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苏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报录比、江苏师范大学考研群、江苏师范大学学姐、江苏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江苏师范大学排名、江苏师范大学保研、江苏师范大学公众号、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江苏师范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江苏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江苏师范大学化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化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江苏师范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江苏师范大学化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生化系、理化系、化学系和化学化工学院,2016年11月更名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80人;教授18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72人;72人具有博士学位。国家QR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1人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5人入选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被授予省“六大人才高峰”建设人才;1团队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9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2人被授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学院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五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化学教学与课程论))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化学))。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2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0人。
学院在有机合成方法学、杂环化学、生命分析化学、功能材料化学和能源化学等领域开展了较有特色的工作。化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自然指数(化学)2018年位居世界排名374,内地高校54。学科带头人屠树江教授2014-2018连续五年进入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排行榜”。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推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近五年研究生人均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篇。
学院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省部级项目29项;发表SCI论文568篇,其中二区以上325篇,包括Proc. Nat. Acad. Sci. USAJ.Am.Chem.Soc., Angew.Chem.Int.Ed.和Nature Commun. 等国际化学类顶尖期刊;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化学专业为江苏省高校首批品牌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18年《化工原理》荣获国家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获“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近五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48篇,其中SCI二区及以上论文23篇。在各类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9项;荣获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衡荣获全国百佳研究生标兵党员。荣获5次“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9篇。考研录取率保持在40%左右,稳居学校前列。
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近5年来派出国外访学教师20余人,先后在SciencePNAS上发表合作研究成果。我院与美国南方查尔斯顿(Charleston Southern University)化学化工学院实现学分互认,双方已经互派多名本科生进行交流和学习。学院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Dan Shechtman, Robert Huber,国际知名学者Peter Stang, Amos B. Smith III, Albert Padwa,中科院及工程院院士佟振合、陈洪渊、涂永强、丁奎岭、唐勇、席振峰、谢毅、张玉奎和陈芬儿等来院开展学术交流。多人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主题演讲或邀请报告。主办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rganic Synthesis and Drug Discover,第十四届江淮有机化学论坛、第一和第二届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2016淮海绿色功能材料论坛暨第三届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2016精准医学、精准药学中的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等学术会议。
学院注重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平台,现有江苏省功能材料绿色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绿色化学实践教育中心、中地共建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室、中地共建绿色化学与技术实验室、徐州市绿色化工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清洁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徐州市药物活性筛选与研发工程中心、江苏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
(数据更新至2019年9月)
 
