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内蒙古大学考研分数线、内蒙古大学报录比、内蒙古大学考研群、内蒙古大学学姐、内蒙古大学考研真题、内蒙古大学专业目录、内蒙古大学排名、内蒙古大学保研、内蒙古大学公众号、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内蒙古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内蒙古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保研
汉语言文学专业
(校内专业代码:0501011)

一、专业简介
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培养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已建成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精品课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名师建设为重点的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21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和合理的年龄结构。目前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名,自治区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资源共享课程1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以及新闻出版、传媒机构提供从事汉语言文字运用工作的优秀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秉持创新教育理念,坚持教学科研相统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二年级按类教学,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类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教育,三、四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同时注重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开展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增加讨论、合作性教学环节。
学生在4年时间内不但需要系统掌握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分析有关语言、文学和文化现象,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高的审美品味及和谐健康的人格。具体要求:
1.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解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专业前沿问题和发展前景。
3.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博雅上进的整体面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视野开阔,拥有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与自主创新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电脑和互联网操作技能。
四、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五、专业类基础课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基础写作。
六、专业核心课
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七、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学术前沿讲座、教学实习、语言调查、文学现象讨论、写作实践、民俗和民间文学调查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等。
八、修业年限
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九、毕业学分要求及结构
准予毕业总学分数为156学分,其中
(一)通识教育课52学分,占总学分的33.3%;专业教育课94学分,占总学分的60.3%,包括专业类基础课28学分、专业核心课34学分、专业方向课32学分;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占总学分的6.4%。
(二)必修课108学分,占总学分的69.2%;选修课48学分,占学分总数的30.8%。
(三)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17.9%。
十、授予学位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一、教学计划
见附件1。
十二、双学士学位修读要求
修读本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须按开课计划修满48学分课程,在达到授予第一学位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不要求写作第二学位论文。教学计划见附件2。
完成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三、其他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读1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覆盖全部5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修2学分。此外,须在“数学方法与自然认识”“工程技术与科技创新”两个模块中再选修2学分。不得选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课程。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学校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4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 [05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内蒙古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新闻学(02)传播学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
④(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
④(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
④(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
备  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包括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媒介经营管理;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报纸编辑学、网络新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汉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校内专业代码:0501031)

