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
广西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广西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广西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广西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广西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广西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广西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大学考研群]
[广西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广西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广西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广西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西大学材料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微信公众号、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也会为大家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广西大学 材料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采矿与安全工程研究所 | ||||||||||||||||||||||||||||||||||||||
所长:陈庆发 | ||||||||||||||||||||||||||||||||||||||
|
||||||||||||||||||||||||||||||||||||||
矿物加工与矿物材料研究所 | ||||||||||||||||||||||||||
所长:陈建华 | ||||||||||||||||||||||||||
|
||||||||||||||||||||||||||
材料科学研究所 | ||||||||||||||||
所长:湛永钟 | ||||||||||||||||
|
||||||||||||||||
材料加工研究所 | ||||||||||||||||||||||||||||||||||||
所长:汤宏群 | ||||||||||||||||||||||||||||||||||||
|
||||||||||||||||||||||||||||||||||||
环境科学研究所 | ||||||||||||||||||
所长:张超兰 | ||||||||||||||||||
|
||||||||||||||||||
环境工程研究所 | ||||||||||||||||||||||||
所长:魏 群 |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
所长:冯庆革 | ||||||||||||||||||||||||
|
||||||||||||||||||||||||
稀贵金属分离及新材料研究所 | ||||||||||||||||||||||||||
所长:韦悦周 | ||||||||||||||||||||||||||
|
木材工业研究所 | ||||||||||||||||||||||||||||
所长:孙建平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采矿工程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介绍
采矿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实验室与基地办公室简介
资源环境与材料实验室与基地办公室成立于2017年7月,下设1个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3个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和1个校级),服务科研与教学。实验室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3500台(套),总价值约1.3亿,是学院实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验室共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1人,兼职实验教师100余人,大部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一)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拥有先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60台(≧40万元),总价值约7200万元,仪器设备完好率优于95%,主要面向材料、环境、矿业、化学化工等众多学科,能够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性能测定、材料质量综合评定、环境监测、环境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定量分析等工作。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坚持开放和发展的原则,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网络化的管理,仪器利用率均在90%以上。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高分辨场发射电镜、振动磁强针、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热力模拟试验机、X射线光电子谱和二次中性粒子质谱联合系统、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微生物鉴定仪、加速量热仪等。
(二) 实验教学中心
1. 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广西高校中唯一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科以上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实验中心。2009年11月被正式确认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实验教学仪器设备1000多台套,总价值2000多万元。实验中心设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实验室,开设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共计22个实验项目,年实验学生人数500余人,同时服务于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岩土工程四个学科硕士点和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实验教学中心有30余名专、兼职实验指导和管理人员,其中博士学历达到75%,正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高级职称以上比例达到70%,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为100%,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能力。
2.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9年,经过建设和发展,中心已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000多套,总价值约1500万元。实验教学中心设有环境微生物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固废处理实验室,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实验条件与分析仪器。专业范围涵盖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材料等学科与研究领域。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2门课程实验共计44个实验项目,年实验学生人数300余人。实验教学中心有31名专、兼职实验指导和管理人员,其中博士学历达到74.2%,正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2%,高级职称以上比例达到65%,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为100%,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能力。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2015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其中包括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和生物质材料与智能制造5个方向,开设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与测试”、“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实验”、“塑料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木材加工热工学实验”和“木材加工机械实验”等44余门课程实验及实习、实训的教学任务,年实验学生人数500余人。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学仪器设备1500多台套,教学设备总值逾3000多万元。建有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平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平台、无机非金属与矿物材料实验平台、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平台和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平台等。中心有45名专、兼职实验指导和管理人员,其中博士学历达到60%,正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高级职称以上比例达到50%,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为98%,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实验室与基地办公室定位与规划
学校将实验教学定位为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理论课的隶属和补充。实验教学有着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特殊规律而自成体系,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又互相促进,是促进学生的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探索和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实施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管实验教学中心的副院长和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一起结合理论教学统筹安排。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实验室与基地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学习已有技术手段、培养科学思维、并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心依托学院重点实验室雄厚的科研实力,通过科研教师把科研要素融入本科实验教学之中,拉近本科教学与一线科研和技术发展之间距离。学生通过在科学前沿阵地上的研究实践过程,了解所学专业领域前沿课题的有关知识,掌握前沿发展动态,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做到早出成果、早出人才。
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明确指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基地,是体现教学科研水平层次和学校办学实力的显著标志,是学校发展和提高的重要保障条件。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按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性人才。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是为满足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提供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训练基地和条件保障。实验技术队伍是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规划管理和实验室建设的生力军和关键性因素。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强调学科交融和能力培养,满足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实验室与基地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邮政编码:530004
联系电话:实验室与基地办公室:0771-3273440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传真:0771-3273440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联系方式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联系方式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版权所有:Copyright@2017
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
邮编:530004 Email:zyhjyclxy@gxu.edu.cn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介绍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全日)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紧紧围绕“五有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强调工程应用及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为特点、强调学生自我持续发展为抓手,培养适应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和科研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基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丰富的社会人文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材料结构、性能、工艺过程关系及检测手段、热工过程及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有特长、一专多能的高层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门人才,可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生产和应用过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材料检测、产品和技术开发、终结材料的再利用等领域的工作。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A.知识架构
A1 经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具备达到广西大学本科生培养要求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素质,并对广西区情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发展及其对社会的作用有深入了解。
A2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人才所必需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知识及能力,掌握材料领域的基本工作方式和基本思维模式。
A3 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毕业生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研究、工程应用、性能检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
(1) 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尤其是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用途关系的基本原理;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方法、材料合成方法、检测手段以及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领域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 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的工艺原理;具备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相关的原料选用、设备选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基本技能;
A4 掌握本专业工程师必备的相关生产企业有关的管理知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制图、测试与数据处理和专业文献查阅的基本技能;具备机电设备使用与维护、过程控制方法、工程优化设计、材料生产与应用的工艺问题解决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研究改进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新制品、新工艺的初步能力;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更新和创新的初步能力。
A5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现今阶段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尖端科技,提高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潜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
B.能力要求
B1 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具备通过文献检索、社会实践、工程实践、各次实习、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等各种渠道,培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B2 通过设置的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毕业设计(论文)、创新项目研究、企业实践等活动,毕业生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和能力,并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B3 通过相关的课程教育和训练,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B4 获取信息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询所需信息,规划职业发展,拓展知识宽度;学会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决策。
B5 撰写项目文件的能力,展示和说服能力;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使学生掌握撰写分析报告、项目文件等专业文件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及掌控全局的能力。
B6 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正确处理团队间人际关系,合理安排团队分工,合理安排团队工作时间,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合理分配团队资源等。
B7 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针对所处环境进行合理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变,使自己适应环境,发挥自己的长处,承担自己的责任。
C.素质要求
C1 经过在校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正确的立场和行为准则、鉴别是非的基本能力、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具备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2 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生产、科研、工程应用中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对行业国家标准的掌握和严格应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C3 具有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C4 掌握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本专业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范畴,主要涉及到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等传统材料领域,同时也涉及到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纳米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新型材料领域。