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具备与自动化系统有关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试验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专业教师30余名,企业兼职教师4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2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2%。
培养规划:具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理论知识体系,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自然科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在自动控制技术、系统运行与分析、系统设计与集成、安全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等方面获得基本训练,具有全面的系统观念和分析、解决自动化工程技术与控制问题的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较强的开拓意识和设计开发、工程应用、技术创新等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毕业去向:本专业依据学校“352”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不同的培养规格,主要分“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三大类,即百分之三十学生考研深造、百分之五十学生到行业内知名企业就业、百分之二十出国深造。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功能杂环化合物的合成(02)电化学(03)金属有机化学(04)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05)生命分析化学
招生人数: 4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1)无机化学
④(851)有机化学
备  注: 初试科目651无机化学、652材料化学、839物理化学或849基础化学,考生需自备无字典存储、编程和查询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生化系、理化系、化学系和化学化工学院,2016年11月更名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80人;教授18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72人;72人具有博士学位。国家QR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1人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5人入选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被授予省“六大人才高峰”建设人才;1团队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9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2人被授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化学学位点负责人屠树江
二级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学科方向:
杂环化学:主要针对化学键难以选择性重组问题,开展杂环化合物的高效、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利用多组分反应策略,特定的催化手段,实现化学键的高效重组,建立杂环骨架的定向构筑及药物候选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
生命分析化学:主要建立了单分子和单个纳米颗粒的光谱成像方法,并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和超分辨定位。单分子检测技术是“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口健康关键技术。
无机材料化学:主要开展发光材料、纳米材料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一些金属发光材料、纳米材料,建立了构建高性能无机材料的新方法。
电化学:主要基于电化学技术和现场观测手段相结合,开展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以及界面电化学动态过程的研究,开发高性能电池以及研究电化学动力学过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掌握宽厚的信号与控制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开拓能力,能在信息科学技术和轨道交通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工程设计、项目施工、设备维护与工程管理等工作的理工复合型优秀人才,也可在本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继续出国深造。
师资条件:拥有专业教师20余名,外聘教授数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8%.
培养规划:具备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及经济学知识及相关的计算能力, 具备宽厚的信号和控制知识,了解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各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的基础理论,对铁路信号系统具有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的基本能力、掌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技术相关设备的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程度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毕业去向:我院与上海铁路局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向其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结合学校“352”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百分之三十学生国内考研深造、百分之五十学生到铁路局、地铁公司等单位就业、百分之二十学生出国深造。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49)基础化学
备  注: 初试科目651无机化学、652材料化学、839物理化学或849基础化学,考生需自备无字典存储、编程和查询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材料化学》李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 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电话:0516-83403166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应用化学硕士点于2006年正式招生。本硕士点设有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应用分析化学和应用无机化学四个方向。在金属腐蚀机理及防护技术、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无机功能材料合成、工业及环境监测分析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教好的成绩。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本硕士点注重化学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着力培养学生在药物开发及检测分析、金属防腐、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及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上、下册,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4版 上、下册,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料科学与工程学位点负责人屠树江
二级学科:材料物理学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学科方向:
新能源材料:主要研究开发清洁、高效的、廉价的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及锂离子电极材料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催化材料:重点侧于光催化材料,多孔催化材料,以及非均相催化材料的构筑,对于光催化材料主要选择具有光电响应的半导体金属化合物做为研究对象,多孔催化材料主要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有机共价材料等多孔材料为研究对象,均相催化材料主要研究催化重整、催化加氢、脱氢、氨的合成。
生物工程材料: 本学科方向的重点在于生物工程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重大疾病临床诊断和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的交叉和融合,构建了具有独特性质和功能的生物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其实用价值。
材料失效分析与预防:主要致力于将全息术、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等现场观测手段和电化学相结合研究材料的失效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材料防护技术。
为促进各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大学生对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将于2020年暑期举办大学生夏令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2020年6月12日-20日
二、报名地点: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号楼)208室,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516-83500063。
三、夏令营时间:2020年7月4日-8月初
四、活动内容
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各专业介绍讲座;
2.重点实验室参观;
3.导师见面交流;
4.学生交流互动;
5.接收推免研究生提前面试等。
五、申请条件
1.申请者应是2021届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学校是“985工程”院校或“211工程”院校的学生优先。
2.申请者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良,且通过国家英语四级。
六、申请材料
1.《2020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见附件);
2.学生证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本科成绩单;
4.英语四、六级证书;
5.在校期间,如获得过奖励、发表过学术论文或有其它学术成果等,请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夏令营申请表.docx


调剂要求:

  1、考研分数单科和总分均超过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有无高数成绩均可)。

  2、接收调剂的专业: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151-5281-4011

  E-mail:gai@jsnu.edu.cn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实验技能,掌握宽厚的电气工程相关知识基础;具备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试验、研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的拔尖型人才、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专业教师3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2名,外聘企业高工、教授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61%
培养规划: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自然科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与分析、安全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等方面获得基本训练,具有全面的系统观念和分析、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较强的开拓意识和设计开发、工程应用、技术创新等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去向:本专业依据学校“352”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不同的培养规格,主要分“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三大类,即百分之三十学生考研深造、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到电力系统、大型国有企业、高精尖专业性单位就业、百分之二十出国深造。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下载18新利体育客户端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