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整理发布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和研招数据,加学姐微信,可免费咨询

我们还提供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都可加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微信沟通。

+华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领免费真题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怎么样

华东师范大学校徽

华东师范大学怎么样?

观点一

1.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一堆公家的毛病

这里拿后勤举例和开炮,是因为后勤是被学生批评得最多的,吃、住、洗澡、校车的事都归后勤负责,但后勤搞后台的那群人的整体素质和责任心,不值一提。不过后勤前台的那些人,就是我们常接触的宿管、清洁阿姨、食堂大妈等,大部分是非常nice的。他们直接与学生接触,常常能留下不错的印象。后勤的槽点实在太多,但学生给差评,也不影响这群人的工资。
当然,其他的一些部门,屁事也很多。比如校内社团办个活动借个场地什么的,要掏钱不算,手续要一大坨,到处跑一圈经常还搞不定,典型公家嘴脸。但另一个比较清晰的事实是,有些事是不能怪人、怪制度的,而是没办法。比如财务相关问题,肯定要弄清楚,以免有纠纷,这个一旦有问题就严重了;比如办活动的安全问题,真要出了事,擦屁股的还是学校。谁都不敢出来说,有问题我担责,于是大家就只能尽可能地让自己手上的事情是按规矩和流程来。总的来说,这方面的事比较复杂,而且体制内的单位都不可避免,所以尽管华师做得不够好,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除了后勤,这所学校的很多人,在用心对待学生

在其他的几个回答里有同学已经说到这点了,自己认识的某些老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就我自己在软院的经历来说,绝大部分老师对于学生还是很认真的,你有问题去问或者找他帮忙(当然,不是只在期末的时候)他都很热心。不少回答说到这个我就不重复了。我需要说的,是补充些其他的「老师」。这里,把老师加上引号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找很多人解决问题时,他们其实只是职能部门的员工,严格上说不能称为「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后勤的那些人传你什么了?团委的那些人给你解什么惑了?不能说在大学里工作的就都是老师了吧。而对于学生来说,喊这批人为老师到没啥,一方面这么喊最方便,显得尊重,另一方面大家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包括我也是这样的。
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你在生活上遇到问题,即使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你也可以找到学校里其他人帮忙解决,而且途径是公开且明显的,只是你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就我个人体验而言,我在这里待了3年半,绝大部分事情都是分分钟能找到哪个部门管,联系谁,怎么联系。所以我一直过得比较舒服,没什么闹心的事。而且我经常在无意间想到某些东西,再去看看,学校已经早考虑到了,并且做了工作。因为你能遇到的问题,几乎可以肯定其他不少同学也会遇到,相应的处理方式这群人都麻利得很。这是处理问题上的。还有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关怀和思考,在我看来华师做得是非常不错的。

3. 毫无疑问,这个学校也有着一撮不配称为老师的老师

不知道地理系那么高的排名是怎么弄来的,是用钱买来的吧。这些排名也不知道是谁在排,是吧。(当时可能忘了,下面坐的是一堆地理系的学生)
我们这里应该没有孤儿吧,他们条件差,通常是考不上大学的。

这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话?而且还是在中国顶尖的师范大学里。
另一个是我很熟悉的,软件学院的杨教务。这个说起来软院的学生都比较清楚,邮件几乎不回,做事常不靠谱。要是小事我都忍了,上次有个事的确让我很不爽。某同学的日语课成绩因为教务输错,从满绩变成了1.5,去找教务得到的答复是:输进去了就不能改,明年重修刷过来。你们谁听说过这么坑学生的?一个4学分的课你说重修就重修?后来这个同学去找学校的教务,才把事情办妥了。这事与我无关,所以我也只能不爽一下,真放我身上,我肯定会和她聊聊人生教教她怎么做人。
不可否认,这个学校的少数老师、职工是很不负责任不称职的。

但还好的是,他们都是对我们不那么重要的人,数量也非常少。现在华师这样的985大学招专业课的老师进来,没个博士学位+留学经历,别想了。能符合条件的人,不至于会脑残成上面这样。

4.华师是一所在拥抱变化的大学

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不少人会回答:变化本身。
华师在推陈出新方面让我比较满意,官网首页的响应式页面是国内大学里很早就用上的;教务处推出新的选课系统是对传统选课方式的革新(尽管也是借鉴的国外大学);为老师上课提供sakai平台(这个也是借鉴的国外)。不管这些新东西是好是坏,是不是合适,但有这种尝试和跟进总是好的。我自己和华师的信息办有些交流,还比较熟悉,我知道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做一些事情,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大学毕竟不是互联网公司,不能乱砸钱,也没有什么试错的机会,所以每一个新的东西上线都要追求一个“稳”字。这常常限制了很多好点子的实施。很多学生总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没有xx功能,为什么xx要设计成这么麻烦。大部分时候,只是因为那群人考虑和顾及的东西,比你多得多。制度上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在优化,最近的:现在你丢了校园卡去补办,1天后就可以拿到新卡了,以前是必须等3天。这不是技术上做不到,我个人感觉也不是有什么顾忌,其实就是一个制度更改的问题,当初不知道是谁脑子一热定了这个3天的规矩,而实际上没什么用处。提前交20块的补卡费,换3天顺利地进图书馆进宿舍去食堂吃饭总是值得的。真有人捡到你的卡还回来,1天也往往是够的。
学校的功能性站点上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对学生的某些需求也没有实现(比如网上充校园卡)。但的确只是进度慢了些,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磨磨唧唧的,而不是故意不去做。