在几十年的发展与建设中,本专业形成了以水泥和混凝土生产与应用为特色的办学方向,同时兼顾到新型墙体材料、陶瓷、功能陶瓷、生物材料等专门化方向,课程内容涉及材料制备、原材料分析和加工、生产工艺控制、材料结构和性能测试、产品合理应用等专业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旨在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工艺设计、研发、及性能检测等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后,能在建材、建筑工程、质检、环境、能源、电子、水利、交通、化工、医疗、冶金、矿产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材料性能与质量检测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或成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优秀生源。不少毕业生在广西乃至西南诸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尤其是建筑材料的生产、管理、科研等领域起到了栋梁作用,为相关地区的建筑材料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特色课程
(1)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该课程属于讨论性课程,面向本科生四年级,其内容跳出了已有的专业教科书范围,以向学生讲授和学生自主研讨两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各个方向发展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掌握新材料研发的过程和规律,其目的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为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与性能测试综合实验。该课程属于研究性课程,面向本科生四年级,其特色在于课程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知识内容、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为一体,融会贯通大学各门课程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选择一种传统材料作为载体,从组成设计、原料特性分析、材料合成途径、材料性能评价,完成一种材料合成与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其目的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为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3)材料科学导论。该课程为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面向本科生三年级,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现将学习领域从传统的材料基础拓展到工程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凸显了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特色。
(4)建筑工程概论。本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这些材料、尤其是建筑材料是如何应用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面向三年级学生开设《建筑工程概论》这门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以建筑工程为载体或平台,让本专业的学生了解建筑材料是如何在工程中应用的,实际工程对材料的要求反馈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和科研领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33 | 8 | 23.5 | 35.5 | 9 | 22.5 | 38.5 | 0 | 170 |
4.其他选课说明:
(1)学生毕业前需通过体育测试、普通话测试。(详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普通话要求普通高校学生为三级甲等以上。
(2)通识选修课体系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课程设置说明 |
创新创业基础知识 | 校选人文 | 2 | 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 |
领军人才素质教育 | 校选人文/自然 | 1-2 | 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开设的新生研讨课、高峰体验课、学科前沿课、科技创新类课程 |
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 | 校选人文 | 1-2 | 旨在拓宽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中国、东盟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类课程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校选自然 | 1-2 | 为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海洋、科技、经贸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的课程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 | 校选人文/自然 | 1-2 | 促进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适应现代化发展所需相关知识的课程 |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33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形势与政策 | 2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
大学英语(一) | 2 | ||
大学英语(二) | 2 |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 | 8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高等数学I(上) | 5 | |
高等数学I(下) | 5 | ||
线性代数 | 2.5 |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
大学物理I(上) | 4 | ||
大学物理I(下) | 2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普通化学 | 2 | |
物理化学(三) | 3.5 | ||
物理化学实验(三) | 1 | ||
电工电子学 | 4 |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3.5 | ||
工程力学(一) | 4 | ||
机械设计基础(材料) | 3 | ||
计算机程序设计 | 3 | ||
计算机绘图 | 2 | ||
金属工艺学 | 2 | ||
材料科学基础 | 4 | ||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 1 | ||
材料分析与测试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099060 |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 3 | |
1099061 | 热工工程 | 3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 3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材料化学(分析与有机化学) | 2 | |
1090221 | *流体力学风机与泵 | 2.5 | |
1090268 | *矿物岩石学概论 | 2 | |
1090231 |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 3 | |
*材料科学导论 | 2 | ||
*粉体工程 | 3 | ||
企业管理 | 2 | ||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性能 | 2 | ||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技术 | 3 | ||
玻璃工艺学 | 2 | ||
1099053 | 建筑工程概论 | 2 | |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 | 2.5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 2.5 | ||
1099080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2 | |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 2 | ||
陶瓷工艺学 | 2 | ||
耐火材料工艺学 | 2 | ||
1099115 | 复合材料 | 2 | |
1099074 | 混凝土科学与技术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
普通话测试 | 0 | ||
劳动 | 0.5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金工实习(二) | 3 | ||
认知实习 | 2 | ||
1099012 | 生产实习 | 3 | |
1099015 | 专业课程设计 | 2 |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材料) | 2 | ||
专业基础实训 | 0.5 | ||
专业综合实训 | 1.5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与性能测试综合实训 | 2 | ||
1099006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
1099002 | 毕业实习 | 3 |
无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课程(专业核心、专业选修、通识选修) |
1 | 邱树恒 | 教授 | 研究生/硕士 | 建材 | 热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耐火材料工艺学 |
2 | 张刚生 | 教授 | 研究生/博士 | 生物材料 | 矿物岩石学概论、材料科学导论 |
3 | 黄永春 | 讲师 | 研究生/硕士 | 水泥 | 粉体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玻璃工艺学、企业管理 |
4 | 雷彩霞 | 副教授 | 研究生/博士 | 水泥、陶瓷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混凝土科学与技术、流体力学风机与泵 |
5 | 张波 | 讲师 | 研究生/硕士 | 陶瓷 |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技术、陶瓷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陶瓷艺术鉴赏 |
6 | 张思念 | 讲师 | 研究生/博士 | 玻璃 | 材料科学导论、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流体力学风机与泵、热工工程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1 | 曹德光 | 教授 | 研究生/博士 | 水泥、混凝土 |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分析与有机化学)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培养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系统掌握安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业务素质较高,综合素质良好,知识结构合理,知识面宽,工程技能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A.知识架构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专业始终秉持以工业安全为重点,按照“宽口径、强基础”的课程设置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广西区工业安全特点,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办学目标,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专业把握安全生产领域发展趋势,响应行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坚持学生的人文、科学、工程等综合素质培养,坚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以工学能力培养为平台基础,强化安全工程专业能力培养,注重与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培养;专业不断培养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工程应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研与工程能力培养,形成专业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
1.校内外合授课程
此类课程部分由校外兼职教师在校外工程实践基地进行授课,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如《防火防爆》等课程。
2. 双语课程
安全工程专业开设双语课程为安全系统工程学、专业外语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2.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3.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其他选课说明:
⑴通识教育课程 包含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其中通识必修课程33学分,通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累计不少于41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即创新创业基础知识、领军人才素质教育、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等。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学生不少于4学分;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课程。
⑵学门核心课程 本专业属于工科门类,提供了5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共23.5个学分,分布在第1、2、3学期中,全部为必修课程。
⑶学类核心课程 本专业属于矿业工程类,共有15门学类核心课程,共35.5学分,分布在1、2、4、5、6、7七个学期中,全部为必修课程。
⑷专业必修课程 本专业必修课程有4门,共8个学分,全部为必修课程。
⑸专业选修课程 本专业选修课程有23门,共51个学分,要求学生选修大于等于22个学分。应在第七学期结束时,完成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
⑹集中性实践环节说明 包括集中实践必修和集中实践选修。其中集中实践必修共36学分,15门课程。集中实践选修为4学分。集中实践环节由劳动、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普通话测试、通识实践与实训、实习与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8部分组成。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41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二)学门核心课程(23.5学分)
(三)学类核心课程35.5学分)
(四)专业核心课程(8学分)
(五)专业选修课程(22学分)
(六)集中实践(共40学分,其中必修36学分+选修4学分)
六、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
无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若干名)
八、专业责任教授(1名)
附件:
1.2017年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方案
2.广西大学2017版培养计划通识教育课程、学门课程及集中实践方案
3.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模版(中英文版)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介绍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全日)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法治意识、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为核心,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本科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系统的木材科学与加工技术、家具与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木材工业、木材及产品检验、家具制造业、室内工程等领域的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从事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家具制造、室内装饰与装修、适应新时期广西经济发展需要的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A.知识构架,学生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必要的木材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及实践技能
A1 学生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在哲学及科学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等进行一定的修习;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A2 学生应系统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木材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木材干燥等方面的木材科学与加工技术基础科学,奠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及工作的基础。
A3 学生应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系统掌握木材及其产品性能检测、人造板、木制品、家具制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能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木材工业生产中的问题。
B.能力培养,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B1 具有信息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从网络、书本、媒体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具备快速掌握新知识领域概况的能力,科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B2 具有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注重加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B3具有知识应用能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应当具有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木材加工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B4具有沟通与合作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
C. 素质培养,学生应当具有崇高价值观念、正确的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C1 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学生应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能正确评价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系列国内外政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努力通过相关学科的学习科学理性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
