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之家”,关注【之家】微信公众号,在之家微信号输入【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安徽中医药大学保研、安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安徽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药物化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安徽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药物化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药物化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药物化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中提供了有关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考研难吗
药物化学 [100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02)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现代分离技术(03)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04)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药学综合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药学综合二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8)药学综合三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药物化学、中药化学或有机化学 ,任选一门。
药物化学 [100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02)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现代分离技术
(03)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
(04)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5)药学综合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药学综合二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药学综合三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药物化学、中药化学或有机化学 ,任选一门。
药物化学硕士点于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是安徽省较早能够培养药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2009年学位点中中药药物活性物质结构修饰与改造方向被列为中药学博士点立项建设方向之一。学位点围绕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现代分离技术、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纳米制药和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等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化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一、导师队伍
    现有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主任药师)10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副主任药师)7人。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安徽省药物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所作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
    以中药等天然药物中已知的活性成分为先导物,按现代药物化学原理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研究其构效关系,以发现活性更好、副作用少的活性分子,供创新药物研究。
 
2.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
    以与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关的生物分子为靶点,以内内源性或天然活性先导物为模板,开展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研究。运用新反应、新试剂、新技术对药物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探索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工艺路线和条件。
 
3.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及活性筛选
    以安徽道地中药等特色中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分离结构新颖或具有特殊功效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从而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新药研究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4.药用材料和药物制剂新技术
    以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材料和非降解材料及双亲材料为基本物质基础,进行药物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现代药物传输系统制备技术的研究,中药有效部位分离膜的研究,结合纳米技术,开展药物的纳米乳、纳米混悬体和纳米粉体的研究。
 
5.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
    传质与分离是制药过程工业中最常见的单元操作,针对制药过程品种多、产量小、成分复杂、工艺路线长的特点,本研究方向主要进行面向制药工业的新型传质与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膜分离技术、萃取技术、吸附技术、结晶技术及干燥技术等,主要涉及这些技术应用参数的选定、模型的建立,工艺的优化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等。
 
三、研究条件
    学科依托安徽中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现代中药安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中药提取工程中心、中药分子药理学研究室等共享研究平台,同时建有现代分离技术平台、药物合成及虚拟筛选平台、制剂新材料和技术研究平台,研究条件能够基本满足主要方向的研究需要。
 
四、研究水平
    学位点围绕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现代分离技术、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纳米制药和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等主要方向开展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基金项目等各类研究项目2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6篇,其中SCI收录19篇,Medline收录8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其中1项同等专利获欧洲专利局授权,申请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药物化学领域具有有一定影响力。
 
五、教学与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于2011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从课程教育、学术活动、科研能力、生产实践等环节对研究生进行培养。鼓励硕士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安排20学时以上的实验课教学;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次本专业的学术交流会议;在公开出版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选题要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有理论意义或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自建点以来,共招收培养61名研究,;毕业生中有考取博士在复旦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等继续深造;大部分的毕业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从事与药学专业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管理工作
    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并经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公布。研究生培养实行研究生部、药学院、硕士点三级管理的导师负责制。药学院、硕士点和导师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活动、课题研究、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的指导、检查和考核。研究生部负责课程教学组织、教学计划落实、论文送审评阅、毕业和学位审核等工作,并对研究生培养的诸环节进行督查。


  药物化学硕士点为2006年新增硕士点,本学位点以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基础化学等学科为依托,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具有老、中、青专家梯队。本学科已成为安徽省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研究、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和药物合成工艺研究的最重要基地,为制药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药学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一)药用材料和纳米制药;
  (二)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
  (三)天然药物活性成份现代分离技术和结构修饰与改造。

  在药用材料和纳米制药研究方面,一直从事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高分子材料在药物生产中的运用。将药用新材料、新技术用于药物生产新工艺和药物新剂型的研究,通过研制新材料制作具有纳米孔径的介孔材料及双亲材料,可用于:①中药材浸提液中活性成份和活性部位的分离与提取,鉴于中药水提液成分的复杂性,本方向侧重于抗污染分离膜的研制和分离方法的研究;②利用材料的双亲特性和介孔特点将药物进行纳米级分散,并进一步研制成纳米药物制剂。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利用材料的可反应性和介孔特性研制药物的控释装置和靶向装置。本方向的重点是药物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的研究。承担了省“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药材生物碱的膜法分离”、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中药材小分子有机药物分离膜的研制”等多项科研课题。