一、专业简介
内蒙古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于2010年,原称对外汉语专业。经过几年建设和积累,依托高学历的师资队伍及优良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本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精品课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名师建设为重点,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21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和合理的年龄结构。目前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名,自治区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资源共享课程1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语言文字、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在各职能部门、各类学校、外贸机构、文化交流与管理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国文学、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具备双语写作、表达能力。 在汉语言文字方面,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在外语方面,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4.具备较好的创新素质,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五、专业类基础课
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
六、专业核心课
中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现代汉语、第二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英语听说、英汉互译、英语写作。
七、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语言田野调查与调查报告撰写、对外汉语教学热点问题研讨、语言学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等。
八、修业年限
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九、毕业学分要求及结构
准予毕业总学分数为156学分,其中
(一) 通识教育课52学分,占总学分的33.3%;专业教育课94学分,占总学分的60.3%,包括专业类基础课32学分、专业核心课36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26学分;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占总学分的6.4%。
(二)必修课114学分,占总学分的73.1%;选修课42学分,占学分总数的26.9%。
(三)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21.8%。
十、授予学位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一、教学计划
见附件。
十二、其他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读1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覆盖全部5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修2学分。此外,须在“数学方法与自然认识”“工程技术与科技创新”两个模块中再选修2学分。不得选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课程。
新闻传播学 [05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内蒙古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
02蒙古族新闻传播史研究
03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04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05跨文化传播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8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④818新闻事业史(外国、中国和蒙古族新闻事业史
备  注: 第3、4门考试科目为蒙古语命题;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学。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汉语言文学系,是1957年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的院系之一,有着良好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2008年,在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各方面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学院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MJC)。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等5个专业,构建了传统基础学科与现代应用学科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目前,我院共有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246名,本科生850名(不含双学位学生)。
学院设有大学语文教学中心,承担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资料室拥有藏书近3万册,能够满足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系 汉语言文学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2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专业,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自1957年建系以来,汉语言文学系始终坚持“重基础、重特色”的原则,经过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逐渐在音韵学研究、汉字研究、文化语言学研究、方言研究、《红楼梦》研究、陶渊明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内蒙古文学研究、昭君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引起学界关注。学院的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广博的知识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创新精神、良好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新闻学系 新闻学专业1987年创办,新闻学系2002年成立。现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数字方向)2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新闻学系拥有设备技术先进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内设数码新闻摄影实验室、新闻编辑与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突发事件与新闻移动采编实验室、播音与主持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化实验室,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示范中心。新闻学系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为保证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实习环境。新闻学系的学术研究紧紧围绕我国及内蒙古传媒行业的发展动态,强化学科特色,服务内蒙古新闻传播事业,助力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媒体研究、内蒙古媒介发展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学界和业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师资力量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66人,其中行政管理岗4人,实验教辅岗1人,教学科研人员61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讲师3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博士学位者44人,占教学科研人员人数的72%。学院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培育人选1人;有自治区名师1人;有自治区政府参事1人;有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学院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4人。我院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人才培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已形成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双学位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是内蒙古自治区学科体系最齐全,教学科研实力领先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以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为契机,不断提升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巩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在自治区同类专业中的优势地位,不断提高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方面,学院明确了夯实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厚基础,宽口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是一次从课程改革到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全方位本科教学体系改革。它将传统专业教育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可选择的自主学习模式,本科生进校前两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课和学科专业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从第三年开始,学生进入“分类培养阶段”,可以从“专业学术类”、“实践创业类”两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和“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学院青年教师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学院一名青年教师在2014年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二等奖。
学院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积极实践,不断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以及行业内出现的新现象、新思路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教学大纲带有一定的引领性,避免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的现象发生。现汉语言文字学和文艺学获批“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高建新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李树新教授主讲的“语言学概论”、王芳教授主讲的“外国文学”和高炜教授主讲的“新闻学概论”。刘寒娥老师主讲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获批校级精品课程。推出教学模式改革课程3门,分别为:刘寒娥教授主持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许晋副教授主持的“语言与交际”、赵延花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另外,为适应网络时代教育资源共享趋势,录制推出了两门视频公开课,分别为李树新教授等主讲的“语言文学与人文精神”、张丽萍教授主讲的“民国报人”,高建新教授主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古代文学”正在录制中。双语教学方面,马强副教授讲授的“网络传播实务”获批学校资金支持,目前正在建设中。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获得主管部门认可,刘寒娥主持的“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炜主持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魏永贵主持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条件和实习实践基地方面,学院大力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现拥有自治区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内设数码新闻摄影实验室、新闻编辑与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突发事件与新闻移动采编实验室、播音与主持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化实验室,其中,数字出版实验室和新闻移动采编实验室为全国仅有的几个同类实验室之一。拥有国家级实习基地——“内蒙古电视台文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保障。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学院积极动员,精心组织,有效激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生参与学术创新蔚然成风。近年来,我院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22项,校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106项。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MJC),学科实力较为雄厚。
学院设有“中国北方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语言与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 “信息传播与内蒙古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立足民族地区的文学、文化与新闻传播事业,形成了以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学及信息传播为研究为重点的科研方向,确定了“蒙汉熟语文化比较研究”、“内蒙古语言发展状况与语言政策研究”、“汉蒙本子故事整理与研究”、“内蒙古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知名作家及经典作品研究”、“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研究”、“自治区形象塑造与传播”等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以来,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含译编)62部,科研成果获得省级政府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5项。
学科方向的凝炼和科研实力的增强为各类课题的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学院成立以来,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3项,一般课题2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9项,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31项,另有教育厅、社科联以及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
●校园文化建设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社会实践平台、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创业就业平台,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丰富多彩,富有成效,广大学生夯实基础,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全面发展。
学院主办的特色活动“IMU剧影力”话剧季活动荣膺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传统文化”十大示范项目;“金河之夜”大型诗歌朗诵会、“国学风”系列活动富有文化特色,是校园文化活动精品;院刊《草原风》立足师生原创,展现师生风采;主办内蒙古大学学生创意影视节,汇集学生原创的优秀视频作品,多途径传播,影响广泛。
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2个,自治区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3个。学生团队荣获全国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自治区一等奖,2次荣获自治区 “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本科生曾在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全国优秀奖、自治区特等奖、在全国“齐越节”大学生朗诵比赛中获全国优秀奖;多个学生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微电影大赛中获奖;多人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多人在各类大学生文化活动中荣获自治区级奖项若干;多人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形象使者。
学院已经形成了思想解放、理念先进、学风优良、学术氛围浓厚、管理规范科学、审美情趣高雅、文化生活丰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院文化,为广大师生构建了富有人文气息的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学院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党总支”、“内蒙古自治区红旗团总支”、“内蒙古大学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内蒙古大学团学先进单位”、“内蒙古大学先进工会” 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居文科学院前列。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毕业生遍及区内外教学、科研、党、政、军及企事业各条战线,其中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和高层管理者、领导者,为国家和自治区文化、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的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广博的知识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新闻传播学 [05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内蒙古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
④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
备  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包括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媒介经营管理;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报纸编辑学、网络新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汉语。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50300新闻传播学 01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8新闻与传播学理论④818新闻事业史(外国、中国和蒙古族新闻事业史 第3、4门考试科目为蒙古语命题;  
02蒙古族新闻传播史研究    
03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专业报考  
04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05跨文化传播研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校内专业代码:1303091)

