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兰州大学国际关系030207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兰州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国际关系理论 02大国关系研究 03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 04中亚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 05国际关系史 06国际关系前沿问题研究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638政治学原理 4843国际政治学 |
|
备 注: | 复试笔试科目:国际政治综合 |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联系方式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联系方式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6楼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邮编:730000
电话:0931-8911802
传真:0931-8911802
E-mail:zgy@lzu.edu.cn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介绍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科的介绍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科的介绍国际政治学科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政治领域,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涉及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别性问题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科,为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校国际政治学科,以研究中亚地区国际问题为重点,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特点,并具备了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本学科的发展为培养从事国际事务的外事人员,为各级各类干部对世界的了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师35人,专任教学科研人员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师资博士后2人。多位教师有在驻外使(领)馆和孔子学院工作的经历。多名教师有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方工作组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任职的经历;另有教师在Journal of World Economic Research、《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南亚研究》、《俄罗斯研究》和《国际展望》等核心期刊担任刊匿名审稿专家或编委。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关系学科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政治领域,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涉及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别性问题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科,为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校国际政治学科,以研究中亚地区国际问题为重点,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特点,并具备了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本学科的发展为培养从事国际事务的外事人员,为各级各类干部对世界的了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要求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了解和熟悉中外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有宽广的国际政治专业知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当代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比较熟悉,能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一般世界问题、地区问题、国别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具有本专业范围内的行政决策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胜任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外事和涉外机构的工作。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二至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四、研究方向
1.大国关系研究
2.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
3.中亚国家社会转型研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 ;
公共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5门,按照外语分级教学及国家政治课新方案执行;
学科通开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2门,不低于6学分;
专业基础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1门,不低于3学分 ;
必修环节:均为必修,计入总学分
补修课程:根据研究生学科背景由导师指定是否补修,不计入总学分
六、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
1.论文写作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实问题;选题应以国际关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并有新颖见解;字数3—5万;论文答辩前,邀请3位专家(其中1位为外单位专家)论文评阅,评阅通过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关于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按照《兰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执行。
2.论文指导思路
对硕士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其他人员的作用。
3.论文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完成学习计划所规定的课程的同时,根据导师的指导,按照确定的专业方向,酝酿学位论文选题并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选题阶段:在第三学期确定论文选题,形成写作大纲,写出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阶段:第四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研及论文写作;
答辩阶段:第五学期完成撰写工作,在第六学期前两个月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阅和答辩。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介绍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介绍国际关系学科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政治领域,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涉及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别性问题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科,为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校国际政治学科,以研究中亚地区国际问题为重点,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特点,并具备了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本学科的发展为培养从事国际事务的外事人员,为各级各类干部对世界的了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国际关系学科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政治领域,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涉及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别性问题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科,为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校国际政治学科,以研究中亚地区国际问题为重点,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特点,并具备了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本学科的发展为培养从事国际事务的外事人员,为各级各类干部对世界的了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要求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了解和熟悉中外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有宽广的国际政治专业知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当代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比较熟悉,能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一般世界问题、地区问题、国别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具有本专业范围内的行政决策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胜任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外事和涉外机构的工作。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二至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四、研究方向
1.大国关系研究
2.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
3.中亚国家社会转型研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 ;
公共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5门,按照外语分级教学及国家政治课新方案执行;
学科通开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2门,不低于6学分;
专业基础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1门,不低于3学分 ;
必修环节:均为必修,计入总学分
补修课程:根据研究生学科背景由导师指定是否补修,不计入总学分
六、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
1.论文写作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实问题;选题应以国际关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并有新颖见解;字数3—5万;论文答辩前,邀请2位专家(其中1位为外单位专家)论文评阅,评阅通过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关于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按照《兰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执行。
2.论文指导思路
对硕士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其他人员的作用。
3.论文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完成学习计划所规定的课程的同时,根据导师的指导,按照确定的专业方向,酝酿学位论文选题并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选题阶段:在第三学期确定论文选题,形成写作大纲,写出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阶段:第四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研及论文写作;
答辩阶段:第五学期完成撰写工作,在第六学期前两个月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阅和答辩。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介绍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科的介绍国际关系学科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政治领域,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涉及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别性问题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科,为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校国际政治学科,以研究中亚地区国际问题为重点,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特点,并具备了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本学科的发展为培养从事国际事务的外事人员,为各级各类干部对世界的了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政治学科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政治领域,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涉及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别性问题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科,为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教育和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校国际政治学科,以研究中亚地区国际问题为重点,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特点,并具备了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本学科的发展为培养从事国际事务的外事人员,为各级各类干部对世界的了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要求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了解和熟悉中外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有宽广的国际政治专业知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当代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比较熟悉,能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一般世界问题、地区问题、国别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具有本专业范围内的行政决策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胜任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外事和涉外机构的工作。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二至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四、研究方向