C2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C3 了解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学生应当了解现行的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培养工作中恪守学术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本专业面对广西木材工业和东盟木材贸易对人才的需求,以国家精品课程“木材学”、区域特色课程“木材商品与贸易”、创新研究课程“木材美学应用技术”为原点,辐射“人造板、木质复合材料、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木结构、红木贸易、木材美学开发、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装饰工程、林产品检验技术”等多模块专业方向,构造“一专多能、创新思维与技术技能并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
(二)特色课程
木材学、木材美学概论、木材美学应用技术、红木家具文化概论、木材检验技术、家具检测技术、人造板检测技术、木质材料无损检测等。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2.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33 | 8 | 23.5 | 30.5 | 10 | 31 | 34 | 1 | 170 |
4. 本专业设有工业和家具两个专业方向,第一学期开设的“设计素描”课程为修“家具制造方向”的必选课程,该课程获80分以上的学生方可申请选择学习“家具制造方向”。如果学生选择修读“木材工业方向”,可以不选修该课程。
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学习的课程,在选课中一定要确认选上。选课系统无法自动完成选课,必须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同时注意同一课中另外开出的实践课要同时选上,避免漏选。
5. 通识选修课
结合学校“五有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整体定位,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由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两大类五大模块组成,分别是: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领军人才素质教育模块、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模块、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模块、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模块,让学生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提高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学生不少于4学分;自然科学类为文科(哲、经、法、文、管)类学生必选科目,每个学生不少于4学分。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
通识选修课体系表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课程设置说明 |
创新创业基础知识 | 校选人文 | 2 | 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 |
领军人才素质教育 | 校选人文/自然 | 1-2 | 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开设的新生研讨课、高峰体验课、学科前沿课、科技创新类课程 |
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 | 校选人文 | 1-2 | 旨在拓宽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中国、东盟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类课程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校选自然 | 1-2 | 为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海洋、科技、经贸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的课程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 | 校选人文/自然 | 1-2 | 促进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适应现代化发展所需相关知识的课程 |
6.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分为木材工业和家具制造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学生可分别修课。
7.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中带*号的课程为该方向模块的必选课程。其他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修课。专业核心课木材工业方向对应的选修模块有:人造板工业模块、木质复合材料模块、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模块;专业核心课家具制造方向对应的选修模块有: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模块。建议选修模块中的全部课程,使模块知识的专业体系更完整。学生也可根据自己需要跨模块选修课程。要求专业选修课选修不得少于31个学分。
“木材美学应用技术”为限制人数选修课,要选修该课的学生需先向任课老师提出申请,获得老师认可后方可选修该课程。选修该课的学生应选修过“木材美学概论”、“图像处理技术”课程。
8. 关于普通话学分要求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完成 “普通话测试”。
9. 实践环节与各类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要求的说明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必修的实践性环节,如大作业、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集中实践环节必修部分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不少于4学分。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 课程性质 | 学分 | 课程设置说明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2 | 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程: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选修 | 2 | 《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程:教师开设,以及网络创新创业课程,限定修读。 | |
专业课程 | 必修/选修 | 学院自定 | 各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基本技能课程 |
集中实践 | 必修 | 4 | 各类创新创业相关的培训、讲座、大创项目、竞赛、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33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形势与政策 | 2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
大学英语(一) | 2 | ||
大学英语(二) | 2 |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高等数学I(上) | 5 | |
高等数学I(下) | 5 | ||
线性代数 | 2.5 |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
大学物理I(上) | 4 | ||
大学物理I(下) | 2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分析化学(二) | 2.5 |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1 | ||
有机化学 (二) | 3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 | ||
物理化学(二) 上 | 2.5 | ||
物理化学(二)下 | 2.5 | ||
物理化学实验(二) | 1 | ||
电工电子学 | 4 | ||
机械制图(一) | 3.5 | ||
机械制图(二) | 3 | ||
工程力学(二) | 3 | ||
机械设计基础(材料) | 3.5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木材学(中、英) | 2.5 | 木材工业方向 |
木材学实验 | 1 | 木材工业方向 | |
木材干燥 | 1.5 | 木材工业方向 | |
木材加工装备 | 1.5 | 木材工业方向 | |
人造板工艺学 | 2 | 木材工业方向 | |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 | 1.5 | 木材工业方向 | |
人体工效学 | 1.5 | 家具制造方向 | |
家具史 | 1.5 | 家具制造方向 | |
构成原理 | 2 | 家具制造方向 | |
家具造型 | 1.5 | 家具制造方向 | |
家具结构 | 1.5 | 家具制造方向 | |
家具制造工艺 | 2 | 家具制造方向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 2.5 | 人造板工业 |
厂内运输与气力输送机械* | 2 | 人造板工业 | |
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 | 1.5 | 人造板工业 | |
木材加工热工学* | 3 | 人造板工业 | |
胶粘剂与涂料* | 2 | 人造板工业 | |
企业洁净化生产 | 1.5 | 人造板工业 | |
木材剩余物利用 | 1.5 | 人造板工业 | |
木材加工化学 | 2 | 木质复合材料 | |
高分子科学基础 | 1.5 | 木质复合材料 | |
木材保护与改性工艺学 | 1.5 | 木质复合材料 | |
生物质复合材料 | 1.5 | 木质复合材料方向 | |
木基功能复合材料 | 1.5 | 木质复合材料方向 | |
木质工程材料 | 1.5 | 木质复合材料方向 | |
木质地板生产工艺 | 1.5 | 木质胶合材料方向 | |
胶接理论及界面 | 2 | 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 | |
林产化学工艺学 | 1.5 | 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 | |
精细有机合成 | 1.5 | 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 | |
植物资源化学 | 1.5 | 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 | |
化学工程基础 | 1.5 | 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 | |
波谱分析 | 1.5 | 胶粘剂与林产化学品 | |
木材学(含干燥)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家具制图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表现技法 | 2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电脑效果图技法 | 2.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家具文化概论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家具计算机辅助设计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家具涂饰工艺*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家具与装饰材料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室内设计(包含预算软装)* | 2.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木作技法 | 1.5 | 家具与装修材料应用 | |
木材美学概论 | 1 | 特色课群/木美与红木 | |
木材美学应用技术 | 2 | 特色课群/木美与红木 | |
红木家具文化概论 | 1.5 | 特色课群/木美与红木 | |
红木标准与识别 | 1.5 | 特色课群/木美与红木 | |
红木收藏 | 1.5 | 特色课群/木美与红木 | |
木材检验技术 | 2.5 | 特色课群/检验技术 | |
家具检测技术 | 2 | 特色课群/检验技术 | |
人造板检测技术 | 2 | 特色课群/检验技术 | |
木质材料无损检测 | 1.5 | 特色课群/检验技术 | |
室内空气检测 | 1.5 | 特色课群/检验技术 | |
专业论文写作 | 1 | 公共选修 | |
木材商品与家具贸易 | 2 | 公共选修 | |
图像处理技术(PS) | 1.5 | 公共选修 | |
设计素描 | 2 | 公共选修 | |
木质材料环境学 | 1 | 公共选修 | |
木工数控技术及编程 | 1.5 | 公共选修 | |
试验设计与分析 | 1 | 公共选修 | |
专业英语 | 2 | 公共选修 | |
中国木建筑 | 1.5 | 公共选修 | |
导师自设课 | 1 | 公共选修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 | 2 | 研究生课程选修** | |
自然辩证法概论(研) | 1 | 研究生课程选修** | |
木材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研) | 2 | 研究生课程选修** | |
高等木材科学(研) | 3 | 研究生课程选修** | |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研) | 3 | 研究生课程选修** | |
现代木材工业产品与技术(研) | 2 | 研究生课程选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
普通话测试 | 0 | ||
劳动 | 0.5 | ||
文献检索 | 1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
毕业实习 | 2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机械制图大作业(制图辅导课一、二) | 0 | ||
金工实习(二) | 3 | ||
生产实习 | 3 | ||
认知实习 | 1 |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材料) | 2 | ||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家具结构设计) | 1 | ||
木材干燥课程设计(家具造型设计) | 1 | ||
厂内运输与气力输送机械课程设计(室内设计) | 1 | ||
社会实践 | 1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课程(专业核心、专业选修、通识选修) |
1 | 罗建举 | 教授 | 博士 | 木材加工工艺、木材美学 | 木材学、木材美学概论、木材美学应用技术 |
2 | 甘卫星 | 研究员 | 学士 | 生物质复合材料及木材胶粘剂 | 人造板工艺学、胶粘剂与涂料、木材加工化学、 |
3 | 苏初旺 | 教授 | 博士 | 木质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 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 |
4 | 孙建平 | 教授 | 博士 | 生物质复合材料性能优化设计与无损评价 | 木质材料无损检测、木质工程材料、木作技法、专业英语、木质复合材料导论(英语)、中国木建筑 |
5 | 李宁 | 副教授 | 学士 | 木质复合材料及工艺技术 | 人造板工艺、木材加工装备、木制品生工艺学、家具制造工艺、木材干燥 |
6 | 张一甫 | 副教授 | 博士 | 高分子材料及木材胶粘剂 | 木材加工化学、高分子科学基础、胶粘剂与涂料、化学工程基础、林产化学工艺学 |
7 | 程芳超 | 讲师 | 博士 | 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与组份分离 | 木质工程材料、专业英语、木质复合材料导论(英语)、木结构建筑工程学、木结构设计 |
8 | 江涛 | 副教授 | 博士 | 木基复合材料、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设计 | 家具结构设计、家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空气检测、人体工效学 |
9 | 高伟 | 副教授 | 硕士 | 木质复合材料及家具设计、制造与检测 | 家具文化概论、家具涂饰工艺、家具检测技术 |
10 | 唐贤明 | 讲师 | 学士 | 木质复合材料及其加工装备 | 企业洁净化生产、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厂内运输与气力输送机械 |
11 | 刘娜 | 讲师 | 硕士 | 家具与室内设计、木质复合材料 | 家具史 、家具制图、电脑效果图技法、图像处理技术(PS) |
12 | 李秀荣 | 讲师 | 博士 | 生物质复合材料、家具与室内设计 |
室内设计(包含预算软装)、 家具与装饰材料、设计素描、 人体工效学 |
13 | 秦志永 | 讲师 | 博士 | 生物质复合材料与表界面 |
胶接理论及界面、高分子科学基础、生物质复合材料、 木材保护与改性工艺学、木质材料环境学 |
14 | 袁全平 | 讲师 | 博士 | 生物质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 木材加工热工学、木基功能复合材料、木材加工热能设备 |
15 | 胡冬英 | 讲师 | 博士 | 生物质复合材料 | 生物质复合材料、林产化学工艺学、专业论文写作、波谱分析、植物资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 |
16 | 符韵林 | 教授 | 博士 | 木质材料功能性改良、木材材性与识别 | 木材学、红木标准与识别 |
17 | 李英健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木材识别及鉴定、红木与家具文化 | 红木家具文化概论、红木收藏、木材商品与家具贸易 |
18 | 孙静 | 副教授 | 博士 | 家具与室内设计、木材改性 | 构成原理、家具与室内表现技法 |
19 | 韦鹏练 | 讲师 | 博士 | 木/竹材解剖、材性及改良利用 | 木材干燥、木材检验 |
20 | 刘志高 | 讲师 | 博士 | 生物质复合材料 | 木材剩余物利用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李宁 | 副教授 | 大学本 | 木质复合材料及工艺技术 | 人造板工艺、木材加工装备、木制品生工艺学、家具制造工艺、木材干燥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广西材料行业骨干人才,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掌握材料制备和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知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法治意识、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五有领军型”人才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种能力”,培养能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的新材料产业和广西有色金属、钢铁、汽车、机械等千亿元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良知识结构、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才,达到材料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为广西千亿元产业发展提供卓越工程师的基础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围绕经济建设中材料及相关产业对材料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广西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形成以金属材料研究开发为重点,以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为龙头,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线,注重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的专业特色,培养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紧缺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冶金材料生产、材料在机械、化工、能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应用开发以及新材料应用开发工作,或从事材料生产及经营、技术管理和材料的检测、失效分析等技术工作。
按照培养标准所培养的本专业毕业生,能够掌握金属材料特别是有色金属材料的生产技术、工艺过程和系统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体魄,现代理念和思维方式,掌握专业技术,富有创造性、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及心理适应能力等,在知识架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达到如下要求:
