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安徽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姚玉芳
姓名:姚玉芳
性别:女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
姚玉芳,女,教授。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国医堂)注册执业医师,全国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1986年在全国教师进修班攻读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优秀。1982年起,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工作达10年之久。1991年调任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专任针灸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在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兼任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教学水平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主讲课程为《针灸学》、《针灸医籍选读》、《古代针灸文献研究》。兼授课程为《医学心理学》。主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耳针对NIDDM患者糖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主持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耳针、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等;主持/参加教学研究项目“不同专业《针灸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系列教材建设”,分别获得校级、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省级、院级科研项目5项。参编《医学心理学》、《中外誉称大辞典》、《医学伦理学》等著作6部,在《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中医杂志》等发表论文30余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唐巍
姓名:唐巍
性别:女
出生年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中医药和针灸防治与康复
唐巍,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副院长。安徽中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国针灸学会安徽针灸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医学、针灸学、康复医学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康复评定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国际高等中医院校(中英文版)系列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针灸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先后承担了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或方向)本科生的《针灸学》、《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临床康复学》、《人体运动学》、《医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曾获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以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
研究方向明确,潜心于脑血管疾病中医药和针灸防治与康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级、厅局级科研、教研基金项目1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1项,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吕亚芳博士研究生科研资助基金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安徽省级科研成果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运用中药、针灸和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消化、呼吸,运动系统等病症及部分妇、儿科病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唐照亮
姓名:唐照亮
性别:男
出生年月:
职称:研究员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 针灸调整、艾灸疗法作用机理、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唐照亮,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室主任,安徽省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安徽省灸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73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直从事针灸原理、经络实质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针灸调整、艾灸疗法作用机理、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教学课程:1996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部分教学课程:生理学、电生理学、实验动物方法学、循证医学、康复医学。
研究经历与成果:高校从事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科学职业道德。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与部省级课题二十八项,取得十二项研究成果,八项获奖,均为1-2名主要完成人。在国内外学说刊物上发表论文112篇,出版学说专著三部,其中一部为英文版:Alternative Treatments for HIV Infection (艾滋病感染的替代治疗),由美国纽约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针灸调整作用方面有专长、尤其在灸疗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成绩,在国内外针灸界有一定影响。
主要研究工作:近五年来连续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和“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机理的研究”课题。另外还主持了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学科课题等。先后开展具有开拓和创新性的灸法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方法与水平:依据中医理论,应用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实验方法,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和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多学科、多层次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继承和发展传统灸法,积极钻研,勇于创新。有关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了相关系列研究论文多篇,为国内同行专家所肯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获200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学术思想: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艾灸的抗炎免疫(扶正祛邪)和改善循环与代谢(活血化瘀)等作用,是灸疗防病治病的作用基础,形成了主攻研究方向,进行系统研究攻关,该研究现已成为我省针灸学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和特色之一。
学术交流:主持召开过三届全国灸法学术大会,推动灸法的应用与研究、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针灸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第一至第五届世界针灸大会连续受到邀请参加,曾赴美国、法国、阿根廷、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扩大我院针灸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与学说地位。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张庆萍
姓名:张庆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针刺对脑病作用机理研究。
张庆萍:教授,女,现年47岁,江苏省扬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同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现任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针推临床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委员会理事。主要担任本科生及硕士生的《针灸学》、《针灸治疗学》课程,以及本科生的《循证医学》课程。曾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著4本。参与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写。分别承担和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卫生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多项。1992年、2002年曾二次应邀出访前南斯拉夫、法国、意大利等国并指导当地的针灸教学及临床工作。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杨帆
