硫酸氢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3) :277-281。
  10. 曲祥金,周杰,尹洪宗,孙衍华,张树芹。单宁的电化学氧化及伏安测定法。分析化学,2002,30(2)192-194.


朱树华,男,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校1512第二层次。2006年7月获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果实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后基金、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等科研课题。在《中国农业科学》、《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重要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摘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科研项目:
  一氧化氮调控采后桃果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分子机理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苹果连作障碍克服技术体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桃果实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分子机理(已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采后肥城桃果实对乙烯感受的机理研究(已结题)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一氧化氮对李果实贮藏保鲜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已结题)
  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果实成熟衰老期间乙烯生物合成和果实褐变的分子机理(已结题)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经费,一氧化氮调控采后肥城桃果实对乙烯感受的机理研究(已结题)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一氧化氮对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及调控效应(已结题)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北方硬溶质桃和李果实变温和冰温储藏冷害控制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已结题)

代表性研究论文:
  1.Zhen Sun, Yuan Li, Jie Zhou, Shuhua Zhu (2011) 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ic oxide on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s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in ‘Feicheng’ peach fruit.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DOI: 10.1002/jsfa.4384)
  2.Jingying Shi, Jinxiu Li, Shuhua Zhu, Jie Zhou. (2011) Browning inhibition on fresh-cut chestnut kernel by exogenous nitric ox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DOI: 10.1111/j.1365-2621.2010.02540.x)
  3.Lili Zhang, Shuhua Zhu, Changbao Chen, Jie Zhou (2011) Metabolism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dur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pple fruit.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27: 500–506
  4.孙海兵, 毛志泉, 朱树华. (2011) 环渤海湾地区连作苹果园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变化. 生态学报31(1): 90-97
  5.姚婷婷, 朱丽琴, 杨双, 周杰, 朱树华. (2010)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43: 2767–2774
  6.Shuhua Zhu, Lina Sun, Jie Zhou. (2009)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fumigation on phenolic metabolism of postharvest Chinese winter jujube (Zizyphus jujuba Mill. cv. Dongzao) in relation to fruit quality.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 1009–1014.
  7.朱树华, 孙丽娜, 周杰. (2009) 一氧化氮对猕猴桃果实营养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果树学报26(3): 334-339.
  8.Shuhua Zhu, Lina Sun, Mengchen Liu, Jie Zhou. (2008)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in kiwifruit during storag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88: 2324–2331.
  9.Shu-hua Zhu, Jie Zhou. (2007)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ethylene production in strawberry fruit during storage. Food Chemistry 100: 1517–1522.
  10.Liu Mengchen, Song Weihong, Zhu Shuhua, Zhou Jie. (2007)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and exogenous ethylene treatments on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Feicheng peach.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6(3): 290-295.
  11.Sun Li-Na, Liu Meng-Chen, Zhu Shu-Hua, Zhou Jie, Wang Ming-Lin. (2007)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and qualities of Chinese winter jujube during storag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6(7): 849-856.
  12.朱树华, 刘孟臣, 周杰. (2006) 一氧化氮熏蒸对采后肥城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39(9): 1878-1884.
  13.Shuhua Zhu, Mengchen Liu, Jie Zhou. (2006) Inhibition by nitric oxide of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lipoxygenase activity in peach fruit during storag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42: 41–48.
  14.Shuhua Zhu, Jie Zhou. (2006)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peach fruits during storag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54(25):9447-9452.
  15.朱树华, 周杰, 束怀瑞, 王玲玲. (2005) 一氧化氮延缓草莓成熟衰老的生理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38(7): 1418-142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徐静,女,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化学系专业主任,学校1512第三层次。2006年12月获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室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从事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阻燃耐热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几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Journal of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其中9篇被SCI收录,1篇被EI收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青年基金课题各一项。
   代表性研究论文:
   1.Jing Xu, Yue-Zhong Meng, Shuan-jin Wang, Allan S Hay.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poly(arylene ether)s and poly(arylene thioether)s based on a pyridazine biphenol or a phthalazine bipheno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2007, 45(2): 262-268 >
  2.Jing Xu, Yue-Zhong Meng, Shuan-jin Wang, Allan S Hay.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ryiene ether)s containing 6-(4-hydroxyphenyl)pyridazin-3(2H)-one or 6-(4-hydroxyphenyl) pyridazine moietie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2006, 44(10): 3328-3335
  3.Xu J, Li RKY, Meng YZ, Mai YW. Biodegradable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direct melt intercalation,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6,41(2): 244-252
  4.Xu J, Li RKY, Xu Y, Li L, Meng YZ.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organo-vermiculite nanocomposites via direct melt intercalation,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5,41(4):881-888
  5.Xu J, Meng YZ, Li RKY, Xu Y, Rajulu AV.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alcohol)-vermiculite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polymer chemistry, 2003, 41(7): 749-75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李丽芳,女,196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1512第三层次。2004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院,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及“物理化学实验”等本科课程,主讲“高等物理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等研究生课程。在《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农药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副主编全国农业院校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参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和《物理化学》第三版等教材。
   主要研究方向:超细颗粒的制备及电性质研究;水基农药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机理研究;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课题1项,校博士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Mingkao Xu, Lifang Li*, Jing Xu, Dongqing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calat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J Dispersion Science Technology(accepted)
  2. 李丽芳,王莉,王建伟,王冬青,Mg-Fe-HTlc 对黄原胶流变性的影响,化学学报(修回)
  3. 李丽芳,孔祥洁,代绍凯,王莉,“电解质和pH值对毒死蜱微乳液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应用化学,2010,27(5):558-562
  4. 王莉,李丽芳*,贾猛猛,王建伟,王冬青,zeta电位法选择农药悬浮剂所需润湿分散剂,应用化学,2010,27(6):727-731
  5. 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孙绪兵,王凤芝,农药微乳液中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研究,农药,2008,47(2):100-102。
  7. 孔祥洁,李丽芳*,王莉,徐明考。《载毒死蜱液晶系形成影响因素研究》,2008,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 43 (9): 18-21
  8. 孔祥洁,李丽芳*,王莉,徐明考,n-CnH2n+1OH对毒死蜱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2008,农药,2008,47(11):807-809
  9. 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孙绪兵,李波,“毒死蜱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影响因素研究”. 农药学学报,2007,9(2):172-177.
  10. 李丽芳,侯万国,戴肖南,刘春霞. “Zn-Al类水滑石零净电荷点及等电点研究”.化学学报,2004,62(4):429-432.
  11. 李丽芳,侯万国,刘春霞,戴肖南.“Zn-Al类水滑石的合成及表征”.精细化工,2004, 21(3):161-164.
  12. 李丽芳,侯万国,焦燕妮,刘春霞.“Zn-Al类水滑石结构正电荷对内禀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2004,20(5):459-462.
  13. 李丽芳,侯万国,贾春晓,焦燕妮.“金属元素对类水滑石物质阴离子交换性能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39(2),90-9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