A.知识架构
具备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A1人文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
A2基础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积分变换、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编程和数值计算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A3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各种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程材料应用,熟悉材料加工工艺;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材料性能的改进方法,能够针对零部件要求合理选材。掌握以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
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原理;
② 材料加工工程原理与技术;
③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机械性能检测、试验与质量管理;
④ 计算机及其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技术。
A4管理知识。包括广西区情、专利利用与申请、创业法律入门、创新创业基础知识、领军人才素质教育、创新创业实践等知识,具有组织管理知识。
A5跨文化、国际化知识。包括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等知识。
B.能力要求
B1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B2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具备分析科研、工作中的科学、专业领域内的各类问题能力,积极采用基于专业知识及其拓展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全面发展个人的常识与专业基础知识,对展业问题采用综合、批判性思维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B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人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具有可很好的表达、撰写相关文稿、科研论文以及专业专利等,以及具备有较好的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沟通能力、协同和团队建设能力。
B5对文艺作品的初步审美、评判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对文毅作品的审美与评判等具有较好的评价与分析逻辑。
B6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B7终生学习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B8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B9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与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B10分析写作能力。具有撰写总结报告、科技论文与专利,以及成果宣传文稿等的能力。
C.素质要求
C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C2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C3勤恳朴诚、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具有循序渐进、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科学理性的思维;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学习;具有敏捷的工程技能、正确的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会贯通,具有把构思变为现实的实践创新能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C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及对多元文化包容心态、宽阔的国际视野。利用大学美好时光,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提高身体素质,将来保家卫国;崇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每天锻炼,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综合运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达到预期目的。对多元文化有包容心态,求同存异,协同发展。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即: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法治意识、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种能力”,培养能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新材料产业和广西有色金属、钢铁、汽车、机械等千亿元产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高的“卓越工程师”。本专业与广西优势资源、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在专业建设中形成以金属材料研究开发为重点,以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为龙头,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线,注重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等特色。
本专业重视协同创新,已经和区内外二十多家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企业和研究院所的条件,进行现场教学和专业实习。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突破口,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与广西材料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与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专业的建设水平。
(二)特色课程
(导师课、研究型课程、讨论课程、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校内外合授课程、创新创业课等)。
导师课:金相试样制备技能训练、工业创新能力训练、科研成果转化训练、科研能力提升训练、科技作品与展示、开发新设备训练。
研究性课程:工业创新能力训练、科研能力提升训练、科技作品与展示、开发新设备训练。
讨论课程:新材料导论、专业综合训练
全英文课程:Everyday Materials
双语课程: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校内外合授课程:材料工程师见习训练
创新创业课程: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工业创新能力训练、开发新设备训练、创业法律入门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表1所示: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33 | 8 | 23.5 | 35.5 | 10 | 21 | 34 | 5 | 170 |
4.其他选课说明:
通识选修课体系如表2所示,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不少于4学分;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
表2 通识选修课体系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课程设置说明 |
创新创业基础知识 | 校选人文 | 2 | 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 |
领军人才素质教育 | 校选人文/自然 | 1~2 | 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开设的新生研讨课、高峰体验课、学科前沿课、科技创新类课程 |
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 | 校选人文 | 1~2 | 旨在拓宽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中国、东盟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类课程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校选自然 | 1~2 | 为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海洋、科技、经贸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的课程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 | 校选人文/自然 | 1~2 | 促进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适应现代化发展所需相关知识的课程 |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 课程性质 | 学分 | 课程设置说明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2 | 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程: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选修 | 2 | 《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程:教师开设,以及网络创新创业课程,限定修读。 | |
专业课程 | 选修 | 4 | 选修专业选修课程,《创业法律入门》限定修读。 |
集中实践 | 必修 | 4 | 各类创新创业相关的培训、讲座、大创项目、竞赛、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4学分) |
学生毕业前需通过体育测试、普通话测试。(详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普通话要求普通高校学生为三级甲等以上)。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33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16012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
1160120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116014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
116011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1160151 | 形势与政策 | 2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
1079026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
1250011 | 大学英语(一) | 2 | |
1250021 | 大学英语(二) | 2 | |
1250031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
1250041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 | 8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高等数学A(上) | 5 | ||
1110038 | 高等数学A(下) | 5 | |
1110042 | 线性代数 | 2.5 | |
1110064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
1120083 | 大学物理Ⅰ(上) | 4 | |
大学物理Ⅰ(下) | 2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090016 | 普通化学 | 2 | |
物理化学(三) | 3.5 | ||
物理化学实验(三) | 1 | ||
1021825 | 电工电子学 | 4 |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3.5 | ||
工程力学(一) | 4 | ||
机械设计基础(材料) | 3.5 | ||
计算机程序设计(VB) | 3 | ||
计算机工程绘图 | 2 | ||
金属工艺学 | 2 | ||
材料科学基础 | 4 | ||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 1 | ||
材料分析与测试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金属熔铸与热处理 | 2 | |
冶金原理及工艺 | 1.5 | ||
压加原理与工艺 | 2 | ||
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实验 | 1 | ||
金属材料学 | 2 | ||
新材料导论 | 1.5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应用文写作 | 1.5 | ||
材料物理 | 2.5 | ||
工业炉及热工仪表 | 2 | ||
高分子材料概论 | 1.5 | ||
材料化学 | 1.5 | ||
广西区情 | 1 | ||
专业英语 | 1 | 限选课程 | |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2 |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2 | ||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 2 | ||
…… | 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 | 2 | |
材料表面技术及改性 | 2 | ||
金属腐蚀与防护 | 2 | ||
走近飞机观材料 | 1 | ||
金属加工车间设计 | 2 | ||
复合材料 | 2 | ||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 2 | ||
专利利用与申请 | 1 | ||
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 | 2 | ||
Everyday Materials | 2 | ||
创业法律入门 | 2 | 限选课程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
普通话测试 | 0 | ||
劳动 | 0.5 | ||
文献检索 | 1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金工实习(二) | 3 | ||
认识实习 | 1 |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材料) | 2 | ||
生产实习 | 2 | ||
材料工程师见习训练 | 1 | ||
专业综合训练 | 2 | ||
专业课程设计 | 2 | ||
毕业实习 | 2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金相试样制备技能训练 | 2 | |
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 | 2 | ||
工业创新能力训练 | 2 | ||
科研成果转化训练 | 2 | ||
科研能力提升训练 | 2 | ||
科技作品与展示 | 1.5 | ||
开发新设备训练 | 1.5 |
六、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若干名)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课程(专业核心、专业选修、通识选修) |
1 | 胡治流 | 研究员 | 硕士 | 高性能铝合金 | 广西区情、压加原理与工艺 |
2 | 李伟洲 | 研究员 | 博士 | 表面改性、高温合金 | 材料化学、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利利用与申请 |
3 | 赵小莲 | 教授 | 博士 | 材料计算机模拟、铝合金 | 压加原理与工艺、冶金原理及工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
4 | 黄映恒 | 研究员 | 博士 | 电池材料 | 物理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
5 | 李逸泰 | 副教授 | 学士 | 铝合金热处理 | 金属熔铸与热处理、金属材料学、创业法律入门、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实验 |
6 | 李安敏 | 副教授 | 博士 | 金属材料、铝合金热处理 |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表面技术及改性 |
7 | 赵艳君 | 副教授 | 博士 | 铝合金加工 | 金属工艺学、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实验 |
8 | 赵翠华 | 副教授 | 博士 | 材料计算机模拟 | 金属熔铸与热处理、材料分析与测试、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实验 |
9 | 梁天权 | 副研究员 | 博士 | 表面改性 | 材料物理、金属腐蚀与防护、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
10 | 潘利文 | 副研究员 | 博士 | 高温合金 | 金属加工车间设计、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实验 |
11 | 庞兴志 | 讲师 | 硕士 | 金属材料 | 新材料导论、创业法律入门、纳米材料与技术 |
12 | 唐鹏 | 讲师 | 博士 | 铝合金 | 材料分析与测试、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复合材料 |
13 | 何奥平 | 讲师 | 博士 | 铝合金、铝冶炼 | 工业炉及热工仪表、高分子材料概论、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实验 |
14 | 陈锡勇 | 讲师 | 博士 | 电池材料 | 专业英语、材料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Everyday Materials |
八、专业责任教授(1名)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1 | 胡治流 | 研究员 | 硕士 | 高性能铝合金 | 广西区情、压加原理与工艺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介绍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介绍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①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识别、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②具有研究、设计、开发解决环境工程相关问题的方案、操作单元、工艺过程的能力。③遵循环境工程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④具有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⑤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等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管理、环境教育和环保新技术、新理论的开发与研究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广西大学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提出以下专业培养标准。
A.知识构架
学习、掌握从事环境工程工作所需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专门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A1. 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具备哲学、历史、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2)具备工程经济、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知识;
(3)具备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一般知识;
(4)具备人文、艺术、礼仪等一般人文知识。
A2.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具备数学与逻辑思维知识;(2)具备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A3.具有宽厚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1)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2)具备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3)具备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知识;