姓名:杨帆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6年10月
职称:副研究员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针刺对脑病作用机理研究。
杨帆 男,1966年10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医学硕士, 副研究员,针刺机理研究室主任,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针刺对脑病作用机理研究。目前在研课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及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针刺调节钙紧张态对癫痫继发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课题:去风定痫针刺法对实验性癫痫大鼠海马结构内NO—cGMP通路的作用研究;安徽省教委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电针对癫痫大鼠海马内NO—cGMP—Ca2+信息通路作用研究;同时主持安徽省重点科研应用项目:小儿腹泻磁药脐疗带的应用研究。发表论文16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牛淑平
姓名:牛淑平
性别:女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①中医文献;②新安医学。
牛淑平,女,现为针灸骨伤临床学院教授、针推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医文献硕士点导师。1982年12月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7月安徽中医学院中医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2007年为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
主讲《黄帝内经》及针灸文献相关课目。有多年从事教学及临床医疗工作的经历。
主要研究方向:①中医文献;②新安医学。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周美启
姓名:周美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7月
职称:教授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
周美启,男,1963年7月出生,汉族。医学博士,安徽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处副处长、学报编辑部主任,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曾先后担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针灸系实验针灸学教研室副主任和中国援萨摩亚医疗组组长等职务。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主讲《实验针灸学》、《针灸学》和《医学英语》等课程,以编委身份参与新世纪中医药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的编写。主要研究方向为经脉-脏腑相关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以主要参加者身份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穴典》临床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安徽省二00五年度科技重点科研项目各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曾主持或参加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九五”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国家科学技术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课题各1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6篇,专著3部。获省级科技成果2项,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各1项,以及萨摩亚卫生部个人和集体荣誉证书。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导师:胡玲
姓名:胡玲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
胡玲,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院长,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安徽省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安徽高校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国家三级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主任。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陈香梅教育奖获得者。受聘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文献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灸分会常务理事;国家中管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国家核心期刊《针刺研究》、《中国针灸》编委,《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编委等。
从事针灸教学、临床与科研近30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主讲《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等课程。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其主持的教改项目“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为省级精品课程《经络腧穴学》课程负责人。编写并出版学术专著近十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担任全国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副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副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副主编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安徽省科技成果4项。目前在研项目有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穴位效应规律研究”、“艾灸的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以及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针灸装置研究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培养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近20人。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妇科疾病和内科杂症,如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胃痛、便秘等,对针灸治疗肥胖症、颈椎病、亚健康状态也有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导师:徐维平
徐维平
,男,1964年3月出生,博士,主任药师;致公党党员,安徽省立医院工作;中医学院药剂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药理、药剂(药物纳米制剂)、药物分析等。
1.主要社会兼职情况
1)中国生物工程协会委员;
2)安徽省循证医学学会秘书长;
3)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药物与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4)《中华老年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5)《中国药业》编委;
6)安徽医科大学药理硕士生导师;
7)安徽省药学会药分专业委员会委员;
8)安徽省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近5年来主持科研、教学项目情况
1)主持并完成了安徽省科委课题“抗真菌眼药水的研究”项目(编号931034-35);
2)主持完成安徽省教育厅2005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泊苷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项目编号为:2005KJ253);
3)目前主持在研安徽省二○○七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黄精皂甙有效组分(Z010)治疗抑郁症临床前研究”(项目编号:07020303065);
4)2007年获得安徽省学科带头人经费资助;
5)2008年获得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项目的全额资助;
6)参与完成安徽省科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编号委9613010-3);参与完成安徽省科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内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肠外支持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免疫功能关系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010130025)的研究工作; 参与安徽省2006年科技攻关项目“氨基酸支持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为:06013126B;参与在研卫生厅2005年重点课题“褪黑素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参与在研课题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课题: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批准文号30672383 )。