  在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方面,一直致力于药物合成、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和药物合成工艺的研究,尤其注重于药物合成工艺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手性药物不对称合成方法的研究和药物合成路线的合理设计及优化。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修饰岩白菜素的化学结构延长半衰期提高疗效的实验研究”、安徽省教育厅“新莪术二酮的提取、分离、鉴定和相关药效学作用初步研究”和“芦根多糖的提取纯化和保肝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等科研课题。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合成和结构改造方面成果明显,利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出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完成了Ⅰ类新药的药学资料。在研究中药葛根等有效成分的基础上,研制成抗糖尿病新药“糖人康”。在研究叶绿素的基础上,结构改造得到叶绿素锌,创造出有价值的新品种。由中药藤黄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新藤黄酸,通过对其结构修饰后制备而成的抗肿瘤药(为中药一类新药),工艺先进,提取收率和产品纯度高,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承担了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一类新药—新藤黄酸及注射用新藤黄酸原料药、冻干剂的临床前研究”、安徽省科技厅“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新藤黄酸冻干粉针剂的研制”和安徽省教育厅“瓜蒌皮水溶性成分研究” 等科研课题

  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65篇,其中被国外权威期刊索引收录5篇;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3项,出版教材10多部,其中《制药工艺学》为主编单位。

药物化学 [100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物设计及合成工艺研究(02)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现代分离技术(03)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04)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药学综合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药学综合二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8)药学综合三
④(--)无
备  注: 复试专业课:药物化学、中药化学或有机化学 ,任选一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物化学     专业代码:0780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依托1952年建校时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原化工部重点学科、现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原化工部重点学科、现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等,并较早设置药学的本科(1999)和研究生(2002)的培养方向,2002年设制药工程本科专业,2006年药物化学二级硕士点获准授权(100701),2007年单独招生。2008年药物化学学科进入沈阳化工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天然活性物质的结构改造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抗感染药物的研究;3、促智药物的研究;4、无机药物化学的研究;5、甾体化合物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6、药物及有机中间体的合成。

专业点分布

沈阳化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物化学     专业代码:100701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天津理工大学为例:100701 药物化学
研究方向:  l、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构修饰及全合成
2、新药的开发和药物合成工艺
3、合理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构修饰及全合成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采用现代化的分析、分离手段,开展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新的活性物质的寻找工作,从传统中药中追踪发现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机制,进而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
新药的开发和药物合成工艺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以药物及中间体化学、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和新药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化学药物的合成及生产工艺研究。
合理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技术寻找先导化合物,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药物构效关系研究,参考天然配体或底物的结构特征,设计新结构药物。
开设的主要课程:高等有机化学、有机结构波谱分析、半微量有机合成技术、高等生物化学、药物化学专论、生物合成概论、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植化方法学、天然化合物结构分析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知识产权法、现代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中药成分代谢化学、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去向:国家、省市级医药、精细化工等相关行业的研究院所、理工类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产品技术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为2.5年,授医学硕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天津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南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海南医学院 重庆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大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7 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1007 药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药物化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药科大学 A+ 6 重庆大学 A 11 复旦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7 武汉大学 A 12 广东药学院 A
3 沈阳药科大学 A+ 8 暨南大学 A 13 浙江工业大学 A
4 中国海洋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5 四川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B+等(20个):延边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烟台大学、贵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B等(19个):南京工业大学、昆明医学院、苏州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大理学院、河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佳木斯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C等(14个):名单略
2015-2016年药物化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药科大学 5★ 117
2 北京协和医学院 5★ 117
3 浙江工业大学 5★ 117
4 北京大学 5★ 117
5 沈阳药科大学 5★ 117
6 四川大学 5★ 117
7 中国海洋大学 4★ 117
8 复旦大学 4★ 117
9 山东大学 4★ 117
10 中山大学 4★ 117
11 天津大学 4★ 117
12 郑州大学 4★ 117
13 中南大学 4★ 117
14 南京大学 4★ 117
15 浙江大学 4★ 117
16 华中科技大学 4★ 117
17 南方医科大学 4★ 117
18 上海交通大学 4★ 117
19 苏州大学 4★ 117
20 首都医科大学 4★ 117
 
药物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不同的学校考得还不太一样,以中科院药物所为例,考研的科目有四门:政治,英语,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
 