(4)具备化学分析与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基础知识;
(5)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A4.具有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1)掌握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技术专业知识;(2)基本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专业知识;
(3)掌握废(污)水、废气收集与处理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4)掌握环境工程专业领域行业标准及相关的政策;
(5)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A5.具有基本的工具性知识
(1)具备语言类知识;(2)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具备计算机应用知识;
(4)具备工程制图知识。
B.能力要求
拥有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监测、评价、规划、管理、科学研究、合作与交流等基本能力。B1.具备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1)具备采用多种方法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2)具备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3)具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制定适合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
B2.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1)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与和手段,具备发现、分析和提炼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2)能定义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3)具有整合资源、主持综合性工程任务、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的能力;
(4)具备主导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制定评估解决方案的标准并参与相关评价的能力。
B3.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具备参与制定实施计划、任务组织、团队管理、项目进度安排与控制的能力;(2)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B4.具备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
(1)具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2)具备宽广视野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学科内及跨学科领域、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初步能力;
(3)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B5.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1)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与和手段,拥有发现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能根据工程问题、市场和用户需求变化及最新技术发展情况来参与环境工程方案设计、方案改进和方案评估;(2)具备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和污染物分析的方法;
(3)具备从事环境工程类技术咨询、规划、评价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法规、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的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管理的初步能力;
(5)具备简单的工程预算的能力;
(6)具备环境工程系统及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
B6.具备良好的开拓创新能力
(1)创造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参与环境工程项目技术改造、环境工程新产品、新方案的制定、比较、开发、设计、评估的初步能力。
C.素质要求
具有人文、科学和工程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C1.人文素质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2)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规范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挑战、积极进取,能应对危机;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C2.科学素质
(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态度;(2)具有针对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能初步进行科学实验探索与科学问题的分析;
(3)能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关注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C3.工程素质
(1)具有全球视野和工程师角色意识,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寻找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方法;(2)熟悉环境工程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3)能够在不同文化、不同区域背景下适应地工作;
(4)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环境工程专业将卓越工程师作为培养目标,立足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备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广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准确掌握国际和我国环境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趋势,依据国家给出的培养规范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不断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课程体系。
以实践教学和科研促进教学为办学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目标,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等手段,在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上形成了特色培养模式。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以及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四个专业方向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一个作为主修方向,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均有稳定连续的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支撑,使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载体。
(二)特色课程
1、双语课程
开设四门双语课程:(1)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双语)(Research Method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Cleaner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环境生态学(双语)(Environmental Ecology)
(4)固废热化学处理(双语)(Thermal- chemical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2、校内外合授课程
根据广西环境现状及环保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建设规划,选取经营管理规范、技术水平先进、社会影响大、环保贡献突出、合作密切的企业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企业培养主要在学校、院系与相关企业联合建立的企业培养基地进行,主要包括实习和设计两大实践环节,采用集中讲解、现场指导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
3、创新创业课
大学生创新实践创业项目,由学生自主组合科研团队,自主联系指导教师,申请国家、自治区、学校和学院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在课余时间完成,学院负责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33 | 8 | 23.5 | 38.5 | 10 | 22 | 36 | 0 | 170 |
3.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环境工程学士学位(工学)。
4.其他选课说明:
⑴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41学分,其中必修通识类核心课33学分,选修课至少8学分。
其中的通识选修课,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以及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学生不少于4学分;自然科学类为文科(哲、经、法、文、管)类学生必选科目,每个学生不少于4学分;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
⑵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分布在第3、4、5、6学期中,学生至少选择22个学分,其中,限制选修5门,共10学分;双语课程限制选修课至少1门(至少完成2个学分),对有志于将来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学生,建议选择2门课程;非限定选修课(自由选修课)至少获得6个学分,并且总的选修课学分不少于22学分。综合课程设计分废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及环境修复四个方向,学生选题必须有相关课程做支撑。选修课采取小班授课,限30人/班。
(3)实验课程
课内开设实验的课程包括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电子电工学;实验独立设课的有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总计10个学分。实验分别安排在第1、2、3、4、5学期和第7学期。结合有关课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训练。实验由各学门学类核心课程专业教师团队和环境系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领域有研究专长的教师团队指导。
(4)集中实践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金工实习:通过在学校的实践活动,了解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获得机械的感性认识。
专业实习:包括第4学期的认知实习、第7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认知实习采取集中式参观的方式进行,初步了解本专业性质和特点,时间为1周;生产实习要求根据实习大纲与专业课程设计结合,集中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蹲点实习,了解生产实际情况,并动手操作,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由带队教师进行考核,时间为4周;毕业实习结合毕业论文进行,结合所选设计(论文)题目,进行针对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提交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时间为4周。
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由指导教师负责确定设计的题目,学生自主选定题目。题目是必须围绕本专业方向的设计类型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制作完成,时间为9周。
导师课程:第5个学期,开始实施专业教师指导本科生的导师指导环节,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科研活动,导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熟悉教师科研方向,并对学生的科技写作或工程制图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第7学期末完成一篇综述,计1个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最迟从第8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基于学生撰写的综述内容确定任务书,确定设计(论文)写作大纲。毕业设计(论文)应结合毕业实习进行,在完成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设计(论文)工作于第8学期5月底完成,6月上旬参加由学院、系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为12周。
(5)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
包括暑期实践,社会实践等,具体内容和要求见附表5,不集中安排,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
大学生创新实践创业项目,由学生自主组合科研团队,自主联系指导教师,申请国家、自治区、学校和学院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在课余时间完成,学院负责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41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必修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必修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必修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必修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必修 | |
形势与政策 | 2 | 必修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必修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必修 | |
大学英语(一) | 2 | 必修 | |
大学英语(二) | 2 | 必修 |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必修 |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必修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必修 |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 | 8 | 选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高等数学I(上) | 5 | 必修 | |
高等数学I(下) | 5 | 必修 | |
线性代数 | 2.5 | 必修 |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必修 | |
大学物理I(上) | 4 | 必修 | |
大学物理I(下) | 2 | 必修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必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无机化学(三) | 3 | 必修 | |
无机化学实验(三) | 0.5 | 必修 | |
分析化学(二) | 2.5 | 必修 |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1 | 必修 | |
有机化学 (二) | 3 | 必修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 | 必修 | |
物理化学 (三) | 3.5 | 必修 | |
物理化学实验(三) | 1 | 必修 | |
电工电子学 | 4 | 必修 |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3.5 | 必修 | |
工程力学(二) | 3 | 必修 | |
环境微生物学 | 2 | 必修 | |
环境学导论 | 2 | 必修 | |
环境工程原理 | 3 | 必修 | |
专业基础实验 | 2.5 | 必修 | |
土建基础 | 1 | 必修 | |
环境监测 | 2 | 必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2.5 | 必修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2.5 | 必修 | |
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 | 2.5 | 必修 | |
环境影响评价 | 2.5 | 必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物理性污染控制 | 2 | 限定选修 | |
限定选修 | |||
环境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 2 | 限定选修 | |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 | 2 | 限定选修 | |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 限定选修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双语) | 2 | 选修 | |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双语) | 2 | 选修 | |
环境生态学(双语) | 2 | 选修 | |
固废热化学处理(双语) | 2 | 选修 | |
水泵与泵站 | 2 | 选修 | |
排水管道工程 | 2 | 选修 | |
室内空气污染检测与防治 | 选修 | ||
污染气象学 | 选修 | ||
环境土壤学 | 2 | 选修 | |
环境地学 | 2 | 选修 | |
生态保护与修复 | 2 | 选修 |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 | 选修 | ||
2 | 选修 | ||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 | 2 | 选修 | |
环境材料 | 2 | 选修 | |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 | 2 | 选修 | |
环境化学 | 2 | 选修 | |
环境信息系统 | 2 | 选修 | |
环境遥感 | 2 | 选修 | |
资源与环境法学 | 选修 | ||
文献检索 | 选修 | ||
环境应急管理 | 2 | 选修 | |
生态设计 | 2 | 选修 | |
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 2 | 选修 | |
水力学 | 2 | 选修 | |
水文学 | 2 | 选修 | |
仪器分析 | 1 | 选修 | |
环境流体力学(研) | 2 | 选修 | |
高等环境微生物学(研) | 2 | 选修 | |
资源循环科学(研) | 2 | 选修 | |
高等生化反应工程(研) | 2 | 选修 | |
环境管理与规划原理(研) | 2 | 选修 | |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Ⅰ)——地表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 | 2 | 选修 | |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Ⅱ)——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 | 2 | 选修 | |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Ⅲ)——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研) | 2 | 选修 | |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Ⅳ)——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 | 2 | 选修 | |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V)——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 | 2 | 选修 | |