一、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办于2013年,是培养从事播音主持、节目策划、采编制作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依托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现有师资和内蒙古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人才,建立了一支由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本专业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建有录音棚、新闻演播大厅、虚拟演播实验室和全媒体新闻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拥有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要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依托既有学科,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宗旨和“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原则,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和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其它业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政治、历史、经济等多学科知识。
2.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具备良好的播音主持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新闻、综艺、社教等专题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具备文学作品朗诵和影视剧演播、配音的创作能力。
3.熟悉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报道方针、政策及相关法规,具备新闻宣传报道和节目制作的能力,熟练运用基本的传播技术和设备。
4.掌握文献检索及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进行初等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5.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四、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五、专业类基础课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语言学概论、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
六、专业核心课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与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口语表达。
七、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话语音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验、 播音发声实验、语言表达实验、文艺作品演播及影视剧配音实验、广播节目主持实验、电视节目主持实验、出镜现场报道实验、广播和电视节目制作实验。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学习阶段的专业实训与实践;到广播电视媒体见习、实习与毕业实践;通过教学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比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参与广播电视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主持人大赛等各种专业比赛;课程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新闻调查和节目制作作品等。
八、修业年限
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九、毕业学分要求及结构
准予毕业总学分数为150学分,其中
(一)通识教育课52学分,占总学分的34.7%;专业教育课88学分,占总学分的58.7%,包括专业类基础课30学分、专业核心课30学分、专业方向课28学分;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占总学分的6.6%。
(二)必修课106学分,占总学分的70.7%;选修课44学分,占学分总数的29.3%。
(三)实践教学环节70.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47.0%。
十、授予学位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十一、教学计划
见附件。
十二、其他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读1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覆盖全部5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修2学分。此外,须在“数学方法与自然认识”“工程技术与科技创新”两个模块中再选修2学分。不得选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课程。
专业 拟招生人数(拟接收推免生数)
050300新闻传播学 10(5)