观点二

先说优点。985,211,这些硬件条件在校期间体会不到有什么优势(闵行图书馆和教学楼许多设备上面写着是来自985的经费),但这是今后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至少意味着不会因为学校等级的问题轻易被HR淘汰掉。对师范专业来说,很多以前的校友现在已经是中学校长、副校长了,托校友们的福,每年师范生就业率高,去各个市重点中学教书的同学也很多。另外,出国的同学也比较多,近年统计在美国人数都排在全国大学前十几名,可能是因为坐落上海观念更开放吧。

在校期间生活自由。当年身在闵大荒,寝室有空调,晚上不断电,早上无晨跑,24小时网络,已经比其他上海大学的小伙伴们幸福很多了。宿管阿姨从来没检查过违规电器,在宿舍涮火锅也不会跳闸,寝室楼下有自动售货机,附近就是超市和便利店,生活好自在。

闵大荒的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号称上海第三大图书馆,图书杂志更新快,宽敞明亮座位多,除了期末考试前一座难求,平时都是避暑胜地,翻翻书看看杂志,饿了出门吃个饭,实在是避暑胜地。虽说外形盖得像马桶,去马桶楼上多媒体教室看个电影还是蛮开心的。

名师和高水平讲座。作为文科生,华师大的师资还是蛮有吸引力的。许继霖,沈志华,杨奎松,茅海建,萧延中…… 这些教授的著作都非常值得一读,而且经常在校举行学术沙龙和讲座。另外还有周宏,洪亚非这种讲课非常有特色的好老师,华师大的同学们你们懂的…… 在校期间,听过许多的讲座,记得的有陈丹青,梁文道,许子东,陈嘉映,江南春,苏童等,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沙龙,谈城市文化建设的,很有趣。

学校氛围轻松自由,和其他优秀大学相比,个人觉得华师大没有那么市侩和刻意讨好社会需求。作为文科生,觉得世俗对华师大的影响不像其他学校那么明显,每天都在谈论offer和求职,当然华师大的就业服务不给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个人喜欢这种象牙塔的感觉,也觉得华师大的同学普遍比较单纯,有时候大家在一起会讨论很形而上的东西,也许相比找工作的话题,这种氛围更吸引我这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说说缺点。首先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上海前面有复旦交大同济难以超越,后面有上财上外迎头赶上,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师范院校总觉得这种定位有点尴尬。只要是华师大毕业的总被贴上”老师“的标签,其实我们是综合性大学有许多非师范专业啊喂!

再就是自由是把双刃剑,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强,寝室不断电可能导致娱乐活动持续得很晚,比如打牌或者打游戏,可能会影响早睡早起认真学习的同学,寝室风气很重要,一个寝室都是早睡早起集体考研的有,一个寝室通宵打游戏早上集体翘课的也有。修行还是靠个人。

社团活动好无聊。作为华师大学生我觉得社团活动真是不够丰富多彩啊,毕业后印象深刻的活动想都想不出来。我曾经也是混学生会的,知道作为组织方来讲,院系的经费支持真是少,没办法谁让咱校这么穷呢…… 创意再好,也是要花钱的,所以希望后来人能把社团活动搞得热闹一点啊,要不大学生活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生活设施就不吐槽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记得暑假宿舍楼厕所堵了一个星期没人管,那味道让人不敢相信,食堂总是舍不得开空调,闵大荒出了校门没有任何能逛的地方,宵夜离得又远又难吃,真是羡慕中北啊……

对了,我觉得华师大的本科和研究生应该分开评价,接触下来本科生和研究生风格差别挺大的。
 



官方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近年来,学校秉承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前身学校"自强不息"、"格致诚正"的精神和学思结合、中外汇通的传统,追求"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规范,按照《华东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华东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着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在2020年左右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目前设有3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26个全日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理工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个书院:孟宪承书院、经管书院;11个实体研究院(所、实验室):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艺术研究所;1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另有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截止到2016年3月,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14,079人,其中本科生13,878人,专科生201人;在校研究生15,00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21人,硕士研究生8,875人,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3,208人;留学生4,215人。学校有教职工3,982人,其中专任教师2,215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708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1人,中组部"QR"(含"青年千人")入选者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3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3人,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6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入选者15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及后备"入选者24人,上海市"QR"入选者15人,"紫江学者计划"入选者75人,"双百人才计划"入选者(含紫江优秀青年学者、紫江青年学者)59人。学校现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可授予19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9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教育学原理、自然地理学等13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高峰I类学科、1个上海高峰II类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学校理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2个上海市高校智库。学校主办和承办近30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资料约462万册。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法国巴黎高师集团、弗吉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墨尔本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纽约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2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法国巴黎高师集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生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9所孔子学院。
  •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ecnu.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
  • www.yjsy.ecnu.edu.cn
  • 联系电话:021-54344721
  • 邮箱:无
  •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 华东师范大学VR全景航拍地图
  • 华东师范大学VR全景航拍地图

相关考研院校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伊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南阳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合肥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宁夏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安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安阳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泉州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洛阳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绵阳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长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阜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鞍山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