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研) | 2 | 选修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研) | 2 | 选修 | |
实验数据与分析(研) | 2 | 选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必修 | |
普通话测试 | 0 | 必修 | |
劳动 | 0.5 | 必修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必修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必修 | |
毕业实习 | 3 | 必修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必修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必修 | |
金工实习(三) | 2 | 必修 | |
生产实习 | 3 | 必修 | |
认知实习 | 1 | 必修 | |
综合课程设计 | 8 | 必修 | |
导师课程 | 1 | 必修 |
(一)学门、学类核心课程(12.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环境微生物学 | 2 | 必修 | |
环境学导论 | 2 | 必修 | |
环境工程原理 | 3 | 必修 | |
专业基础实验 | 2.5 | 必修 | |
土建基础 | 1 | 必修 | |
环境监测 | 2 | 必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2.5 | 必修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2.5 | 必修 | |
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 | 2.5 | 必修 | |
环境影响评价 | 2.5 | 必修 | |
物理性污染控制 | 2 | 必修 |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2 | 必修 | |
环境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 2 | 必修 | |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 | 2 | 必修 | |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 2 | 必修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双语) | 2 | 必修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生产实习 | 3 | 必修 | |
认知实习 | 1 | 必修 | |
综合课程设计 | 8 | 必修 | |
导师课程 | 1 | 必修 | |
毕业实习 | 3 | 必修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必修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课程(专业核心、专业选修、通识选修) |
1 | 冯庆革 | 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物理学污染控制 |
2 | 魏群 | 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3 | 张超兰 | 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环境监测 |
4 | 王东波 | 副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
5 | 刘海燕 | 副教授 | 硕士 | 环境工程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6 | 孙翔 | 副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7 | 唐艳葵 | 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 |
8 | 王维生 | 教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土壤污染修复与控制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1 | 刘海燕 | 副教授 | 硕士 | 环境工程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广西大学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介绍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是学校为加快“双一流”建设,由原资源与冶金学院、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7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2017年11月原林学院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入学院。学院简称:资环材学院,学院英文名为: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s.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成果卓著。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广西大学1928年开办,马君武、李四光、何杰、蔡承云、郑建宣、汪占辛教授等一批名家曾在所办专业学科任教,现任院长为韦悦周教授。材料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学院曾建民教授主持完成的“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成果是广西高校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木材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碳减排与低碳生活》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目前,学院设有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系;有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10个本科专业;有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及凝聚态物理、生物质复合材料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多人(包含本科生、研究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数162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43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员55人,有博士学位101人,博士生导师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学院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9个研究所:采矿与安全工程研究所、矿物加工与矿物材料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学研究所、材料加工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稀贵金属分离与新材料研究所、木材工业研究所。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成为“五有领军人才”、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办学。目前已与矿业、冶金、环境保护、水务集团、铝加工、水泥建材、机械铸造、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木材加工等行业的80多个研究所、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这些合作基地的建立,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能力的培养。院党委、行政、学工组、团委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形势适时开展“节能环保”、“绿色上网”、“消防演练”等一列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扩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院非常关心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想方设法创造人文、和谐、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积极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组织教职员工开展学术交流、学术研讨以及适合学院特色的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使学院教职工的身心到健康发展,工作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随着学校和学院贯彻落实自治区《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和《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必将给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相信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心怀梦想、凝心聚力、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团结一致、努力把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建成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介绍
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介绍
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全日)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 | 0852 | 一级学科名称 | 工程 |
二级学科代码 | 085218 | 二级学科名称 | 矿业工程 |
校内专业代码 | 085218 | 校内专业名称 | 矿业工程 |
学制、学习年限 | 学制:2.5 年 学习年限:2-5 | 所属院、系 |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
导师组负责人 | 导师组成员 |
学科简介、方向: 矿业工程领域是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目的,涵盖矿山地质、采矿、选矿、冶金、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学科内容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涉及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产业。矿业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高效洁净回收和高附加值利用、清洁冶金与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 本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1.采矿工程;2.矿物加工工程;3.地质与资源勘查;4.化学冶金与分离工程。 |
培养目标: 培养矿业工程领域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矿业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尤其应具有在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或工艺、矿山压力控制、开发矿业的决策与优化设计、矿物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 |
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实践环节应为工程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工程实践,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并提交有较高价值的调查报告。 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实践活动考核小组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定考核结果。未通过考核者需重修,否则不可申请答辩。 |
学术活动基本要求: 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可结合专业要求和自身个性发展,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内部和导师组内开展的学术研讨。必须参加8次以上学术报告,参加校外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1次以上;在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或读书报告1-3次。 硕士生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后,提交参加学术会议的论文复印件、研究报告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小结不少于500字),并注明报告时间、地点、报告人,经导师签字后,由所在学科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小组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载成绩。未通过考核者需重修,否则不可申请答辩。 |
文献阅读基本要求: 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其中学术著作应在10本以上,学术期刊应在20种以上,外文图书、期刊应在5本(种)以上。 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前须提交文献综述报告,该报告必须就论文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全面综述,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至少含3篇外文参考文献,近五年的文献不少于10篇)。 |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前须对论文选题和实验安排作专门的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能反映出一定的科技研究含量和研究工作量。 开题报告须介绍选题方向、意义、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等,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并提交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和导师商量后确定具体时间,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同意后,组织有关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进行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本学科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国内外有正式刊号的本学科相关学术期刊杂志或综合性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及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正式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或接收发表)1篇以上与本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排名第1位或导师第1学生第2位);或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或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项。此成果作者或受益人必须有导师名字且广西大学为第一单位。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论文的格式、文法、引注、标点符号应规则严谨,具体要求可参见广西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 若有软件内容,应随同论文附上所做工作中核心部分源程序磁盘。 论文篇幅不能少于3万字,中文摘要不能少于500字。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
必读书目: |
课程设置: |
类别 | 分组情况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 0150819073 |
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 |
126 | 7 | 1-4 | 笔试 | ||
0150819066 |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y |
36 | 2 | 1-4 | 笔试 | |||
0150819067 |
开题报告 Opening report |
18 | 1 | 2 | 笔试 | |||
0150819074 |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
18 | 1 | 2 | 笔试 | |||
第1组,选6 门(学位课) | 015081903 |
矿业系统工程 Mine Industry System Engineering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4 |
资源环境学 Resources and Environics |
40 | 2 | 2 | 笔试 | |||
1010001 |
基础英语 Fundamentals English |
54 | 3 | 2 | 考查 | |||
1010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6 | 2 | 2 | 考查 | |||
1010004 |
自然辩证法概论 Dialectics of Nature |
18 | 1 | 1 | 考查 | |||
1010005 |
数理统计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40 | 2 | 1 | 考查 | |||
非学位课 | 第2组,选5-10 门(非学位课) | 0150819010 |
矿产勘查学 Mineral prospeting and exploitation |
60 | 3 | 2 | 笔试 | |
0150819011 |
工程地质学 Engineering geology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13 |
计算机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geology research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15 |
矿产勘查技术和方法专题 Special topic on the technique and method of mineral prospecting and exploitation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17 |
弹塑性力学 Elastic Mechanics |
60 | 3 | 2 | 笔试 | |||
0150819018 |
矿床开采新技术 New Technique of Mineral Deposit Exploitation |
60 | 3 | 2 | 笔试 | |||
0150819020 |
高等岩石力学 Advanced Rock Mechanics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22 |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Mining Engineering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23 |
爆破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Blast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24 |
冲击爆炸理论及技术 Rock Fragmentation and Control Blasting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30 |
浮选电化学 Electrochemistry of Flotation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32 |
胶体与表面化学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 |
60 | 3 | 2 | 笔试 | |||
0150819035 |
矿物材料 Mineral Material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37 |