师资力量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66人,其中行政管理岗4人,实验教辅岗1人,教学科研人员61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讲师3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博士学位者44人,占教学科研人员人数的72%。学院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培育人选1人;有自治区名师1人;有自治区政府参事1人;有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学院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4人。我院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请按报考专业所属学院及科目代码查询)
618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乌云主编 《传播学》(蒙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6年;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何 木辛 华主编 《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818 新闻事业史(外国、中国和蒙古族新闻事业史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波烈钦达尔罕主编《蒙古族新闻传播史纲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10年; 乌云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编辑出版学专业
(校内专业代码:0503051)

一、专业简介
编辑出版学专业开办于2008年,是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拥有自治区级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全媒体新闻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7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出版理论和编辑出版实务的基本知识,接受编辑出版研究和数字出版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市场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编辑出版事业史和编辑出版思想史,对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熟练掌握编辑选题策划、出版物制作与生产、电子出版技术等业务技能,能够承担编辑出版业务流程中的具体分工或整体协调任务,拥有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
3.熟练掌握以出版物经营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知识及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以出版管理为中心的资源组织及行政管理知识;
4.具备综合性的编辑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加工以及创造性思维、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能力,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编辑出版研究能力。
四、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
五、专业类基础课
实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传播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六、专业核心课
编辑出版原理、中外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学、网络编辑与出版、出版选题策划、期刊设计与出版、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出版技术、出版物市场营销与管理、出版法规与数字版权、中外出版产业。
七、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学术前沿讲座、专业实践、出版社实习、社会调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写作等。
八、修业年限
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九、毕业学分要求及结构
准予毕业总学分数为149学分,其中
(一)通识教育课52学分,占总学分的34.9%;专业教育课87学分,占总学分的58.4%,包括专业类基础课27学分、专业核心课36学分、专业方向课24学分;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占总学分的6.7%。
(二)必修课109学分,占总学分的73.2%;选修课40学分,占学分总数的26.8%。
(三)实践教学环节42.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28.5%。
十、授予学位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一、教学计划
见附件。
十二、其他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读1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覆盖全部5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修2学分。此外,须在“数学方法与自然认识”“工程技术与科技创新”两个模块中再选修2学分。不得选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课程。
序号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自命题科目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71 04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不公布考试大纲
①丁柏铨、张征、罗以澄,《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②新闻编辑编写组,《新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③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新闻学专业
(校内专业代码:0503011)

一、专业简介
新闻学专业开办于1987年,是经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全区第一个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权点。本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拥有自治区级精品课2门,校级视频公开课1门。拥有自治区级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全媒体新闻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7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
2. 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
3. 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坚守职业伦理道德;
4. 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
5.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四、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
五、专业类基础课
古代汉语、实用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传播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六、专业核心课
新闻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网络传播与全媒体技术、新闻评论写作、音视频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伦理与法规。
七、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学术前沿讲座、专业实践、媒体实习、社会调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写作等。
八、修业年限
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九、毕业学分要求及结构
准予毕业总学分数为150学分,其中,
(一)通识教育课52学分,占总学分的34.6%;专业教育课88学分,占总学分的58.7%,包括专业类基础课27学分、专业核心课35学分、专业方向课26学分;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占总学分的6.7%。
(二)必修课108学分,占总学分的72.0%;选修课42学分,占学分总数的28.0%。
(三)实践教学环节49.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33.0%。
十、授予学位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一、教学计划
见附件1。
十二、双学士学位修读要求
修读本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须按开课计划修满48学分课程,在达到授予第一学位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不要求写作第二学位论文。教学计划见附件2。
完成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十三、其他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读1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覆盖全部5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修2学分。此外,须在“数学方法与自然认识”“工程技术与科技创新”两个模块中再选修2学分。不得选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课程。