1.国际政治理论
2.中亚政治与经济
3.地缘政治与国别研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 ;
公共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5门,按照外语分级教学及国家政治课新方案执行;
学科通开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2门,不低于6学分;
专业基础课:学位课,研究生选课不少于1门,不低于3学分 ;
必修环节:均为必修,计入总学分;
补修课程:根据研究生学科背景由导师指定是否补修,不计入总学分。
六、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
1.论文写作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政治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问题;选题应以国际政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并有新颖见解;字数3—5万;论文答辩前,邀请3位专家(其中1位为外单位专家)论文评阅,评阅通过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关于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按照《兰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执行。
2.论文指导思路
对硕士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其他人员的作用。
3.论文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完成学习计划所规定的课程的同时,根据导师的指导,按照确定的专业方向,酝酿学位论文选题并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选题阶段:在第三学期确定论文选题,形成写作大纲,写出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阶段:第四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研及论文写作;
答辩阶段:第五学期完成撰写工作,在第六学期前两个月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阅和答辩。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对外关系的介绍
本学科的研究将集中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对外关系。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就已包含了丰富的国际关系思想,以后并得到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国际关系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对外关系研究,就是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从全球、地区、国家等不同层次和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从各种学科视角出发,对我国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进行观察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学术支撑。为此,本学科点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将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重点放在中亚、上海合作组织、西部稳定与地区安全方面,其中,反分裂主义是一项重要内容。分裂主义不仅对地区安全、国家关系、我国的对外形象等造成严重损害,而且还会引发外交冲突。随着分裂势力的国际化,反分裂斗争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内政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对外关系两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思想,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基础,它们共同为中国的对外政策服务。
国际关系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4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5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6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7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8 | 10053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9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B+ |
10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11 | 1027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B+ |
1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1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16 | 100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17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10276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1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2 | 10559 | 暨南大学 | B |
23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24 | 1003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B- |
25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26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7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8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9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30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1 | 10638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32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3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34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35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36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37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38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学 | C+ |
39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40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41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4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43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4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5 | 1184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C |
4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47 | 10447 | 聊城大学 | C- |
4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C- |
49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50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C- |
51 | 10719 | 延安大学 | C- |
52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5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4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5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6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7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8 | 10053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9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B+ |
10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11 | 1027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B+ |
1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1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16 | 100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17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10276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1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2 | 10559 | 暨南大学 | B |
23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24 | 1003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B- |
25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26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7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8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9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30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1 | 10638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32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3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34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35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36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37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38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学 | C+ |
39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40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41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4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43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4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5 | 1184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C |
4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47 | 10447 | 聊城大学 | C- |
4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C- |
49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50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C- |
51 | 10719 | 延安大学 | C- |
52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5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国际关系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3 | 复旦大学 | A | 5 | 外交学院 | A |
2 | 北京大学 | A | 4 | 暨南大学 | A | 6 | 云南大学 | A |
B+等(10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
||||||||
B等(9个):辽宁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
||||||||
C等(7个):名单略 |
|
|
|
|
1 | 北京大学 | 5★ | 58 |
2 | 复旦大学 | 5★ | 58 |
3 | 外交学院 | 5★ | 58 |
4 | 暨南大学 | 4★ | 58 |
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4★ | 58 |
6 | 清华大学 | 4★ | 58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4★ | 58 |
8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58 |
9 | 南京大学 | 4★ | 58 |
10 | 厦门大学 | 4★ | 58 |
11 | 华中师范大学 | 4★ | 58 |
12 | 云南大学 | 3★ | 58 |
13 | 南开大学 | 3★ | 58 |
14 | 武汉大学 | 3★ | 58 |
15 | 四川大学 | 3★ | 58 |
16 | 吉林大学 | 3★ | 58 |
17 | 中山大学 | 3★ | 58 |
18 | 国际关系学院 | 3★ | 58 |
1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3★ | 58 |
2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3★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