矿物粉碎系统——操作与优化 Mineral Comminution Circuits Their Op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40 |
实验设计 Experiment Design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42 |
矿物加工设备与应用 Mineral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 |
40 | 2 | 3 | 笔试 | |||
0150819047 |
冶金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of Metallurgy |
60 | 3 | 1 | 笔试 | |||
0150819048 |
现代核燃料冶金学 Modern Nuclear Fuel Metallurgy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49 |
现代有色冶金学 Modern Non-Ferrous Metallurgy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50 |
现代钢铁冶金学 Modern 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51 |
现代冶金分析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ology in Modern Metallurgy Analysis |
40 | 2 | 1 | 笔试 | |||
0150819052 |
冶金工程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53 |
冶金材料化学 Material Chemistry of Metallurgy |
40 | 2 | 1 | 笔试 | |||
0150819054 |
资源及材料循环学 Circulation of Resources and Materials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8 |
应用地球化学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
40 | 2 | 2 | 笔试 | |||
015081909 |
矿床学 Mineral deposits |
60 | 3 | 2 | 笔试 | |||
补修课程 | 第3组,最多选2 门(补修课) | 0150819055 |
现代矿床开采理论与实践 The Moder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ining |
54 | 0 | 2 | 笔试 | |
0150819056 |
岩体力学 Rockmass Mechanics |
54 | 0 | 1 | 笔试 | |||
0150819057 |
矿井通风与安全 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 |
45 | 0 | 2 | 笔试 | |||
0150819058 |
结晶学与矿物学 Crystallography and Mineralogy |
54 | 0 | 2 | 笔试 | |||
0150819059 |
地质学与矿物学 Geology and Mineralogy |
54 | 0 | 1 | 笔试 | |||
0150819060 |
现代矿物加工理论与实践(一)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Mineral Processing(1) |
54 | 0 | 2 | 笔试 | |||
0150819061 |
现代矿物加工理论与实践(二)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Mineral Processing(2) |
54 | 0 | 1 | 笔试 | |||
0150819062 |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54 | 0 | 2 | 笔试 | |||
0150819063 |
有色金属冶金学 Non-Ferrous Metallurgy |
45 | 0 | 2 | 笔试 | |||
0150819064 |
钢铁冶金学 Ferrous Metallutgy |
54 | 0 | 2 | 笔试 |
备注: |
开题报告的2学分中含有文献阅读和综述报告1学分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矿业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政治思想素质,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矿石学与地质学基础,系统掌握采矿、矿物加工等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具有较强的矿业工程开发、设计、研究开发,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A.知识架构
具有从事矿物资源开采、矿物加工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A1 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等进行一定的修习;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和文献。
A2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A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B.能力要求
系统地掌握矿物资源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B1掌握矿山地质、工程测量、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矿山开采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具有矿区开采规划及矿山现代化开采设计能力、具有现代化矿山企业管理能力。
B2掌握土石方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工程爆破技术,具有进行隧道工程、矿井建设等地下工程和地面土石方工程开挖设计的能力;掌握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B3掌握矿山常用机电设备的性能,具有正确选择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设备,进行日常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能力;
B4掌握破碎、磨矿、浮选、重选、磁选、电选的基本原理、工艺和方法,了解主要选矿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B5 系统地掌握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计算、选矿设备的选择和计算、选矿厂总体布置和设备配备,具有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掌握选矿工艺试验的方案制定方法、试验设计方法、试验设备操作、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B6 掌握非金属矿资源利用、二次资源利用、矿物材料加工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C.素质要求
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及社会服务意识。
C1思想政治素质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乐于奉献的精神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有艰苦朴素、团结合作、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C2 业务素质:拥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C3身体素质: 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三 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结合有色金属产业,培养以有色金属采矿、选矿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加工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以矿业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业对矿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的特点,以采矿工程、矿物加工两个专业方向,构建既能体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平台的要求,又能适应学生向采矿和选矿两个不同专业方向发展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学科基础课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机械、电工学、计算机科学、矿业经济等;专业课程融合了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两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更宽的专业知识面。在专业平台上,采选并重;在专业方向上,设立矿物加工、采矿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深度、前沿技术;加强实践环节、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现代科技和素质课程教育,提高人才对未来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适应性。
(二)特色课程
⒈校内外合授课程
此类课程部分由校外兼职教师在校外工程实践基地进行授课,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如《矿物加工学》、《矿床地下开采》等课程。
⒉研究型课程
此类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专业前沿理论和发展新动向,部分课程由在行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授课,如《矿物加工前沿技术》、《矿业学科进展》等课程。
3.双语课程
浮选药剂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2.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必修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33 | 8 | 23.5 | 34 | 8.5 | 23 | 34 | 6 | 170 |
4.其他选课说明
(1)通识选修课
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 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学生不少于4学分;自然科学类为文科(哲、经、法、文、管)类学生必选科目,每个学生不少于4学分;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
(2)专业选修课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设置多门专业选修课,分布在第3、4、5、6、7学期中,每个学期提供1-8门选修课程。学生分别在第3、4、5、6、7学期中至少选修相应方向22学分的专业修课程,并且要求尽可能分散在第3、4、5、6、7学期选课,不能集中二个学期选修完。实验课程专业选修课中,实验课程至少修满1学分。
(3)实践教学环节课程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有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要完成34学分的实践必修和6学分的实践选修。
(4)关于普通话要求的说明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完成“普通话测试”。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33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形势与政策 | 2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
大学英语(一) | 2 | ||
大学英语(二) | 2 |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
创新创业基础知识 | 2 | ||
领军人才素质教育 | 1 | ||
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 | 1 |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1 |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 | 1 | ||
其他 | 4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高等数学I(上) | 5 | ||
高等数学I(下) | 5 | ||
线性代数 | 2.5 |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
大学物理I(上) | 4 | ||
大学物理I(下) | 2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工程化学 | 3.5 | ||
工程化学实验 | 0.5 | ||
电工电子学 | 4 |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3.5 | ||
工程力学(一) | 4 | ||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 3 | ||
地质学与矿物学 | 3 | ||
矿物岩石鉴定实验 | 1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3 | ||
工程流体力学 | 2.5 | ||
环境工程 | 2.5 | ||
机械设计基础 | 3.5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矿物加工学(1) | 1.5 | ||
矿物加工学(2) | 3 | ||
矿床露天开采 | 1 | ||
矿床地下开采 | 3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岩石力学 | 2 | ||
矿山测试技术 | 2 | ||
矿业经济学 | 2 | ||
工程项目管理 | 2 | ||
矿山机械设备 | 2 | ||
运筹学 | 2 | ||
冶金概论 | 2 | ||
地质灾害防治 | 2 | ||
爆破工程 | 2 | ||
工程地质学 | 2 | ||
矿井通风 | 2.5 | ||
科技英语基础 | 2 | ||
工程测量学 | 2 | ||
专业英语 | 2 | ||
矿物化学开采 | 1 | ||
井巷工程 | 2 | ||
矿山数字化技术 | 2 | ||
控制爆破 | 2 | ||
采矿设计原理 | 2 | ||
矿业学科进展 | 1.5 | ||
矿山安全技术 | 2 | ||
充填理论与技术 | 2 | ||
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 | 2 | ||
通风工程实验 | 0.5 | ||
爆破工程实验 | 0.5 | ||
矿物学 | 2 | ||
实验设计基础 | 2 | ||
有机化学(二) | 3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 | ||
物理化学(三) | 3.5 | ||
物理化学实验(三) | 1 | ||
浮选药剂 | 2 | ||
冶金概论 | 2 | ||
矿物加工研究方法 | 2 | ||
选矿厂设计 | 2 | ||
粉体工程 | 2 | ||
矿物粉碎系统操作与优化 | 2 | ||
科技英语基础 | 2 | ||
专业英语 | 2 | ||
废水处理 | 2 | ||
二次资源利用 | 2 | ||
生物化学选冶技术 | 2 | ||
矿物加工前沿技术 | 1.5 | ||
矿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 2 | ||
非金属矿物加工理论与基础 | 2 | ||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 2 | ||
非金属纳米矿物材料 | 2 | ||
矿物浮选晶格缺陷 | 2 | ||
矿物浮选固体物理 | 2 | ||
矿物界面科学 | 2 | ||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 | 2 | ||
选矿药剂结构与性能 | 2 | ||
矿物加工实验(1) | 0.5 | ||
矿物加工实验(2) | 0.5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
普通话测试 | 0 | ||
劳动 | 0.5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金工实习 | 2 | ||
认识实习 | 3 | ||
生产实习 | 3 | ||
毕业实习 | 3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
专业课程设计 | 2 |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2 | ||
文献检索 | 1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
逻辑学与思维训练 | 1 | ||
工程训练 | 2 | ||
矿物加工实践 | 2 | ||
爆破工程实践 | 2 | ||
工程测量实践 | 2 | ||
导师课程 | 2 |
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广西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广西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广西大学材料与化工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广西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材料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介绍
材料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培养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系统掌握安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业务素质较高,综合素质良好,知识结构合理,知识面宽,工程技能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A.知识架构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专业始终秉持以工业安全为重点,按照“宽口径、强基础”的课程设置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广西区工业安全特点,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办学目标,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专业把握安全生产领域发展趋势,响应行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坚持学生的人文、科学、工程等综合素质培养,坚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以工学能力培养为平台基础,强化安全工程专业能力培养,注重与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培养;专业不断培养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工程应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研与工程能力培养,形成专业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
1.校内外合授课程
此类课程部分由校外兼职教师在校外工程实践基地进行授课,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如《防火防爆》等课程。
2. 双语课程
安全工程专业开设双语课程为安全系统工程学、专业外语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8年;
2.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3.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其他选课说明:
⑴通识教育课程 包含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其中通识必修课程33学分,通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累计不少于41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即创新创业基础知识、领军人才素质教育、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等。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学生不少于4学分;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课程。
⑵学门核心课程 本专业属于工科门类,提供了5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共23.5个学分,分布在第1、2、3学期中,全部为必修课程。
⑶学类核心课程 本专业属于矿业工程类,共有15门学类核心课程,共35.5学分,分布在1、2、4、5、6、7七个学期中,全部为必修课程。
⑷专业必修课程 本专业必修课程有4门,共8个学分,全部为必修课程。
⑸专业选修课程 本专业选修课程有23门,共51个学分,要求学生选修大于等于22个学分。应在第七学期结束时,完成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