新闻传播学 [05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内蒙古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蒙古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02)蒙古族新闻传播史研究(03)媒介经营管理研究(04)新闻传播业务研究(05)跨文化传播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8)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④(818)新闻事业史(外国、中国和蒙古族新闻事业史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8)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④(818)新闻事业史(外国、中国和蒙古族新闻事业史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8)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④(818)新闻事业史(外国、中国和蒙古族新闻事业史
备  注: 第3、4门考试科目为蒙古语命题;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学。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汉语言文学系1957年建校之初即已成立,是内蒙古大学首批设置的七个院系之一。1987年汉语言文学系设立新闻专业,2002年发展为新闻学系。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全国新闻与传播(MJC)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北方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语言与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文学研究中心”、 “新闻传播与内蒙古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
  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对外汉语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设有大学语文教学中心和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教学中心。
  全院现有在岗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讲师28人,助教2人。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总量 21%;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占教师总量 38.5%,在读博士12人,硕士19人。硕士及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全体教师 75%。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立足民族地区的文学事业与新闻传播事业,积极开拓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汉语言文学系在音韵学研究、汉字研究、文化语言学研究、方言研究、高尔基研究、陶渊明研究、《红楼梦》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文学理论研究、内蒙古文学研究、昭君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学界认可。新闻学系的学术研究紧紧围绕我国及内蒙古传媒行业的发展动态,在新媒体研究、内蒙古媒介发展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学界和业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资料室藏书近3万册,能够满足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学院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的多层次办学体系,截止到201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953人,专科生367人,双学位237人,成人2133人。目前在校本科生517人,研究生182人。多年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立足培养文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所需要的人才,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文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各届毕业生遍及区内外教学、科研、党、政、军及企事业各条战线,其中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和高层管理者、领导者,为国家和自治区文化、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以来,学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5篇,出版学术专著(含译编)45部,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4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8项,内蒙古教育厅项目15项,总计资助经费约122万元。
  全院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努力创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新闻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0     门类/类别:文学     学科/类别:新闻传播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新闻传播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传播学、编辑出版、数字出版、广告、新闻学五个研究方向。其中传播学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四个传播学学位点之一,中国传播学会五个发起理事单位之一。
本学科现有国家新闻出版领军人才1人,北京“海聚”人才1人,北京市创新团队2个,拔尖创新人才2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在业界和学界都享有良好声誉;下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跨媒体出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期刊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作为国内惟一一个以出版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学科,本学科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面向首都,服务出版业,突出应用研究,体现出交叉性、行业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形成了在出版传播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印刷业发展研究报告》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完成了“中国期刊产业化集团化研究”、“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与态势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政府部门采用,形成一定学术影响,近5年来科研经费达到1267.7万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

专业点分布

清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0503 新闻传播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 A
5 10003 清华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专业分析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 A-
7 10486 武汉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A-
8 10559 暨南大学 A-
9 10001 北京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夏令营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夏令营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C-