3.近年来发表有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或教材(限5篇)
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十多篇,署名论文八十多篇。
第一作者:
1)Wei-Ping Xu,Le-Cheng Zhang,Jian-Ping Li,Yang Lu,Hui-Hui Li,Yi-Ni Ma,Wei-Di Wang,Shu-Hong Yu.Facile synthesis of silver@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enhance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1,21,4593–4597(IF=4.802)
2)徐维平,王伟迪,徐婷娟,魏伟,孙志刚,胡世莲,严光.外源性褪黑素对肿瘤辅助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81-686
3)徐维平,祝凌丽,魏伟,徐婷娟.黄精总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1):59-61
4)徐维平,胡世莲,王卫东,胡冰,张琦,王华,魏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褪黑素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的关系.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8):588-590
尔的含量.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3):211-212
5)徐维平,姜玲,蒋磊,魏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_(g1)含量.中国医业,2005,14(10):35-36
通讯作者:
1)王伟迪,徐维平,魏伟,路景涛,王杰,周冉,黄莺,魏浩洁.褪黑素与酵母硒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4):1334-1340
2)王伟迪,徐维平,魏伟,路景涛,周冉,黄莺,魏浩洁.褪黑素与硒联合用药对S180肉瘤细胞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9):917-922
3)马旖旎,徐维平,于小丽,汪菲,杨金敏.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性能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药业,2011,20 (1):1-3
4)于小丽,徐维平,马旖旎,王艳萍,张丽.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安徽医药,2011,25 (5):542-543
5)周冉,徐维平,王莉,徐婷娟,胡世莲,严光,魏伟,李幼平.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成人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96-202
4.近年来获厅级以上奖励情况
获奖情况:
1)获得200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内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肠外支持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免疫功能关系”(编号:2006-2-R2);
2)省级成果证书二项: 安徽省科委“十五”攻关项目“内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肠外支持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获省级成果证书(编号:06-075-02);安徽省科委“95”攻关项目“肠必清肠溶颗粒剂的实验研究” 获省级成果证书(编号:00-418-10)。
获得省级成果六项:
1)安徽省科委“95”攻关项目“肠必清肠溶颗粒剂的实验研究” 获省级成果证书(编号:00-418-10);
2)安徽省科委“十五”攻关项目“内源性褪黑素在肺癌患者肠外支持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获省级成果证书(编号:06-075-02);
3)氨基酸支持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应用研究(编号:08-256-02);
4)黄精皂甙有效组分(Z010)治疗抑郁症临床前研究(编号:10-498-01);
5)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应用评价(编号:10-508-03);
6)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和干预措施研究(编号:10-576-03)。
5.指导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26名,其中毕业9名。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导师:王卓
王卓
,男,副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个人简历
王卓,男,1971年3月出生,甘肃兰州人,中共党员,汉族。1992年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1997年获得药物分析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药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军临床药学中心(长海医院)临床药师培训部负责人,卫生部临床药师及师资培训基地-上海长海医院培训带教教员,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上海长海医院机构秘书,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临床药学学组成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学学组成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临床药理专业分委会委员。第二、三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委,Am J Pharm Educ审稿人。
二、教学科研情况
十余年来,围绕临床药学参加本科生、研究生理论授课,组织实施药学本科生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及病例讨论教学,每年参加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授课,协助带教硕士研究生7名,研究生人才基金班学员2名。曾担任本科生导师指导军医专业本科生。常年组织和实施临床药师在职培训教学,多次被评为院、校教学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校A级优秀教员,成为本科室第一个A级优秀教员;曾获得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第3作者),现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负责和参加医院重点项目各1项,参编教材2部。2009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十佳优秀带教老师。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上海市卫生局局级课题3项和校内课题2项。作为主要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2个。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3完成人)、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第4完成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第1完成人)。作为中国临床药师代表参加第五届及第七届亚太临床药学大会并作专题报告,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报告。
负责的在研项目
1.西咪替丁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非H2受体途径及其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万元,2010.1-2012.12 ,第1负责人
2.微粉化双黄朴静脉输液贴片制备及其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的作用.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3万元,2010.9-2012.9,第1负责人
3.药学生临床药学病例教学模式研究及教学病例库建设.第二军医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重点项目,3万元,2009.9-2011.9,第1负责人
4.区域性临床药师非脱产在职培训的设计与实施.长海医院教学改革基金重点项目,3万元,2010.1-2011.12,第1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
1.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2.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个体化给药
3.新药I期临床研究
三、论著情况
近年来已在科技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10余部。
1.2011主管药师职称考试强化训练习题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主编)
2.胡晋红主编.医院药学(第3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参编)
3.质控图分析及其在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09,30(10):612-614(通讯作者)
电话:13818390863
Email:wangzhuo088@yahoo.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安徽中医药大学
添加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小站”,关注【小站】微信公众号,在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安徽中医药大学保研、安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