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药物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有着扎实的生化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则也有着多方面的就业机会,一是可以进入日用化工行业,二是可以进入生化药品行业,三是可以进入石油化工行业,四是可以直接进入制药和从事药物制剂开发、研究、质检以及销售代理岗位。
药物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药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男生就业比较乐观,在药学领域,单从技术上考虑,药物化学是最有前途的,薪资也比较高。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类药物研究单位,有机化学研究所、医药生产企业和药政机构等单位,也可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
 
药物化学考研参考书:
考试科目及代码 参考书目,编著者及出版者、版本
710 药学基础综合(一)
分析化学部分:
1.《分析化学》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部分:
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理学部分:
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学部分:
《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1 药学基础综合(二)
分析化学部分:
1.《药物分析化学》倪坤仪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部分:
《有机化学》(专科)王礼琛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生理学部分:
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学部分:
《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3有机化学
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714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11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812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版,2012年6月。
《医药企业管理学》邱家学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6月。
813化工原理(考试带计算器) 《制药化工原理》王志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8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4年11月。
816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周长林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
817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邓玉林编,科学出版社。
349药学综合
考试内容包含药剂学药理学、药事法规三部分,参考书目为:
《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第七版,2011年。
《药理学》钱之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三版。
《中国药事法理论与实务》邵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药事管理与法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内容包含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三部分,参考书目为:
《天然药物化学》吴继洲、孔令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8月。
生药学》李萍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8月。
《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2007年。
 
业务课复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不作业务课命题依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编著者及出版者、版本
制药工程学 《制药工程学》王志祥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药物化学-有机合成综合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新编有机合成化学》黄宪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此参考书目也适用于面试部分的实验题目)
物理化学和药剂学综合
《药剂学》崔福德主编,第五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梁文权主编,第二版。
《药用高分子材料》郑俊民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物理化学》候新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药物光谱分析、药物色谱分析和药物分析综合
《有机光谱分析》张正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色谱分析》丁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综合
《药理学》钱之玉主编,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
《药物毒理学》周立国主编,第二版。
制药工程学-化工原理综合(各占50%)
《制药工程学》王志祥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制药化工原理》王志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临床医学概论和临床药理学综合(各占50%)
《临床医学概论》戴德哉主编,科学出版社。
《临床医学概论》于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王怀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综合(各占50%)
《药理学》钱之玉主编,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王广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吴继洲、孔令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8月。
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复试科目) 《药理学》刘国卿主编,第二版,2006年。
波谱解析 《波谱解析》孔令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11年。
生药学 《生药学》李萍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8月。
中药生物技术 《中药生物技术》余伯阳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2007年。
中药分析学 《中药分析学》王强、罗集鹏主编,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中药资源学
《生药资源学》郑汉臣主编,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药用植物资源学》郭巧生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分子生物学 《药学分子生物学》史济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周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王旻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2009年8月。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周长林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序列分析》方慧生主编。
《药物生物信息学》郑珩、王非主编。
《生物信息学》赵国屏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药理学或药剂学,管理学原理,药事法规(各占1/3) 《药理学》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8年1月。
《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第七版,2011年。
《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版,2012年6月。
《医药企业管理学》 邱家学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年6月。
《中国药事法理论与实务》邵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新版GMP教程》梁毅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药理学或药剂学,微观新利18首页登录数学(各占1/3) 《药理学》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8年1月。
《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第七版,2011年。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数学》不指定参考书
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各占1/2) 《医药市场营销学》冯国忠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战略管理》(第10版)[美]弗雷德·R·戴维 著,李克宁 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现代仪器分析
《药学实用仪器分析》陈玉英主编,杜迎翔、严拯宇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分析化学》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合成综合
《有机人名反应、试剂与规则》黄培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 
《当代有机合成方法》卡拉瑟斯,科德哈姆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版
药物化学和药物设计综合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药物设计学》仇缀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计算机综合
《C++程序设计》吴乃陵、况迎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计算机网络》吴功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医药数理统计 《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高祖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最新版。
药物合成基础和药物分析综合(各占50%)
《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分析化学》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临床医学概论和临床药物治疗学综合(各占50%)
《临床医学概论》于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版。
《临床药物治疗学》 姜远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版。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吴继洲、孔令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8月。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王旻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2009年8月。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版,2012年6月。
《医药企业管理学》 邱家学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年6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