校排名

90%的同学还查看了以下内容: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经验分享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优势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云南 大学传播学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科目:
1、关于考试内容
两门专业课+英语+政治
专业课要看你考什么学校,各个学校的专业课是不同的,看的书也有很大差异
有的学校是从比较纯正的新闻学演变出来的,传播学也是比较纯正的西方传播学,有的学校是从中文系演变来的,要考文学综合常识
2、关于新闻传播学领域
分三个学科体系
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
各个学校不一定都具备,有的有其中的一个两个,也有三个都有的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
 2015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以中山大学为例
【基础类】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新闻传播学经典教材之一,入选理由不需多多。更重要的是,你不觉得这本书的目录跟上面的新闻学考试范围很相似吗?啧啧……“泄露天机”了。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又是一本新传经典教材。可是,不知道是我太笨还是传播学太深奥,复习初期哥是跪对这本书啊,概念各种不理解。于是我又找了其他传播学的教材(见下)。
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这本书是对郭庆光那本的一个补充吧。换一个角度,换种表述,继续跪对各种传播理论。
4.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这是复习到传播效果时候使用的一本书。其实这算是一本编著的书,就是概括了各个阶段的效果研究的背景、主要观点、评价和目前的应用或者要应对的新情况。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是因为它有很多详细的经典案例,还将传播理论结合当时一些热点进行分析。这也是我复习传播学的一个原则,一定要结合案例分析。
不过要说明下,本书包括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业务和公关几大部分。首先,你选择自己需要的章节阅读即可。其次,虽然有知识归纳,但无法针对每个学校、每个科目的要求进行侧重点归纳。比如我考新闻学,但在复习传播理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深奥的题目,我认为作为新闻传播学基础的传播学,没必要掌握那个层面的理论。因此这里存在一个取舍问题。具体要怎么办,你们自己好好感受下,最后,吐槽下书中的“历年真题”,中大的题目少之又少啊,特别是新闻业务方面的。是不是看不起咱们“广东文理应用学院民工分院”啊?
这里多说一点,新闻业务这一块,我认为包括名词解释都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干货类】
1. [美] 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 刘海龙、连晓东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 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1
所谓十大基本原则,就是新闻工作及其社会角色的核心要素。这本书有助于了解新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我觉得,只要对媒体感兴趣的,不管考不考研,都应该看一看。
2.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11。
3.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8。
4.张志安,《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1。
这是张志安老师编著的三本书,不是说他是传设学院的老师、副院长,就怎么怎么样。一来,“深度报道的采访突破及报道策略”是新闻实务的重要考点,这几本书对你理解这个考点有很大帮助。另外这三本书确实有料,比如第一本书的几个核心问题记者的角色是什么?记录者还是影响者?何谓职业记者等,通过张志安老师与多位当时的一线记者的对话,你可以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这是复习新闻实务的意义所在。
5.杨兴锋,《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11。
本书分事件、人物、财经、市政,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挑选三到五篇稿件,涵盖稿件的选题分析,报道过程以及集团高层的点评,让你了解新闻资讯的策划、采集、编辑加工和制作的全过程。干货必备!
6. [美] 威廉·E.布隆代尔/徐扬,《<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将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1。
这是采写基础之类课程的老师必推荐书目吧?这本书告诉你,怎么讲好一个华尔街体故事。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随着传媒业迅猛发展,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新闻传播专业也越来越受到考研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吸引着一部分同学跨专业报考。但一般而言,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多数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是大中型媒体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但是否上述企业就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唯一选择呢,为让报考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同学了解以后就业前景,下面对新闻传播硕士就业方向做简单分析。
1.传统媒体
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
如今我国各类报纸已有几千家,但真正说得上有实力的报业集团却不过五十家,其中以人民日报、南方报业等为代表。近年来,受到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压力,报纸媒体不得不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因而对应聘者也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的能力。虽然传统报纸要求不低,但鉴于部分报纸为事业单位的身份,依然能够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事业单位化的媒体虽然其待遇与地位有保证,但对于有新闻理想与事业追求的考研学生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尚需结合自身情况酌情考虑。
出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首选,而且据数据统计,我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广播电视业多采取市场化运作,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虽然各电视台招聘人数众多,但一般待遇较低,有较长的项目实习期,因此实践竞争压力比较大。适合真正对广播电视业有热情,并且在制播技术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如果对广播电视业一贯有热情,建议在报考院校时有所选择,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广播电视界的地位不容置疑,其广泛的业界人才网络以及固有的学科设置为个人投身广电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除上述两个热门传统媒体外,期刊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期刊媒体强调个性,市场定位“窄众化”,针对性强,一般要求记者、编辑兼具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力。
结合以上三个行业分析,它们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无不涉及多个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学科,可选修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市场营销、产业研究等);同时尽可能进入强势媒体实习,有质量的实习经历不仅会使你得到应聘部门的赏识,也会打开你的视野,使你认清自己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扬长补短。
2.新媒体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为例,它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有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并能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
3.行业编辑
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
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