⑹集中性实践环节说明 包括集中实践必修和集中实践选修。其中集中实践必修共36学分,15门课程。集中实践选修为4学分。集中实践环节由劳动、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普通话测试、通识实践与实训、实习与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8部分组成。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41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二)学门核心课程(23.5学分)
(三)学类核心课程35.5学分)
(四)专业核心课程(8学分)
(五)专业选修课程(22学分)
(六)集中实践(共40学分,其中必修36学分+选修4学分)
六、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
无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若干名)
八、专业责任教授(1名)
附件:
1.2017年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方案
2.广西大学2017版培养计划通识教育课程、学门课程及集中实践方案
3.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模版(中英文版)
材料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学 专业代码:080502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天津城建大学为例
材料学 080502——我校2014年招生目录中无此招生专业。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机电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上海材料研究所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扬州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青岛理工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矿冶研究院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青海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2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22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23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4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5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8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1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5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8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4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9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7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8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0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61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6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65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66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6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C+ |
70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71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7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73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7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78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C+ |
79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C+ |
8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3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86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88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89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C |
9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96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C |
99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02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C- |
106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107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08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9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110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112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116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120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121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122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C- |
材料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2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22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23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4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5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8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1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5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8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4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9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7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8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0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61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6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65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66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6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C+ |
70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71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7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73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7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78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C+ |
79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C+ |
8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3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86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88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89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C |
9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96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C |
99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02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C- |
106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107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08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9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110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112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116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120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121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122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材料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清华大学 | A+ | 12 | 四川大学 | A | 23 | 燕山大学 | A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13 | 山东大学 | A | 24 | 吉林大学 | A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14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25 | 上海大学 | A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5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26 | 重庆大学 | A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6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6 | 同济大学 | A+ | 17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28 | 湖南大学 | A |
7 | 东北大学 | A+ | 1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29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9 | 天津大学 | A | 30 | 昆明理工大学 | A |
9 | 浙江大学 | A | 20 | 东华大学 | A | 31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21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32 | 武汉科技大学 | A |
11 | 中南大学 | A | 22 | 合肥工业大学 | A | |||
B+等(48个):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
||||||||
B等(48个): 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济南大学、西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庆石油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 |
||||||||
C等(32个):名单略 |
2015-2016年材料学专业学校排名
|
|
|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83 |
2 | 清华大学 | 5★ | 183 |
3 | 浙江大学 | 5★ | 183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5★ | 183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183 |
6 | 北京科技大学 | 5★ | 183 |
7 | 山东大学 | 5★ | 183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5★ | 183 |
9 | 天津大学 | 5★ | 183 |
10 | 四川大学 | 5★ | 183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183 |
12 | 武汉理工大学 | 4★ | 183 |
13 | 中南大学 | 4★ | 183 |
14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183 |
15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83 |
16 | 东北大学 | 4★ | 183 |
17 | 北京化工大学 | 4★ | 183 |
18 | 同济大学 | 4★ | 183 |
19 | 燕山大学 | 4★ | 183 |
20 | 吉林大学 | 4★ | 183 |
材料学考研考什么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材料学 专业代码:077302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2材料学专业考研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广西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大学报录比、广西大学考研群、广西大学学姐、广西大学考研真题、广西大学专业目录、广西大学排名、广西大学保研、广西大学公众号、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 推荐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参考书目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QQ群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难吗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考试科目
- 广西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分数线
- 广西大学材料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 广西大学材料学研究生辅导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参考书目
-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材料学保研夏令营
-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材料学保研
-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材料学保研细则
-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材料学保研条件
-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保研夏令营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论坛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分数线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真题
- 山东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考研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郑州大学材料学考研
- 江汉大学材料学考研
-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考研
-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南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广西大学材料学考研
- 河南大学材料学考研
- 云南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考研
- 兰州大学材料学考研
-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青海大学材料学考研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武汉大学材料学考研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开大学材料学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考研
- 河北地质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暨南大学材料学考研
- 江苏海洋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南大学材料学考研
-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考研
- 福州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天津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苏州科技大学材料学考研
- 厦门大学材料学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郑州大学材料学考研
-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
-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江汉大学材料学考研
- 中南大学材料学考研
- 天津大学材料学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
-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
-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陕西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
-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学考研
广西大学研究生学姐
加学姐,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广西大学考研网由广西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广西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